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楷書,行書,草書有什麼區別,學習它們有什麼意義?

鋈冥萬能問答


首先講講楷行草的區別,正所謂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用這段話來概括三種書體的區別再好不過了。

1,楷書,是在筆劃書寫過程中筆鋒藏露粗細輕重分明,字形結構端莊沉著,主筆突出,結字比例極為重要。

2,行書,是在楷書行筆的基礎上稍加快了點行筆速度。講究的是筆畫線條的質感,結字的正倚斜,速整體的章法,佈局,布白,運筆要流暢一氣呵成,才能展現出線條的通暢自如的質感,讓作品看起來有神韻古拙。

3,草書,又是在行書的基礎上更加讓筆畫結字上的簡化而提高了書寫速度並且線條更加美感流暢。運筆也很講究技巧,輕重粗細,章法布白,寬鬆與密集之間的安排,注重行行如春蚓,造型如秋蛇。也可稱為一筆書,即使有收筆處也能在運筆中見到意在筆前,筆斷意連的運筆姿態。

書法學習是漫長且提高自我學習修養的一門藝術課,首先心正則筆正,擺好自身在學習書法中的心態,不雜念。不帶急功近利的想法。無論篆,隸,楷,行,草,各有其要訣。這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留給我們的極大寶庫。我們有理由與信心不斷的去繼承去學習去加強去創新,讓中國文化推向世界的眼前。





端寳書法


楷書,行書,草書的區別

1、歷史起源與發展歷程不同:

楷書始於漢末,是由漢隸發展而來,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

草書始於漢代,東漢末期,張芝其同時以及稍晚的鐘繇等名家輩出,各成流派。

行書始於東漢末年,是介於今草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

2、字體特點不同: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草書筆畫省略,相互縈帶,便於快捷書寫,以符號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規範性,又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是最善表達書者情感的書體。草書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一般為點畫以露鋒入紙的寫法居多。

3、分類與流派不同:

楷書分別小楷和大楷。1~3釐米的為小楷(小字),5釐米以上的為大楷(大字),之間的為中楷。但這僅僅是籠統的分法,實際上,現實生活裡很少出現過小於1釐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行書由許多流派。東晉具有高度藝術典範性的行書流派,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人物,其風格延續至初唐;唐中期至宋代,出現顏真卿行書新風,代表人物有宋代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晉唐書風代表人物有趙孟俯、董其昌等。

二學習書法的意義有

1、學習書法有利於團結愛國

中國書法富有增強民族認同感的魅力,正發展成為世界性的藝術。書法展現在人們面前的首先是書者的人文修養、道德追求和精神氣度,其次才表現出技巧。書法特別強調書品與人品的統一,“苟非其人,雖工不貴”(蘇軾);“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為書”(劉熙載)。

尤重人品。書法與中國的文化相表裡,是整個民族精神的外化。在幾千年的書法發展史上,修身立品、完善人格,始終是書法的主旋律,書法也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

2、學習書法有利於工作生活

通常寫字是把字寫清楚,讓人認識就行了。更進一層的是把字寫美,讓人喜悅。除了內容之外,字跡的本身能夠像一幅好的藝術品令人怡神,讓人欣賞,甚至珍藏。

習字可以增長才藝,書法可以變化氣質、陶冶性靈。一筆好字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強自信,融洽關係,為升學求職加分。

3、學習書法可以益智長才

學習書法時,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主要發揮左腦的功能,而在練筆和創作時,則側重右腦功能的發揮。書法的學習過程是左右腦協同參與的過程,對開發大腦的整體思維大有裨益。

同時,學習書法能培養人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另外學習書法需要臨習碑帖、博涉文史百科,自然能涵泳人的學養和氣質。

4、學習書法有利於怡情健體

“煙霞供養”、“紙上太極”,書畫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健身養生,是眾人的共識。梁啟超曾說:“書法是最優美最便利的娛樂工具。”研究表明,在使人類長壽的20種職業中,書法專業名列榜首。書法的創作講究“澄神靜慮”、“心正氣和”,才能“翰逸神飛”。

古人有“書者壽”的說法,他們把書齋築成心靈優遊之所,讓藝術給生命以滋養,所以自古至今的書法家大多高壽,人書俱老。

如唐代36位著名詩人的平均壽命為59歲,而同時代著名的書法家則為79歲;劉墉等“清四家”的平均壽命高達87歲;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的平均壽命也有84歲。歷代的學者都發出了“學書為樂”的感慨


水石畫畫


楷書、行書、草書的區別是:楷書端莊嚴謹,中規中矩,行草書筆毫入紙露鋒取代藏鋒,以欹側之勢取代平正,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畫呼應,用圓轉的筆法代替方折。筆法上的變化筆畫舒展流動而跳宕,更生動自然、顧盼生情。在結構上收放自如,大小協調,疏密相間,更為豐富多變,生動活潑。點畫連綿,筆意流貫,富有藝術感染力,最適合表現書寫者的情感和個性。學習書法,弘揚中華文化,能陶冶性情……





阿盛手寫


一、書法中楷行草書的區別。

楷書字形端正,結構嚴謹,書寫速度相對於行書和草書來說會比較慢。

行書的書寫速度比較快,結構源自楷書,尋求章法上的變化,作品看起來更靈動,神形兼備。實用性更強。

草書的書寫速度相對較快,但是草書的草法要單獨去記,比較麻煩,相當於要重新識字。但章法更加靈活,突出神韻,作品有比較直觀的感受。

二、學習書法的意義。

學習書法,對一個人的專注力,耐力的培養也是很好的。對自己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對簽字提款的用處更大。

學習書法需要大量的練習。所以書法是實踐的藝術,很有意義,但是如果沒有苦練的話也就沒有意義了。








天一居書法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是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行書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一、書法藝術與人格塑造

“書以人傳”,書法家作品的風格高下,最終是書家個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宋代黃庭堅說:“學書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在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書作中,記述的是顏真卿為就義於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揮淚寫下的留芳千古的祭文。我們可以從那跌宕跳躍的線條和文字內容中,感受顏真卿在聽到侄子被叛軍殺害時那悲憤難抑的心情。同樣,皇帝問當朝書法名家柳公權如何學習書法,柳公權回答:“心正則筆正”,為我們留下了“筆諫”的千古美名。通過學習書法,不斷研習古代碑帖,心儀古人風範,必然對個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書法藝術與能力培養

書法學習有利於學生的多種能力的培養,首先通過對書法碑帖的臨習首要鍛鍊的就是學生細微的觀察力。古人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學生通過觀察每個字的點畫結構、用筆方法和特徵,從而心摹手追,訓練既久,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就會得到幫助和提高。

其次是對想象能力的培養。古人云:“夫書肇於自然。”書法中關於筆畫形態的描述,很多是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和自然現象,像我們描述線條的質量高時,常以“屋漏痕(下雨時農家房簷滴的雨線)”作喻。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從公孫大娘舞劍中悟得筆法之理,也是關於書法藝術與想象力培養的例證。

再次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臨摹古代書法中,有很多辯證統一的思想貫穿其中,如字形的向背、行筆中的提按、墨色的濃淡、行筆速度的疾澀、起筆時的順鋒與逆鋒、筆畫形態的方圓等等,都構成了書法學習中矛盾又統一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書法藝術乃至藝術創作的規律,就是運用辯證法,在矛盾中求得統一的過程。

另外,學習書法,對一個人的專注力,耐力的培養也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今天,我們的孩子熱衷於看韓劇、看美國大片,聽流行歌曲。我想,我們如果能夠引導孩子在中國傳統藝術投入足夠的學習和關注,我想沉迷網絡、恐怖暴力等種種發生在青少年身上不良現象也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藝境書畫


讓我們來談談楷行草三種書體的區別!首先對一個熱愛書法,並決定持之以恆的去學習書法的人來說,楷行草這三種書體都是要學習的。而且要有順序並且循序漸進的去學習!最好的順序就是,從楷書到行楷,從行楷到行書,從行書到行草,從行草到小草,最後從小草到大草,也就是狂草!這樣一個順序發展的,如果你錯過其中任何一個順序,都會對你未來的學習道路帶來不利的影響。孫過庭在書譜中有言:“通惠之際,人書俱老”首先我們來說說楷書,對於初學者來講,楷書是很好的敲門磚,尤其是小孩子初學書法!古人云:“楷法無欺”意思就是楷書寫的好不好,是騙不了人的!就算一個不懂書法的門外漢,也能看出來你的楷書寫的好與不好!因為楷書對點畫和結構的要求是非常嚴謹的!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首先所要面對的就是把點畫寫好,橫平豎直起筆收筆,行筆,每一步都要規範,這樣對你今後的行楷或者行書的學習,才能打好基礎! 接下來我們說說行書,行書簡單的來說就是楷書的快寫!行書通過運筆速度的加快,使得它更具實用性,而且遊絲的引帶結構的開放,點畫的粗細的變化,字與字之間大小的參差。使得行書更具有一種婉轉流暢的美!而且行書的實用性也是諸多書體中最強的,比如你寫一副對聯,書信,或者作一些筆記,大都需要用行書來完成的。最後我們來談一談草書,草書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一份子,可以說他是被獨立出來的,因為它不同於其他書體,它的結構是獨立的,也就是說你要重新的去學習一種新的漢子了!草書看似筆畫少書寫簡單卻是所有書體中最為嚴謹也是最難的,它對書寫者的技法和學識也是最為考驗的!它更多的是一種對作者情懷的抒發!涵養的表達!草書中很多的東西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正如書聖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言:“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書法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瑰寶!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有傳承下去的責任!







立坤書畫


楷書萌芽於秦漢,成熟時期魏晉,興盛於唐代。是中國漢字書法中成熟較晚的書體,楷書之後,沒有新的書體產生。

楷書字形方正,結構嚴謹。有楷模的意思。以法度功力見勝。

行書如行,有流動之意,有行走之意,是動態的。張懷瓘《書斷》中說"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說明了行書的書寫速度比楷書要快。行書之名,始於晉代,而其產生則在漢末。

行書中,以楷法入行方筆多,以草法入行圓轉筆畫多,近楷稱之為"行楷″,近草稱之為"行草″。行草似雲過天空,似小橋流水。變化多端。行草以意蘊天資為主。

草書書體擅於表情達意,梁庾肩吾《書品》曰:"草勢起於漢時,解散隸法,用以赴急,本因草創之義,故曰草書。建初中,京兆杜操始以善草知名,今之草書是也。″

草書以使轉為主,用筆宜快,用筆宜圓,以得勢為法,有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之勢。

學習書法各體,可以瞭解書法書體演變過程,研究他們的筆墨技巧、審美情趣、創造方法。


神韻軒書法


楷書是一種寓實用的規範性與欣賞的藝術性為一體的字體,代表著漢字字體最為成熟和完善的形態。它融合了篆書圓轉對稱、隸書方折明晰、行草簡易便捷等諸多優美的因素,具有易寫易辨、方正規範、筆畫端謹等特點。楷書在魏晉時期成形,經過北魏至唐,逐漸定型,沿用至今,現在仍是中國漢字最主要的通用字體。

行書結構取勢有自己的特點,要注意在一般原理基礎上改變觀察角度,以獲得更深入的認識。比如,篆隸楷要先把握其橫向、縱向筆畫之間的分佈,而行書則更要觀察字形的款與正、疏與密等對比關係。此外,還要重視一個問題,每個行書字結構的變化形式比楷書通常要多一些,應注意積累、探索每字結構的多種可能性,以求靈活處理,而不能僵化地理解。

草法是從規範字體中簡化而來,所以要認識草字,應該懂得一些草法簡化的常識。草法相對於規範的字體而言有兩個特點,即“簡”與“連”。我們先談談簡化的問題。每個草字,都是對規範字體的簡化。我們舉幾個例子說明草字是如何簡化的。如“綴”字,左邊的絲旁和右邊的四個又都簡化了。左邊偏旁的簡化是通過連筆,右邊的簡化既有連筆,又有省略。從這個字的草法,我們可以得出一些規律,其他字也有相同的情況。相同的偏旁一般有相同的簡化規律。所以,我們認識、記憶草法,首先要關注偏旁,如手、人、車等。有些字的簡化很難找到規律,如“等”字,它把整個上部都省略。了,簡化成一點,下面保留“寸”。又如“幸”字,它的簡化也很難找到根源。

書法美學為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資源與創作素材。設計的發展,應當脫離筆畫粗細的變形和歸類,尋求新的可能和新的視覺表達。通過書法美學中對線條和筆法的分析研究,可以尋找到適合中文字體設計發展的具體形式。在豐富中文字體形態的同時,也為設計的發展積累更多優秀的具有民族風格和傳統特。





鐵畫銀鉤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楷書字形端正,結構嚴謹,書寫速度相對於行書和草書來說會比較慢。

行書的書寫速度比楷書要快一些,結構源自楷書,尋求章法上的變化,作品看起來更靈動,神形兼備。

草書的書寫速度相對較快,結構上主要以概括為手法,章法更加靈活,突出神韻,作品猶如龍騰鳳翔為比較直觀的感受。

第二個問題

對於對書法有興趣的人來說,書法能夠抒懷人的情緒,心情好時書寫一番,讓人心曠神怡,悠然自足。心情不好時書寫一番,讓人釋放心情,平穩情緒,一個“爽”字了得,猶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看到後能讓人感受到當時顏真卿在書寫時的情緒變化。

對於剛學書法的人來說,練習書法能陶冶人的性情,讓人靜下心,沉住氣,提高集中注意力,培養更多的耐心,端正品性,提高韌性。好處多多。

一手好字受益終生。





一路望風景


楷書是基礎,行書是從楷書的基礎上通過連筆和簡化筆畫得來的,而草書是書法的更高的表現形式,也更富有美感和藝術性,所以近現化代書法家多數喜歡用草書創作作品,一看大型的書法比賽和書展便可以看出這種發展趨勢了。學習書法可以讓我們更好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修心養性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