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先锋”陈泽辉:核发“身份证”,让病毒无所遁形

1月20日至今

陈泽辉一直奋战在负压实验室里

与病毒“亲密接触”

作为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检验组组长,他带领同事们攻坚克难,直至2月2日确诊权限下放到我市7家医疗机构前,厦门市上送至省疾控中心的复核样本无一例有误。“我们的工作,就是给新冠病毒发‘身份证’。”他说。


点击观看视频▼

<strong>【人物名片】

陈泽辉,中共党员,主管技师,现任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负责收集我市医疗机构收治疑似病例、聚集性疫情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样本、下呼吸道样本等;同时,对市、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进行复核、确认,并将原始标本逐级上报鉴定。


不吃不喝

通宵达旦“抓”病毒

1月25日,正月初一上午8点,陈泽辉踏出负压实验室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不吃不喝连续奋战了12小时

通宵达旦“抓”病毒,累不累?他笑着说,踏出实验室的一个感觉是凉快,“穿着防护服太闷了,在实验室里不允许吃饭喝水,大脑都处于绷紧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忘了时间,更忘了饥渴。”

“战疫先锋”陈泽辉:核发“身份证”,让病毒无所遁形

陈泽辉核对密封罐信息,实时登记入库。

他时刻绷紧检验结果务必“高效、科学、准确”这一根弦,最忙的时候,连续一周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1月中下旬至今没休息过一天。“来的都是可能含有高致病性活病毒的样本。”陈泽辉说,每轮检测至少需要4小时,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在危险中不停重复”。

不仅是有针对性地对通用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在排除这两者后,还要对H1N1、H7N9等流感、禽流感进行检测,以及对2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排查,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最多的时候,整组人员一天就要处理130多例的样本。


反复核对

确诊全市首个病例

1月21日,面对厦门市首个呈现阳性的样本结果时,“虽然样本核酸结果呈现出阳性,能证明它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但科学需要严谨,必须再进行复核,不是简单的‘阴’或‘阳’。”

陈泽辉没有过多考虑,如同条件反射般,对检测出来的厦门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复核。再次进行核酸提取、病毒核酸体系配置、核酸检测,没有中途休息的间断时间,4个小时又过去了。1月22日凌晨,样品复核结果仍是阳性,首个病例必须送至省疾控中心复核。1月23日,厦门市首个新冠肺炎病例确诊。

陈泽辉说,在他的脑里,只有早一分钟给出检测结果,病人才能早一分钟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医院才能早一分钟采取后续措施,市区疾控中心就能尽快流调,做好后续控制工作,减少感染病例的发生。

“战疫先锋”陈泽辉:核发“身份证”,让病毒无所遁形

陈泽辉说:

这份荣誉让厦门疾控的检验人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不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荣誉,也是对默默奉献的厦门市区两级疾控人的肯定。感谢在实验室和我一起不舍昼夜、协同奋战的检验科同仁,他们是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尖兵,他们让病毒无所遁形。希望样本不再有“S形”曲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曲线呈标准S形且有明显指数增长期,则判断为阳性)。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蓉 通讯员:陈赟 摄影摄像:杨启翔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编辑:曾欣悦 值班主任:蔡萍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