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志愿者:服务没有终点 我们随时可以到岗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记者陈彦仿 图/蒋晓摄)测体温、给房间消毒,是志愿者张静在志愿服务岗位上每天的工作。18日,是她结束志愿服务的第一天,已经习惯了这个流程的她,在家也进行了一遍消毒工作。

  18日,高新区(新市区)团委在全市范围内招募的志愿者中,有11名志愿者服务期满,结束了志愿服务。记者电话采访了他们,回忆从1月29日开始的志愿服务,他们均表示:累,并充满希望。如果需要,他们还会回到志愿服务岗位,继续抗击疫情。

乌鲁木齐志愿者:服务没有终点 我们随时可以到岗

  2月18日,在天山区胜利路文化大院,团结路片区领馆巷北社区志愿者杨小明上门为居民换灯泡。

  1998年出生的张静现在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护理专业。春节前,刚刚从医院结束了10个月实习期。看到志愿者招募通知,她就报名了。

  张静所在的志愿者服务组负责接待在乌鲁木齐转机的旅客,并给他们测量体温。由于飞机到港时间不同,他们的作息时间也不固定。

  “经常凌晨五点多要起来工作,有时候忙了,就连着白天继续工作,两天睡10个小时的常有的事。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是志愿者服务中比较难熬的。”张静说,不管有多辛苦,她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疫情很快会过去,希望就在眼前,继续坚持。

  让张静感动的是,大多数旅客都非常支持、配合他们的工作,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严格一点好,这是对我们每个人负责。”

  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考虑到就业方便,替张静选择了护理专业。经过实习期,再经过这一阶段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张静说她重新认识了这个专业,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毕业后,我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做患者坚实的依靠。”

乌鲁木齐志愿者:服务没有终点 我们随时可以到岗

  2月18日,在天山区胜利路文化大院,团结路片区领馆巷北社区诊疗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杨利(左)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药。

  古丽胡玛尔·塔依尔和艾克热木江·阿合买提江是对小情侣,23岁的他们计划在疫情结束后就去结婚。

  两人的工作是为留观人员服务,古丽胡玛尔·塔依尔负责送餐、消毒房间,艾克热木江·阿合买提江是安保组,给每个到访人员做登记、值夜班。

  “本来这个春节,两家父母要见面商量订婚的事情,之后就结婚。疫情让我们推迟了所有的安排,作为年轻人,需要我们担当的时候,就一起去做志愿者吧。”古丽胡玛尔·塔依尔说,看到招募志愿者当天,就和艾克热木江·阿合买提江一同报名了。

  回忆整个志愿者服务期,让古丽胡玛尔·塔依尔感受颇深的是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来志愿服务的第一天,组长就跟我们说,但凡我们在工作中有半点马虎,就有可能让病菌成为漏网之鱼,我们的认真负责是为了国家,为了奋斗在一线的每个人。”古丽胡玛尔·塔依尔说,从那时起认真、严谨就成了每位志愿者的座右铭。

  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很重的消毒桶,逐个房间进行消毒是古丽胡玛尔·塔依尔的工作。每次放下消毒桶,瘦弱的她肩膀酸疼一整天。但第二天,继续背上,继续消毒。

乌鲁木齐志愿者:服务没有终点 我们随时可以到岗

  2月18日,在天山区胜利路文化大院,团结路片区领馆巷北社区志愿者玛依努尔乌斯曼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古丽胡玛尔·塔依尔如今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做自媒体。她将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点滴都用手机记录下来,做成了vlog。她说,让这些镜头见证每个志愿者最美的时刻。

  做过亚欧博览会志愿者、CBA志愿者的古丽胡玛尔·塔依尔,这一次做抗击疫情是她最难忘的志愿者生涯。她说,这一阶段的志愿服务结束了,但疫情不走,志愿服务就不会结束,随时需要,她随时回到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