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3 孔子篇第8集 德合天地



易道为天地大道之变化,追溯事物的开始,归纳事物的结束。

卦初爻是是事物的开始,上爻是事物的终结。中间是事物的变化,是非的变数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德"字包罗万象,遍及天地万物人类一切思想行为等方面。若用一句话概括之,凡合乎"道"的法则规律的思维意念和行为的皆可称为"德"。也可以说"德"是道规法则及合道的思想行为的一切体现!合道者即为"德",凡不合道者即"失德"。大德无德即道,道者无德即全德。道之为源,德之为本。老子所讲的"道生一",一即德。道生德,德意同得,一德(得)全德(得)。

天道之德体现于社会之德,就是公平和正义,就是以民为本。国家与百姓共为一体,既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又以人民的福祉为本,施行利国利民之政策。

圣人以德治国,辅以法治,采取明文法典,按照光明正大的、符合天道之德的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以公开的法律法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利益,达到社会利益的相对平衡,使社会不发生剧烈的矛盾与冲突。在行政的实践中,以明文为依据,行政公开透明。

用人之道宁肯任用有德无才的人,也不能选用有才无德的人。才能一旦掌握在无德之人手里,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相反,才能一般的人,如果做坏事,破坏性也是很小的。

大丈夫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不应该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为了实现功名不讲道德。

《易经》13 孔子篇第8集 德合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