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來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6封“家書”

合川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黃翔、劉偉、甘力坪、向曉燕、何林飛、曾思蘭6名醫護人員,作為重慶市合川區首批、重慶市第三批醫療隊隊員,於2月2日緊急踏上馳援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征程。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們

十幾天過去了,醫療隊隊員們工作生活情況怎樣?2月16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通過連線的方式收到6名隊員通過微信傳回的“家書”,瞭解到了他們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近況。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們累了就地小憩

他們是援鄂一線醫務人員的縮影,面對疫情,他們是勇敢而堅定的戰士,但面對自己的家人,他們又是柔情滿懷的丈夫、妻子、孩子,6封“家書”承載著他們勇往向前的決心,更寄託著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

黃翔:好想和兒子堆個大雪人,但患者還需要我們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黃翔在給患者餵飯

我的家人們,我一切都好!來這裡,我不曾後悔過!

科室內收治了一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因腦梗塞而偏癱,生活不能自理,我們為其更換床單、做康復訓練、給他餵飯。患者遠在國外的兒子回不來,時常給我們打電話詢問老人的病情,並對我們悉心照顧致以謝意,還給我們加油鼓勁。我很期待這位患者和家人能早日相聚。

老婆,昨天武漢下了很大的雪,好想和兒子出去看看雪、堆個大雪人。但是患者還需要我們,我絕不會退縮,請你轉告爸媽不用擔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平安回來和你們團聚……

劉偉:我們不是孤軍奮戰的兵,身後有太多人關心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工作中的劉偉

來武漢的第一天,我,失眠了。

但我相信,我們不是孤軍奮戰的“兵”,因為身後有太多人的關心。今天已經第14天了,我已逐漸適應了這裡的工作。戴著兩層手套的手打針輸液變得更加靈活,穿脫防護服的速度變得更加迅捷,被近視眼鏡和防護眼鏡雙重眼鏡遮擋的眼睛變得更能適應。為了利於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和同事們在厚重的隔離服胸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在背上寫上了“武漢加油”的誓言。

放心,我很好!記得有一天,一名女患者忽然提出要求,想讓醫護人員為她錄一段視頻。

當我舉起手機那一刻,她說:在疫情面前,你們丟下自己的家庭來幫助我們,我會永遠記著你們,非常非常地感謝,你們辛苦了……回想起那時的情景,我十分感慨,患者的肯定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鼓勵,更是支撐我無畏奮戰一線的信念,再苦再累都值了。

甘力坪:樂觀的心態,是戰勝病魔的法寶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甘力坪在給患者輸液

主動申請到武漢已經10多天了,輸液本是基本功,來到這裡就成了技術體力活,有霧氣的護目鏡、厚厚的手套、積水的筒靴,都給工作帶來一些困難,還好患者都很理解!

武漢市溫差大,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給大家都買了羽絨服、保暖衣。另外,白夜班的輪換造成睡眠顛倒!很多隊員睡不好,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超過6小時,但是這個對我影響很小。

樂觀的心態是戰勝病毒的法寶,我相信春暖花開時,我們將一起回家!

向曉燕:等到春暖花開,我們會一個不少平安歸來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工作中的向曉燕

在接到援鄂任務的時候是2月2日凌晨,說下午就飛武漢市,那時我還在上夜班,儘管之前寫了請戰書,但是一切都來得太突然,沒有任何準備,急匆匆地就走了。

來到武漢市至今已經有14天了,記得第一次上感控班的時候,進去不到40分鐘就出現了氯氣中毒的現象,全身發麻、直冒冷汗、噁心想吐,多虧了同行隊員們的照顧,我很快恢復了正常。這十幾天我們互幫互助,在一起努力照顧好患者的同時也保護好自己,所以,請放心,我很好。

另外,要特別感謝院領導及各位同事們,前幾天我丈夫因輸尿管結石入住泌尿外科,在他住院期間,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關心和照顧,讓我沒有了後顧之憂,十分感謝!我想告訴我的家人,我在這邊一切都好,請勿擔心!等到春暖花開時,我們會一個不少地平安歸來!

何林飛:我和兒子視頻,告訴他媽媽打完“怪獸”就回來了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脫下防護服後,何林飛的臉上留有明顯的勒痕

在武漢市已經十四天,剛開始身體各種不適,到現在已經能適應上班的節奏,之前防護服的悶,護目鏡和口罩的壓痛都不願給你們說,我不想讓你們擔心。

每次有空和兒子視頻時見他哭鬧,都會安慰兒子說要乖乖喲,等媽媽打完“怪獸”就回來了,兒子似乎聽懂我說的話,對著視頻立馬高興地笑起來……我希望這場疫情戰役能早日結束,大家都平平安安。

曾思蘭:我真的好想你們,一定等我!

看哭!来自合川支援湖北抗疫一线的6封“家书”

工作中的曾思蘭

昨天看了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著說:我沒有爸爸了,怎麼辦呀……一個老人給了她一個擁抱。我哭了!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難免遇到病情危重患者離開,本該給他們安慰、一個擁抱,但在這裡我們什麼也做不了!

在這裡工作的十幾天裡,我們把一夜的覺要分成幾次才能睡完,有時不能按時吃飯,穿著嚴實的防護服,不能喝水吃東西,不能上廁所……雖然這些給身體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堅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病魔。

我離開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和愛人,最終目的只為了幫助患者早日逃離病魔的魔爪,讓大家能在安全的環境裡生活,我想對家人說:我真的好想你們,一定等我!我一定平平安安回家!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蔣豔 通訊員 魏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