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逾八成

本报讯 (记者 柴云祥) 截至2月15日,侯马市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经复工复产25家,复工率达80.6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侯马市提早入手、科学预判、严把标准、强化服务,先后为企业协调解决了原料、设备、运输、防疫物资等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96个,为辖区企业的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前部署、提早入手,及时开展复工复产工作。该市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科学分析预判,在春节前后对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全面摸排,制订并下发了《侯马市工业企业外省籍务工人员动态跟踪统计表》《侯马市工业企业春节期间出省人员返侯情况统计表》等,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效;建立微信办公群,紧跟上级有关决策动态,及时组织企业开展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等专题培训。

制订预案、把握梯次,为企业提供政策依据。该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复工复产工作预案,从企业疫情防控、人员管理、物资储备、岗位设置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同时,科学把握复工复产梯次,把抓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与抓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相结合,构建了防护物资、军工和出口加工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企业和辅助配套企业有序跟进、中小企业逐步跟进的模式,实现了“横向强防控,纵向促发展”。

严把标准,精细管控,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序。该市按照梯次复工、分类处置、明确责任、严防严控的原则,进一步压实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对各类企业实施精细管控、分批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做到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员工排查管控到位、设施物资储备到位、内部管理实施到位、防疫宣传教育到位。

此外,侯马市工信部门还建立了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原材料及销售问题,协调建立企业物流“一证通”。对生产口罩的海亿康公司重点跟进,开通绿色通道,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了设备调试、专业技术人员、设备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该企业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