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教研员郭珲峰:用防疫这本“活教材”可以给学生上六节课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当前,全国大中小学校延期开学,普遍采用线上辅导学生在家学习。那么,“停课不停学”到底该学什么?在我看来,面对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把疫情当作教材,将比学习课本知识更加重要。

杨凌教研员郭珲峰:用防疫这本“活教材”可以给学生上六节课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本文作者、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教研室郭珲峰

信念教育课——热爱祖国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疫情防控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世所罕见。

各中小学校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重大疫情的处置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要系统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细心感悟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要让学生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必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人民必将继续阔步向前。

生命教育课——敬畏自然

万物皆有灵,不可妄欺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生命总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学校要通过这场疫情引导学生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一句不落地的空洞口号。要敬畏自然,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感恩大自然的馈赠;要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善待自然界的所有生灵,绝不任意杀戮和食用野生动物。

科学教育课——崇尚科学

人类战胜大灾大疫,从来都离不开科技这个最有力武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与时间赛跑,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积极研发疫苗和药品。

科技决定社会前进的方向,亲近科学、崇尚科学,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中小学校要利用疫情防治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工作者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座右铭,自觉增强科学意识,努力提高科学素养。

道德教育课——奉献担当

在这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白衣天使、科技工作者、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人民警察、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前赴后继,冲锋在前,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勇气。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通过疫情,教育学生要真正崇拜这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些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他们才是每一位学生追星的目标,才是新时代的英雄。要认真学习他们身上展现的敬业奉献精神、勇于担当精神,这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学习的楷模。

健康教育课——增强体质

随着这次疫情的出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再一次成为大家的共识。近3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身体素质多数指标呈普遍下降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力量、耐力等方面更为突出。此外,肥胖、近视、龋齿、脊柱侧弯、颈椎性损失问题在中小学生中也较为常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关键时期,健康的体魄,是生命的最后保障。中小学校要通过本次疫情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为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要指导学生每天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培养三大球、跑步、跳绳等多种运动兴趣和爱好,认真做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要协同家长引导学生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熬夜、早睡早起,提高睡眠质量,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人格教育课——守住底线

有人说,疫情是一面镜子。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有不畏生死、逆行而上,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也有畏惧退缩、逃避责任、“一问三不知”的干部;有坚守真理,为大众科普科学防疫知识的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也有打着科学的旗号,散布传播“伪科学”信息的不法分子。

欲望无法填满,每一个凡人在金钱、权力、利益面前,难免会心动。但是,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不管是现在,还是今后,不管能力大还是小,生而为人,就必须时刻坚守住人生的底线,不要让利益蒙蔽双眼,不要让欲望吞噬良知。

新冠疫情阻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套用血和生命换来的生动“教材”。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用心、用情来备课,带领学校去思考、去感悟关于爱国、敬畏、科学、担当、奉献、健康、底线等一堂堂人生大课。


相关阅读:


作者:郭珲峰(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教研室)

杨凌教研员郭珲峰:用防疫这本“活教材”可以给学生上六节课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