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老城区:亮明党员身份 筑牢红色“堤坝”

河南党刊洛阳讯:(刘毛毛 通讯员 马卫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洛阳市老城区委政法委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抗击疫情“三个第一”指示精神,按照区委“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安排,在分包的道北办隧道社区无主小区严格落实“146”工作机制,建立四级分包责任,设岗定人、明晰职责,坚持党员带头、发动群众,筑牢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洛阳市老城区:亮明党员身份 筑牢红色“堤坝”

支部举旗,筑牢基层一线“桥头堡”。

隧道社区地处老城区与西工区交界部位,11个小区中无主小区就有5个,排查和防控工作难度较大。为了破解难题,推动疫情防控全天候、全覆盖、无盲区,老城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施“146”工作机制,在国花路5号院、车队家属院、青年公寓、饲料厂家属院和陵园路7号院五个无主小区,分别组建由政法委、办事处、社区党员和小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明确四级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六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政法委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轮班值守,与社区干群共同守护家园。党支部挂牌、党旗飘扬、党徽闪烁,红色旗帜成为了无主小区广大干群同心同向、协作抗疫的坚强纽带和强大动力。

洛阳市老城区:亮明党员身份 筑牢红色“堤坝”

党员冲锋,织密抗击疫情“防护网”。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联防联控最有效的防线”。为了把每一个小区的防线都扎牢夯实,政法委充分发挥小区物业和临时党支部作用,广泛动员小区党员、志愿者,配合政法委和社区干部,对11个小区3530户9079人,逐户逐人排查登记,签订承诺书,对无人居住户用防疫知识宣传页“封门”,工作人员每天上门走访,发现破损立即联系登记,及时掌握动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准。

洛阳市老城区:亮明党员身份 筑牢红色“堤坝”

群众参与,成立阻击疫情“志愿军”。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因为工作有力、服务细致,各小区的党员和志愿者纷纷加入到抗疫队伍中来。无主小区国花路5号院党员志愿者毛二义说:“区委区政府为我们小区做了这么多,我们再不站出来都说不过去了”。小区老干部李龙说“要趁着这次打下的基础,把小区的物业、管理等机制建立起来,使小区走上市场化、规范化管理道路,改变无主管现状”。在隧道社区像毛二义、李龙这样参与到摸排、检测、登记、宣传、消杀和卫生清洁等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志愿者,共有30多名,极大地充实了基层力量,形成了干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洛阳市老城区:亮明党员身份 筑牢红色“堤坝”

服务上门,畅通后勤保障“供给线”。

为了使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放心,在临时党支部组织下,志愿者配合社区医务工作者对居家隔离人员每天两次上门测温,及时跟进掌握情况;建立微信联络群,每天预约生活用品,提供代购代买代办服务,让群众食无忧、用无虑。遇到身体不适,与医护人员无缝对接、全程指导服务。借助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平台,组织6名心理服务志愿者,提供24小时线上心理疏导,帮助群众缓解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传导组织温暖和抗疫信心。

洛阳市老城区:亮明党员身份 筑牢红色“堤坝”

“大事难事看担当,关键时刻看责任。共产党员就是要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要勇于亮出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老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左朝阳说。(供稿:中共洛阳市老城区委组织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