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还降不降了,刚刚120万在三线城市入手一套160平的四居室,会不会砸手里?

小南游走


你的房价只有7500元/平米,这个价格在三线城市应该也不算高,不知道你是自住还是投资。我大概谈谈我的看法:

1、你自住的话不要担心太多

160平米的房子我估计你是自住的,可能一家三代,父母和孩子再加上夫妻二人,这个是需要一个大四居室来保障的,这个仅仅是我的猜测。

另外一个从投资角度来看,160平米的房子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未来很难出手,因为接盘的人少,在三线城市,刚需的房型可能是3房 会比较受欢迎吧,接盘的人也多,未来转手也很容易找到下家,但是160平米的大户型,要转型是不要容易的。

虽然7500元/平米的房价看起来不是太高,但是既然是你们当地的房价,也是和你们当地的购买力和供需相匹配的,换句话说,能够拿出120万来购买房子的人是不太多的。如何是自住你就安心,如果是投资,这个就不太理想,但是没有你更详细的资料,不会做进一步的判断。

投资要获得收益,是有资金成本的,目前全国二套房的利率基本都是在5.5%了,那么120万的房子一年的资金成本也有6.6万,也就是说,如果房价不上涨5.5%,那么你的投资就是亏损的,房价平稳你每年就会亏损6.6万,这个还是在不计算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你如果出租的话,那么能够分摊一部分成本。

2、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会大跌吗?

这个可能是过去很多人在争论的地方,有人认为,过去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主要是因为棚改的政策导致的,但是随着棚改的退出,以及棚改从货币化补偿转为实物补偿,那么房价上涨的动力就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很危险的。所以得出结论三四线的房子是不能买的。

笔者的看法是:虽然棚改是过去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棚改的退出还有其他的因素在支撑,这个就导致房价依然是有支撑的,比如城镇化,中国绝大部分的人口都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和五六线城市,尽管过去20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很快,一二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大幅增长,但是这依然只是全国人口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是在非一二线城市居住的。

四个一线城市都是千万人口的城市,但是常住人口总和也就8000万左右,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就6%左右,二线城市比一线城市数量多,但是单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要少不少,所以居住的人口也就一两个亿,整个一二线城市的常住人口总和也不会超过3亿人口。剩余11亿人口都是在三四线城市、五六线城市生活的。

人口就是房价的支撑力量,所以未来即便是在棚改退出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不会大跌的,所以,如果你是自住的房子,并不用太担心。

3、如果你是新房,你就更不用担心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供需相对更加平衡,但是房子的质量、配套、环境确实有很大差别,而最近10年建设的房子环境明显要好于之前建设的房子,这样的房子房价相对更加坚挺,而老破旧的房子的竞争力就低很多,这种房子的价格比新房或者次新房价格要低不少,成交不活跃,价格涨幅也低,这种房子适合居住,并不适合投资。上涨的难度要大。

未来这个城市的人口会努力把房子从老破旧换到新房或者次新房(建设期在10年以内的),所以新房的价格依然有改善型住房来支撑。

4、三四线城市房价的走势

笔者有一个三段论,是总体来描述过去5年,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5年到2017年,主要是在一线城市,房价完成大幅上涨,持续时间2年左右。

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到2018年,持续时间是2年左右,主要是在二三线城市为主,房价也完成了大幅上涨。

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到2019年,持续时间是2年左右,主要是在四五六线城市,房价也完成了大幅上涨。

三线城市其实是介于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总体来说,上涨的周期已经完成了,未来2年不太可能在出现大幅的上涨,不过上文也分析了 ,也不会大跌,大概率是平稳的价格态势,或者是区间震荡。

其实一线城市已经把样板走势走完了,从哪2015年到2017年,房价基本实现翻倍,但是从2017年到2019年的两三年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基本是区间震荡的,都没有走出当时的最高价。

总结:总体而言,如果是自住的话,不用担心房价会跌的问题,但是如果是投资就不同了,因为房价不涨你就是亏的。


壹号股权


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所以房价肯定会降的,这个不用怀疑。在三线城市花120万元买160平的房子,每平7500元,这房价不算贵,要是自己住得话,后面就是下跌去50%,那么也就亏个60万,也还好。我老家县城5线城市现在房价每平都7000元了。

对于未来房价,我认为下跌是必然的趋势,回想起来过去十年基本都是上涨的,全国每个城市基本都上涨了四五倍。可是大家收入水平并没有都增加四五倍。

比如深圳房价在2008年每平是1万元左右,现在是每平6万元左右。上涨了六倍,然后深圳平均工资现在是每月1万元左右。一年收入节省的钱可能都无法购买一平米的房子,要想在深圳买一套房子,可能得工作几十年以后。这样的房价不跌,我真想不清楚靠什么支撑。现在能买得起的刚需都是家里父母有些钱的人,对于多数刚需者,全靠自己的话根本不用想。

要不是为了给小孩读书,很多人都不会买房的。今天跟帮我家修玻璃的一位师傅聊天,得知他好早就来深圳了,也是一个80后。他说就是因为自己眼光不够,于2012年在湖北老家买了一栋房子,在深圳一直都没有买。

然后现在小孩5岁了,准备要读小学,可是他租的房子房东说,如果需要用他的红本来积分上学,需要给他3万块钱。那大哥一听就气,虽然自己老婆和孩子都是深圳户口了,但是没房你小孩想就近上学就很难。要是真想用红本积分,那么你就得给别人几万块钱。这还算好的了,有些房子可能学位用过,还没过六年,你不能再次使用,那么你还只能按租房积分。租房的肯定会输给有房的,租房想就近上学难。

所以我认为今后房价一定会回落的,只有回落到普通刚需者都买得起来合理。


月牙亮投


作为一名金融人,从2001年年初开始从事消费信贷工作,消费信贷主要是个人贷款,然后慢慢地延伸到房屋按揭贷款,事实上到后来主打产品就是房屋按揭。所以,我太清楚这20年房子是怎么涨过来的,我觉得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

1999年9月我买了人生第一套住房。当时手里只有27000块钱,逼迫自己去买房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边的水电站每到梅雨季节大概率是要放水的。我93年结婚的时候,老婆单位分了一间江边的平房,地势比较低,到了梅雨季节我就要考虑搬家。因为,如果大坝放水的话会淹到我的平房。99年,果不其然,梅雨绵绵不绝越下越大,用倾盆大雨来形容绝不为过,要放水了!!当时通知说是放一孔,我当时想原来放一孔大概刚刚漫过门前的水沟,大概是到脚脖子吧。所以我就没有只是把家具怎么给架空了,没有搬光那天下着大雨,我叫了一辆农用车,然后适当的办理一些东西,然后把实在太大件的东西呢就架空了。结果那一年放的水直接漫过了窗户。不过我挂在墙上的结婚照,我的床。洗衣机等等通通报废废。于是到了慢慢到了天气放晴就要考虑买房子了。那很久到处看,买最便宜的那个时候房子还真的很便宜,我们桥南那块儿呢卖多少700块一平方。悟道当时还没有开发的东区这一块呢,也就卖1000多。然后我看到当时最好的一个小区,这小区呢价格呢,好的房子是1400多到1500多,然后我挑了顶层的,1081个平方,我岳母的是这个单位的,原来的职工给我便宜了50块一个平方,结果拿到手的是1080,买下这个房子花费了76000块。然后又去借了一点钱,我在我们当地的几个城市办了第一笔公积金35000元。当时办了35000以后我连烟都不抽了。Hey,怕呀!一个月要还500多呢,办理了按揭贷款以后,就从小心翼翼的生活这里节约那里节约。

2001年我到消费信贷的时候,我一个同事也得也得要结婚了,他买了一个桥南的房子。居然贷款了8万,我心想好可怕,这么多!那时候的房价已经到了1200左右。

2002年初,我消费信贷中心的法律岗陈同事刚从下面乡镇网点调到市区支行,面临着买房的问题,当时房价到了1600多,他说要在观望一下,现在不买,房价肯定要回调的,斩钉截铁坚决不买。

2003年年中,市区的一个楼盘叫**明珠了。老板娘跟我认识,她说我们这里有两套三楼的特价房,三楼的每平方2300左右,你要不要?当时我真的没钱,但感觉这房子怎么这么贵啊,都2300了。(待续)


西门伤隐


题主是不是自住买的四居室,如果真的是自住买的那就不要怕。

拿我来说,我有自住房,也给孩子买了以后的婚房,房价不管涨跌我都不怕,我现在自己住的房子不可能卖,涨跌和我没关系,孩子以后的婚房,如果到时候孩子觉得不好,可以按当时的价格卖了,买个新的,当时卖当时买差价不会差多少,所以说只要不是投资买房,就什么都不用怕。

三线城市买个四居,能住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了,要是地段在好点,个人感觉物超所值,120万160平,差不多7500一平,对于三线城市来说,位置应该不在中心,属于偏外的地方,可能没有地铁,毛坯房,如果是刚刚买的,是不是赶上开发商打折降价了。如果是的话那买了没问题,安心住吧。

现在政策上已经往软着陆和局部上涨倾斜了,明年有些地方肯定要拉一波行情,但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很难再往上涨太多了,但也不要担心软着陆,这种说法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打气,软着陆没那么容易,万一紧张拉错绳,房价就会止不住的往下跌,所以稳和拉升才是明年的主旋律。

还有这个三线城市是否通高铁,以后国家的建设范围都是以高铁通勤圈为主,如果有高铁那么房价至少不会跌,周边有一二线人口溢出城市的话就更好了。


属狗的水瓶座


房价现在是稳中有降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尤其是二手住宅价格降温更为明显。

如果从你120万元在三线城市购买160㎡的四居室来看,每平方米价格7500元,这即使是在三线城市来说也并不是很高,但问题是这种大户型将来变现会有些困难,正如我一开始就说的那样,二手住宅方面,受新房降价效应影响,现在已经有部分换房需求迫切的置换群体,更多选择降价出售,且降幅力度还不小。

而你在目前房地产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形下,又选择在三线城市购入160坪的大户型,尽管入手价格比价划算,但并非出于刚需住房或者改善性自住需求,而是想要在将来的某个时机出售,这一方面由于这种大户型不好变现,另一方面房价涨幅呈现不小的回落趋势。因此,砸在手里的可能性比较大。

实际上,从今年10月份的数据来看,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2个百分点。就在刚过去的“金九银十”期间,房企为了回笼资金加快销售回款,大多数都是选择通过降价促销或者打折促销模式,很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也都加入到下跌行列。


东震木


大家都在谈房价时,一再强调建筑成本,人员工资,但是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人口结构问题。以及人口负增长问题。现在不抛,一定会亏得死。另外就是房地产经济严重阻碍其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上市公司不做实业也在参与炒房,这点国家一定会重视。因为他不代表国家竞争力。


不知60249031


从你的问题来看买了套四的房子,应该不是炒房,大概是自己的改善性住房。因为炒房客一般买不会买总价过高的房子,不好出手。炒房客喜欢买的房子大多是120平方米左右,套三房。没放开二孩政策前,大部分是买90左右平方米套二房!

当然自己住的房子,房主也希望能够增值,你买的这套房子大约7500元/平,在当前三四线城市这个价格算是市场价吧!我认为近期不会大涨,但不会跌。前几年房价涨的过快,目前房市正处在调整期,地产市场低迷!

但是根据往年的规律,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一直是波浪式发展地,最近几波连续政策提供给你,自己判断。1.见附图:各银行贷款利率开始下调,此次降息对当下楼市有稳定的作用,但目前的幅度还不足以导致市场出现再次反弹,整体年末房地产市场有望平稳。2.部分地区房地产的预售许可条件适当调整,以前是高层要施工到总层数的1/3,现在改为达到±0.00就可以办理预售许可证,给房地产公司减少了资金压力。3.部分地区的城市配套费可以缓交,当然不是不交。但是这样开发商资金压力也会减缓。

以上仅供参考,至于房价能否降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房价稳定是大家都愿意看到地,涨的过快过慢对经济都不是好事!



憬悟大师


在三线城市以120万入手一套160平的四居室,价格是否过高,会不会砸在手里?

题主的意思是,在三线城市,住宅价格万一下降,7500元/平的购买单价是否贵了。

我认为,可以从五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

  • 第一,购买时间区间,三线城市的住宅总体成交均价;
  • 第二,2019年,土地一级市场的拍卖价格和楼面地价;
  • 第三,所购买住房城区整体经济增长趋势和公共配套情况;
  • 第四,住宅小区和住房本身的情况
  • 第五,未来处置变现能力分析。
<strong>

01

购买时间区间,三线城市的住宅总体成交均价

我所在的城市也是三线城市。

根据楼市周报(2019年11月18日—11月24日),本地商品住宅共成交561套,成交总建筑面积6.38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7285元/平方米。

——浔阳晚报楼市周刊04—05版

从成交均价看,我所在的城市的住宅成交均价达到了7285元/平,但是,具体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楼盘,价格可能比均价还要高。

因此,从我所在的三线城市的成交均价看,也不能说买贵了。

02

2019年土地一级市场拍卖价格和楼面地价

楼面地价,即单位建筑面积平均分摊的土地价格。它等于土地单价除以规划总建筑面积。

从我所在城市中心城区2019年土拍市场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以下数据是我个人推算的数据,准确数据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一是新开区的价格较高,楼面地价位于3000元/平方米区间内;

二是公共配套非常成熟的老城区,拍出了新地王,楼面地价达到10000元/平出头;

三是离中心城区稍远点的楼面地价也要2000元/平左右。

你购买的住房,开发商也许是2019年拿的地,也可能是去年拿的地。

你购买的价格在7500元/平,至少在2019年,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也只是上半年的价格成交价,下半年就很难了。因此,价格不是很贵。

03

城区公共配套设施情况

城区公共配套包括商业繁华度、医院、幼儿园、银行、公共交通、中小学校、大型超市、菜场等。

从城区公共配套完备程度上看,我们本地人更看重有名气的学校,然后是菜场、大型超市、商业繁华度等。

如果你所购买的住房,在公共配套方面比较好,我认为,7500元/平的单价,还是很划算的。

04

住宅小区和房子本身的情况

(1)住宅小区

我们对住宅小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地段、开发商品牌知名度、建筑质量、设计理念和风格、小区规模、容积率、车位配比、物业管理等方面。

开发商品牌知名度,一般就看业主对开发商在本地已开发过的楼盘的口碑、开发商的开发实力和经验等。

(2)房子本身的情况

比如户型、面积、朝向、采光、层高、外观等方面。

你所购买的住房在以上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中占比多少,也可以看出住房的价值是否值得这个价格。

05

未来处置变现能力分析

我个人认为,就你所购买的住房未来处置变现的角度看,主要与区域规划、教育资源、商业繁华度、公共交通、户型面积等有直接关联。

比如说,如果房子所在的区域今后要建大型商贸综合体、高铁站等,土地价值会增值,带动整个区域以及周边房地产的价值上涨;

但是,所购买的房子有一个硬伤:户型面积偏大了点。

06

结语

我认为,在三线城市,7500元/平的单价购买一套住宅,相对来说,价格不是很高。

但是,这要看住房所在区域在商业繁华度、教育资源、公共交通、大型超市、户型面积、小区的物业管理等方面是否比较均衡。

每个人看重的资源也许不同,或者说,你认同的,不代表别人也一定觉得好,还是更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吧。

你买房时,更看重什么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江南的文蕴世界


坐标三线中小城市,近期购入一套130平四房,二梯二户。总价70万,不知道亏不亏,未来房价走势如何??


闲看世界冷暖


据说大城市都在降价,具体我也不知道,要是知道的朋友可以出来说两句。

题主的三线城市一百二拿了一套房,我这里是四五线的县级市,刚一百六十多拿了一套一百零八平米的房子,小孩大了,只能买,这样的房子放上次涨价前已经一百不到的样子,那时候也是以为不会暴涨,谁知道那一轮涨价那么猛,现在纯粹是刚需,没办法,虽然房子买好了,还是希望它能跌一点,八千到一万的样子差不多。

这个房子主要是看中房型还好,前后通透,前面没有遮挡,后面是个花园,所以买了,估计一时半会跌呢可能性不太大,就算跌了也没办法,这里的小年轻一般上大学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了,本地的工业基础也不怎么样,在外面包工程做建筑的很多,所以有钱人不少,但毕竟大部分都是拿工资的,感觉房价吃不消,可能我的思想太保守,有一个同事,家庭的工资收入差不多,但是我还有双方父母帮衬,他没有,已经买了三套房了。

现在算算,其实房贷压力不大,二十年,一个月八千不到,公积金三千出头,还有一个门面出租,五万一年,基本解决问题了,。但是这些年的房市我是一抹黑,一直以后会稳在那里,结果吃了大亏,现在买了一套也就安心了,随便涨跌,基本不再关心,从来没想炒房来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