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看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读者觉得它怎么样呢?

mirror20164426013



青草229781738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的作品,书中对阿德勒的个人主义心理学通过有趣易懂的对话方式展现出来。

在阿德勒的思想中,不能少的肯定是自卑,优越感,人际关系。

本书的有个重要关键词

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由,自卑情结,边界。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是两种关系,一种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另一种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告诉了我们面对这两种关系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我们应该如何做。

第一种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其中重要的观点是:

1、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选择怎样的爱人,怎样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和哪些人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即当下的生活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2、精英观点是:自我负责。从我自己开始改变或者选择不改变,这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要自己负责,而不是把自己的失败和不满意的生活归咎于别人。

3、自我负责也意味着我们要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边界,管好自己的事,不去干涉别人的事(人生有三大重要课题,工作,交友和爱。)。

4、接纳自己,我已俱足。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有能力,有价值,同时我会犯错。我是一个独特的人,不必向他人证实。

第二种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其中重要的观点是:

1、我们选择回避和他人的关系?我们选择与他人合作?我们选择与他人竞争?其背后有对应的根源。我们选择回避他人的关系,是因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我们的自卑情结让我们追求优越感,我们要证明我们永远是对的,陷入权力斗争的关系当中,而我永远是对的,与我可以去承担别人的人生课题一样,是两个谎言

,所以我们必然会在这种关系中受伤,从而选择回避和他人的关系,这一切游戏的根源在于自卑情结在作祟。

我们选择与他人竞争,把关系变成对抗的关系。从证明我是对的开始,就形成了对抗关系,然后开始权力斗争的恶性循环。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服从和控制),对方反抗(如叛逆),反抗无果后会走向自我放弃,通过放弃自己、让自己失败来证明控制者是错的。这种关系主要针对于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而言。对于工作中的权力关系,是职位赋予的,不在此列。

我们选择与他人合作,建立相互滋养的亲密关系,是因为我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我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可,我有自己的目标,在实现目标这个过程中,利他,也能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2、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态度上,我们要自己有勇气斩断过去的一切,走出第一步。不要担心别人不合作怎么办,因为别人不合作是别人的事。

其次我们要勇于去检验我们的思想

,而不是活在我们自己编写的谎言当中。(我永远是对的,我可以为他人的人生负责)

最后,就是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来。记得吗,两个精英观点:我想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我追求我自己的自由并承担自由的代价。

四、重要的理解点

1、牺牲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是自私的表现 。

因为牺牲者本身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他们渴求更多的关注和别人的认可,牺牲者在付出时是希望有某种回报的,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所以牺牲也是一种自我中心,是自私的表现。

2、自卑和自卑情结的区别?

自卑在心理学上特指由于与合理规定标准或其他刺激物比较有差距,而产生了评价差异,进而导致的主观低落、悲伤等负面心理状态。合理的自卑能激励我们努力去成长,去追求世俗的成功。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自认为自己的能力、环境和天赋不如别人,以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情绪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

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

五、疑问

按照作者的观点,自卑情结是很多事情的根源,那么怎么修通自卑情结呢?


光芒小镇


很值得一读的书,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带有大量的哲学视角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它也启发我们,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是源于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会尊重她人,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们就不会过多困扰,而是学会更多掌控当下,切实做出自己的努力,人生的路上就会越走越远。





阿发创业


一个“禅师”和一个“青年”的对话

禅师以哲人的身份出现,他是一个知识渊博、智慧过人、幸福自由的高人。

对话的青年,是一个图书馆理员,他内向、自卑、纠结、痛苦。

五个章节分别为哲人的青年对话的五夜为内容。年轻人总是试图驳倒哲人,在经过一夜又一夜的长谈时,终于找到的幸福的意义。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观点就是在第五夜中提到的: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什么。而一时忽视此时此刻,这是一人生谎言。

和你分享一下我摘抄的句子吧!

1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2

当人能够感受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3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4

人只有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5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地生活方式。


人语西风c


这本书主张的是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通俗地说你的表现是为了得到什么而非是由于什么导致你这样的。比如弗洛伊德说一个人自卑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形成的,但阿德勒偏说是当事人为了逃避某些东西而刻意地表现出“自卑”的状态,如果想根治所谓的自卑则需要当事人换一种态度去面对人生,尤其是实现他原本以为通过“自卑”这种方式才能实现的“目的”。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疗法,那么需要找出导致病人变成这样的原因再去根治,但阿德勒则直接从病人入手(这里的病人只做一个比喻,我把心理学家比作医生),直接让病人做出其他行为来达到改变。比如一个人胆怯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就胆怯,而是由于不想做什么而呈现出胆怯的状态,那么要根治他这种胆怯的心理就需要让他去尝试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心理学研究的是外界的刺激对人的影响,但阿德勒则是通过个人对外界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影响。也即是说他想“病人”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从而得到治愈。阿德勒可以说是个体心理学的权威人物,阅读他的书的确可以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因为世界是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对待这个世界。人大脑的认知会导致每个人对世界或者一些事物的看法不同,阿德勒只是在通过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来让他去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可以说是他在主张行为改变认知这一理念。


吃瓜上瘾群众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云庄学府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研究的呢是心理学里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与我们大众所认知的佛洛依德的“原因说”相背驰的一种说法,认为事情的发展不是由于过去原因的影响却而造成的,而是由于现在的外部原因所造成的。

书中所以学者和一个普通人的辩论对话展开的,讲述了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感觉别人很优秀,自己很自卑。”“很害怕别人讨厌你,不喜欢你。”等等诸如此类的现代人的疑惑。

总体上感觉,逻辑讲的可能不是很能理解,因为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更多的是趋向于佛洛依德的“原因说”的理论逻辑,所以可能学习和接受另一种思维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书中探讨的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需要多去挖掘发现其中的深层次的问题,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人类的心理活动。




Molly的悦读时间


我先看一下这本书,再做回答,谢谢🙏


事实洞察


抱歉啊,没有看过这本书,不敢妄加评论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