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姑田增強造血功能 實現脫貧致富

“我準備擴大規模,養一百多窩的蜜蜂。”連城縣姑田鎮貧困戶江丕祿自信地說。江丕祿是市級貧困戶,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技術和勞動力,靠打零工為生。近年來,在政府的幫扶下,他依靠種植百香果、養蜜蜂,擺脫了貧困。

姑田鎮2019年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5戶889人。該鎮採取扶貧先扶智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實現創收,從而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該鎮用好用實雨露計劃、以獎代補、激勵性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等政策,鼓勵廣大貧困戶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通過“種、養、加”的模式發展生產,湧現出一大批自主創業脫貧致富的典型。鎮扶貧辦負責人吳稚燁告訴記者:“去年我們發放以獎代補資金90多萬元,每戶最多能申請5000元,最後有208戶申請成功;參加種養殖激勵性項目的貧困戶有241戶,共下撥激勵性扶貧資金47萬元。貧困戶有了資金的保障後再發展生產,為增收致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就如何拓寬銷售渠道,姑田鎮也有新招數。利用農曆逢五、逢十的圩日,開展貧困戶農產品展銷會。“把貧困戶種植養殖的絞股藍、蜂蜜、百香果等農產品做成宣傳展板,加上鎮村幹部在微信上宣傳,幫助他們拓寬了銷售渠道。”吳稚燁介紹。

對於沒有自主創業能力的貧困戶,姑田鎮鼓勵動員經營主體優先吸收貧困戶勞動就業,通過企業招工、原料採購、家庭定單、土地流轉等多種形式,帶動了58戶貧困戶增收,實現企業增收和貧困戶脫貧的互利共贏局面。

(見習記者 羅煥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