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国人的差不多心理。我们可以回味一番,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某省某县某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缜密。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干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急病,叫家人赶快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了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大。无数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差不多”先生虽然只是胡适塑造的一个文学人物,但在生活中是有着普遍的原型的。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差不多”: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没关系,差不多就行了”;装修房子时钉子钉歪了,“就这样吧,差不多就行了”;工作报表做得不整洁,“差不多就行了”……我们似乎有着难以割舍的“差不多”情结,才使得数不清的“差不多”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要消灭“差不多”心理,努力达到100%,我们所缺少的不是技术、设备、流程和理念,而是消灭这种“差不多就可以了”的意识和决心。我们总是错觉“差不多”就是到位了,因为100%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当我们意识到100%是存在的,然后有了达到的决心,100%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发生了分歧,因为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事实上,通过努力,降落伞的合格率已经提高到99.9%了,但军方要求达到100%,因为如果只达到99.9%,就意味着每1000个跳伞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的质量问题而送命。但是,降落伞商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99.9%已经够好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根本不可能达到100%的合格率。

军方在交涉不成功时,改变了质量检查办法,他们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往下跳。

这时,厂商才意识到100%合格率的重要性,奇迹很快就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一下子达到了100%。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事实证明,100%的合格率并不是神话。很多时候没有做到100%,并不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没有建立“100%才算合格”的意识。不要为自己设限,只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产品,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敢于追求100%,才能有实现100%的可能。

一位资深的职业咨询师说过:“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成长,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在的表现,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将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能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作出重要的成绩。”很多人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觉得差不多了,就差1%没问题的,但也许恰恰就是这点细微的差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真正卓越的高效能人士一定会以100%为“工作到位”的标准去努力,拒绝做“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其实差很多,混日子早晚被淘汰,做到100%才能脱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