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我感覺時間流逝越來越快,請問這只是心理作用嗎?為什麼?

相逢只是一首歌


六十歲以後,家務活少了,精神不如以前,我覺得一天天過得太慢。

70歲以後,精神更不及以前,看著親朋的不斷離去,一天天一年年還沒享受夠就過去了,時間好象變快了,心底有一絲絲的恐慌和失落。

但願我們老兩口能多相伴,不給孩子們添麻煩,平平靜靜迎落日。

今天僅此慶祝我自己的新一年開始!


桃鄉人518


不是心裡作用是什麼?

時間不會誰覺得快就快,

誰覺得慢就慢。

時間幾億年都是該怎麼走怎麼走,

一分一秒都不會差,

覺得時間過得快,

百分百是心裡作用。

歲數越大,離離開世界越近,

這才是真理。

這個真理可以人為的改變,

比如,你老憂慮時間過的快,

心裡負擔太重,

反而會縮短逗留世界的時間,

這種憂慮不是適得其反嗎?

那怎麼辦呢?

想想怎麼過好今天,明天。

是旅遊還是吃紅燒肉,

是遛狗還是溜貓,

一邊吃一邊樂。

這比憂慮時間過的快有意思。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室外風雪迷漫,室內“光腚拉撒”“溫暖如春”“豐衣足食”。倘若據此而不知足,那麼要怎樣的人生才能知足呢?

萬物皆是一瞬間的逗留,又匆匆走向死亡。死亡給予哲學家以靈感,如果沒有死亡哲學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蘇格拉底說哲學的定義是人類對“死亡的準備”,即是為此。低級的動物不知道有死亡,只是意識到自己的無限生存。所以它們至死都為種族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所有,它們享受的是種族不滅,因為不具備理性思維能力,所以它們絲毫沒有為自己的死去而感到絕望或悲傷。但是人類卻是具備理性思維的高等動物,在看到同類臨死前的痛苦狀和種種疾病的折磨後,就更加對死亡產生恐懼。由於認識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由此產生的自我反省,致使人類開始尋找一種宗教或哲學來解釋生命的這種現象,並在這其中尋找一種慰藉。反觀低級動物則無此必要,也沒有這個能力。人類創造的哲學以及宗教,主要就是為了解釋死亡這種目的而發,以幫助我們培養反省自己進而克服或減少對死亡的恐懼。死亡對人來說就像一劑毒藥,需要用哲學或宗教予以解毒。各種各樣的宗教信仰極其各派的哲學雖然各有其不同,各有其特點,但它們的理論確實給了很多人平靜面對死亡的力量。在中國的佛教徒中可以發現很多安詳而死和輕視死亡的得道高僧。而就在同時也有一批沒有信仰的人,或者有著否定一切思想的人,他們陷入絕對的客觀現實中,他們實行一種吃吧!喝吧!死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就什麼都享受不到了!後來人們稱這批人為現實獸慾主義,在我們國家這樣的人是不少的。


孫老蔫吧


是心理作用嗎?為什麼?感到時間流逝越來越快,這完全是心理作用。因為時間始終是按照同樣的速度在“走動”的。常人對“花前月下”和“忍飢挨餓”的時間“長度”心理感覺是不一樣的。同樣三個小時,與人推杯換盞和獨自坐等火車,感覺享受的人生時間“長度”也是不同的。老了,可以說“再活一天少一天”,也可以說“再活一天多一天”。我還是希望老人們都說後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心理上對人生做的是加法,而前一句話對生命做的是減法。儘管感覺時間過得“快”了,時間作為生命屬性的長度,是不能限制每一刻時光中人生的寬度的。在生命的長度中,追求和活出人生的寬度,用欣賞的眼光和融入的態度來分享社會的進步,看待今天的成就,在感覺時光的“快”中保持安然,飽懷滿足。心情會舒暢,愜意,才不會為這“快”走的時間感到失落和惆悵。


人心厚道


人從出生至死亡就幾十年,這幾十年特別是60歲退休前,是成長,學習,工作,成家,立業,拼搏,擔當的前60年,由於事情多,壓力大,責任重,往往感覺時間不夠用,奮鬥的目標沒實現,因此考慮其他事不多,老是工作上的事情。但到了60歲突然退休了,沒事了,除了看孩子,遊玩沒有其他可想了,沒有了壓力,再加上過了60離終生越來越近,再加之身體越來越差,總覺一年不如一年,其實這是很正常現象,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須要走的路,不必太在意,保持一個好的心態,過好每一天。


津武馮


年紀大了,感覺時間流逝越來越快,這大概是除了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其實,時間還是那個時間,只是人的感覺不一樣了。

從跨度上講,生命給予每個人的時間是一定的。年紀越大,也就意味著剩下的時間越少,相應的,對時間就會越敏感,是因為剩下的少了,不想失去而又不得不失去,便會覺得失去的太快,——還沒準備好呢,一天刷下就過去了,這是心理作用。

從人生上來講,歲數越大,肩上的責任越重,該做的事情越多,可是每天就24小時,還要吃飯、睡覺、應酬,這樣就不是覺得時間不夠用,而是真的不夠用。物以稀為貴啊,哪樣事情不需要時間?所以自然就覺得流逝的太快。

從性質上來講,時間不僅是有限的,而且是一維的,也就是說,過去就過去了,沒有人能夠讓時間停下來,也沒有人能夠回到從前——時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逝去了,就永遠回不來。這種無奈感永遠伴隨著人類,沒辦法,我們只能希望它的腳步慢一點,再慢一點。

感覺,終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古人云: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何況除了責任、事業,我們還有健康和精神需求,努力並快樂著,才是人生的真諦。


皎皎者何汙


心理時間和時鐘時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它們以不同的速率流動。

鐘錶和日曆上時時刻刻、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的次第流逝,是一種可測量的穩定現象。然而,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卻基於我們從事的活動、我們的年紀,乃至於我們的休息狀況,在不斷變化。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越來越大,到了某一個階段會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當我發現我現在一無所有時,我就沒有再死扛了,因為我希望她生活的會比我好,從慢慢的減少聯繫到不去打擾。同時也該好好反思好好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在晚年有個好生活





劉豔8812155431081


有同感。一是人生已過半或者大半,“終點站”雖不能說是近在咫尺,人生無常,潛意識確有揮之不去的陰影。二是生活水平提高,都是衣食無憂,俗語說“好過”,讓你的感覺就是時間流逝快;如果是吃上頓沒下頓,住無定所,橋洞子是遮風避雨歇息處,俗語講“難過”,讓你感到的是度日如年,時間流逝快的感覺自然減少或消失殆盡。感恩和平盛世,珍惜當下光陰,豐富自己生活,少想沒用的,安度晚年,這才是智慧老年人應具備的。


熱點一家之說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主要是把生命終點看得太重,總感覺過一天就少了一天,所以感到時間流逝特別快。應該反過來想,活一天慶幸一天就應該好好享受。認真過好每一天,莫想能活多大歲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