「疫情防控」田江、状元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战疫纪实

战疫一线,一名基层干部的硬核担当

——记田江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红

「疫情防控」田江、状元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战疫纪实

阴雨绵绵,春寒料峭。2月12日晚上8点,夜幕下的田江街道田江村一片安详宁静。昏黄的村道路灯下,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红一行戴着口罩,冒着寒风细雨,匆匆来到该村督查疫情防控情况。

风急浪骤时,中流砥柱显。1月22日,我区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田江街道全员动员,迅速行动,坚定实施两级书记打头阵、党员干部齐上阵,成为战“疫”前线的硬核力量。从大年三十起,王永红已连续19天坚守在战“疫”最前沿,被干部群众称为“泡面书记”、“拼命书记”。

疫情来袭,他冲锋在前当好“指战员”

疫情汹汹,刻不容缓。田江街道迅速响应,直面危机!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大早,王永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设立了7个专项小组,制作了“两级书记作急先锋实现五个‘全覆盖’”的作战图,吹响了疫情防控战的集结号!

兵贵神速!当天下午,街道干部全员上岗,10个“红色急先锋”防控小分队身着红马甲,奔赴各个防疫“战场”。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斗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组社区,测温排查,发放资料,上门服务,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不漏一户一人!”王永红斩钉截铁地说,他要求摸排统计必须做到户户上门、人人见面。

同时开展立体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共发放防疫宣传资料6000余份,悬挂横幅100余条,出动2台宣传车200余次,发送微信、短信3000余条,并利用电子显示屏、村村响每天循环播放防疫知识。

“情况紧急,我必须去!”大年初四,得知谷洲村有人办白喜事,王永红立即驱车登门做工作,经过一番耐心劝导,家属表示理解,决定丧事简办。

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到办公室吃盒泡面。掌握动态、调度安排、传达指令、巡查督导……每天,王永红忙得像陀螺一样旋转不停,一直到深夜。

“王书记经常深夜打电话给我,研究疫情防控,真是‘拼命三郎’啊!”该街道纪工委书记刘昊感叹地说。

群防群控,他身体力行当好“战斗员”

“各位注意:所有村(社区)全部设卡点,禁止外来人员入内,湖北返乡人员必须登记、测量体温、询问出行情况……”1月25日,随着田江街道党建联盟工作群里一个个指令下达,各个支部、各个党员立即闻“令”而动,勇往直前。

“同志们,跟我上!”王永红振臂一呼。在他的带领下,一个个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走在前列;一支支抗疫突击队逆风前行,冲上一线,为抗疫筑起一道又一道“铜墙铁壁”。

实行战时机制。全街道8个村(社区)都组建了战斗队,由村(社区)党组织负总责,建立“1名乡街道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小组长(网格员)”的网格化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招募3至5名党员志愿者。一支支抗疫小分队进社区、入村寨,对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控,排查人口、劝导居民、登记测温。每日对小区公共场所进行两次消毒;对辖区74名湖北返乡人员逐一登记、一户一档,并实行街道村干部、医务人员包保;对排查出密切接触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隔离措施。在各村(社区)设立健康监测点,24小时值守。

从动员部署到督导落实,从逐户走访到劝导群众,街道8个村(社区)、18个卡点,王永红每天至少跑一遍。

截至2月10日,该街道缓办简办红白喜事23起,劝阻聚众打牌18起,劝返拜年人员150多人;11个住宅小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到目前为止,全街道没发生一起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关爱群众,他细致入微当好“勤务员”

“一定在家,没事不要出去啊”“家里缺什么就告诉我们,我们帮你买”……初二一大早,王永红来到街道田江村6组武汉回乡村民李飞家,亲自送来医用口罩、体温计、蔬菜。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该街道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党支部+志愿者”的帮扶模式,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不照面”关爱服务。各村(社区),每天一个暖心电话、一次生活代购、一次垃圾回收,让居家隔离群众感到格外暖心。

1月28日晚9时许,丰江社区居民周某2岁小儿、高撑社区居民黄某突然有发热迹象,王永红闻讯立即上报,并火速赶到现场。在现场,他和社区党员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一道安全隔离通道。经医院全面检查,并连续3天居家观测后,2名患者检测结果呈阴性,王永红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

田江街道是市区蔬菜主要输出地。为保障好群众的“菜篮子”,王永红调度发挥两级临时党支部力量,开展“保供行动”,共配送蔬菜约80吨,惠及近5万居民。

因为太劳累、睡眠少,王永红的双眼布满血丝。“疫情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一次‘大考’,不管多苦多累,我们一定坚持到底,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他坚定地说。(陈志强 李爱国 李忠华 丁婧)

「疫情防控」田江、状元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战疫纪实

我们在坚守中期待春暖花开

——状元洲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锋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状元洲街道上上下下的党员干部全力行动起来,坚守在最基层的防线。社区,是与人民群众“零距离”的“对接点”,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锋开启“5+2”、“黑+白”工作模式,全身心带领党员干部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一起在坚守中期待春暖花开,充分彰显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疫情防控」田江、状元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战疫纪实

带头冲锋 步履不息

李锋作为基层党工委书记,带头深入践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他带领街道干部职工、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近300余名同志,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状元洲街道地处北塔区主城区,共有居民8400余户7万余人,小商小贩及流动人口众多,特别是辖区有4个农贸市场,1个蔬菜批发市场,3座桥梁连接双清区和大祥区,北通新邵,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人员紧缺、防控物资严重不足的局面,李锋将工作人员分为9个小组,全面下沉社区,他带头冲锋、担当在前。早晨工作第一步,全面督导9个社区宣传发动、走访摸排情况;之后一直奔波在“中驰第一城”、“恒大华府”、“状元府邸”等10多个住户密集的小区,现场开展疫情防疫工作安排部署;晚上,他召集班子成员加强学习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精神,亲自过目各社区当天的摸排实情,分析当天防疫整体工作和存在的问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用脚步丈量状元洲的大地,就是李锋每一天冲锋的轨迹图,他向大家传达的信念就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坚决守护好状元洲人的平安健康。”

细致善为 运筹帷幄

战役打响以来,最难的就是扎扎实实地摸排辖区群众的真实情况,是否有疫区过往史?回邵后的行程轨迹?如何让信息更精准,是李锋始终挂在心头的头等大事。他使出“网格作战”法,通过网格化管理畅通社区抗疫“神经末梢”,确保辖区居民“一网打尽”。每个网格配备2-3名责任人,通过户籍摸排、大数据提供,每一户群众的居住情况、人口情况全部落定于“网格”之上,精准摸排,确保信息更详实、更准确。在北塔区部署的第一轮摸排过后,李锋毫不松懈,特别是辖区西湖桥社区、资枣社区出现确诊病例后,他立即再次在全街道启动“地毯”行动,全面深入开展第二轮摸排,要求工作人员“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开展好“回马枪”,确保调查结果“更精准、更详实、更全面”。

「疫情防控」田江、状元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战疫纪实

胸怀博爱 以人为本

李锋在疫情防控的路上,时刻不忘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切实关注值守工作人员和自行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一颗大爱之心,引动着辖区党员群众凝聚团结。他在走访摸排中,在督导道路卡口值守中,深深体会到一线同志的辛劳,为保障值守人员的健康安全,他想方设法,为工作人员筹集一次医用口罩每天按时发放给大家,自己却一两天才换一个口罩;当权威部门推荐出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时,他第一时间安排街道相关负责人,为大家配置了方便饮用的冲剂款中药;了解到居家隔离人员防护措施缺失、生活物资采购不方便时,李锋召集各社区志愿者组成“爱心代购队”,为居家隔离人员们送去免费的牛奶、口罩、消毒水、体温计等物资的同时,询问他们所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到超市为他们进行代购,及时进行派送,切实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基本生活。有的居家隔离人员在家长时间不出门,同时心理压力较大,逐渐产生了焦虑情绪,李锋又安排了志愿者专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为他们戴上“心灵口罩”。温暖的关怀,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打赢“疫”战的决心。

李锋作为状元洲街道党工委的“领头羊”,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硬作风,始终鼓舞着党员群众,形成了防疫阻击战的强大民心合力。“病毒怕高温,我们就用团结的热情消灭它”、“冬已去,春可期,让我们在坚守中期待春暖花开”……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洒向状元洲街道,李锋握紧拳头,又在防控一线给大家加油鼓劲了! (谢志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