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仁宣之治”的基礎條件:明太祖推動農業和商業的發展

明朝開國之初,到處田畔荒蕪,榛莽叢生,中原及江淮有些地區竟然人煙斷絕。國家的稅源幾近枯竭,陷入“租稅無所從出”“積年逋賦”的困境。針對這種狀況,明太祖實行一系列政策,以恢復明初社會的經濟和發展生產,其重點發展項目就是農業和商業。

(一)推動農業的發展

明太祖要求各級官吏把“田野闢,戶口增”視為治國之急務,推行墾荒屯田。他下令,凡是在戰爭中拋荒的田地,已被他人耕墾成熟的,就成為耕墾者的產業,“其田主還鄉,仰有司於附近荒田內驗數撥付耕作。”

洪武三年,還下令將北方郡縣近城的荒地分給無田的鄉民耕種,後來還規定陝西、河南、山東、北平等布政司及鳳陽、淮安、揚州、廬州等府,允許農民盡力墾荒,官府不得徵稅。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下令:“凡民間開墾荒田,從其首實,首實一年後官為收科。”

雖然取消了原先永不起科的規定,但農民取得了合法的土地所有權。使許多農民獲得小塊耕地,成為自耕農,自耕農經濟擁有擴大再生產的能力,比佃農經濟具有更大適應性和靈活性,隨後又推出軍屯、商屯、民屯等屯田制度,並且明太祖還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以減輕農民的負擔,這一系列政治措施對明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著顯著的作用。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除此之外,為了農業的發展,明太祖還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在洪武二十七年派國子監生分赴全國各地,督促吏民興修水利,到第二年年底,全國即修治塘堰40987處,河4162處,陂渠堤岸5048處。

農業經過明朝政府大力的發展,到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的耕地面積大量增加,達到了850萬餘頃。國家的稅糧收入在洪武二十六年達到3200餘萬頃,與前元的歲入1200餘萬頃相比,增加了近兩倍。

(二)推動商業的發展

除了農業,明太祖對手工業和商業也頗為重視,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他特別注意抓經濟作物的種植。自明朝建立起,明太祖就令全國各地多種桑、棗、柿和棉花,同時規定多種棉花者免稅。經過明初的大力推廣,植棉成為全國性的事業。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特別是北方,地廣人稀,氣候又適宜棉花的生長,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逐漸發展成為棉花的主要產地,成為日後江南地區棉紡業的原料供應地,棉花、花帛也因此成為全國賦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作物特別是棉花的普遍種植,既為手工業生產提供了原料,又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正是因為明太祖的大力發展下,明初的農業和商業發展日趨發達,洪武年間的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的恢復,為明代後來出現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明成祖的拓展:為明代出現“仁宣之治”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明成祖即位後,他在繼承太祖所制定的政策,同時更積極開拓,將太祖奠定的基業推向了高峰。其主要拓展的事件有兩個,分別是開拓北疆和派遣鄭和下西洋,為明代“仁宣之治”的出現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明成祖 朱棣

(一)開拓北疆

明初時期,在北方以元順帝為首的蒙古勢力從大都退往漠北之後,仍保留著元朝的統治機構,繼續與明朝相抗衡,史稱北元。其嚴重威脅明朝北部地區,永樂時期,成祖親自出徵,五次進兵漠北,經過明軍的屢次打擊沉重打擊了蒙古貴族的割據勢力。

明成祖還積極經營東北和西北。在東北,永樂初年,他相繼派人前往黑龍江下游的奴兒干地區,招撫了女真、吉列迷、苦夷、達斡爾等以漁獵為生的少數民族,設置一批羈縻衛所。永樂七年,下詔在黑龍江出海口附近的特林設立奴爾幹都指揮使司,管轄西至斡難河、北抵外興安嶺、東越海直至苦夷的大片地區,至此開拓和鞏固了北方地區的統治,為“仁宣之治”的到來創造了條件。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二)派遣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雖然繼續實行海禁政策,但又恢復明州、泉州、廣州三市舶司,對海外各國敞開了國門,歡迎各國入明朝貢,宣佈:“諸蕃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並派遣鄭和下西洋,大力發展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與經濟文化交流。

鄭和船隊遍歷南洋群島諸國,到達中南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等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每到一地,鄭和首先向當地國王或首領宣讀大明皇帝的敕諭,呼籲他們“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

鄭和通過贈送中國曆書和金銀、文綺、彩絹等禮品,邀請他們到中國進行訪問。然後用絲綢、瓷器、鐵器、銅錢等,與當地商人交換番香、胡椒、蘇木、象牙、寶石、珍珠、珊瑚等土特產。鄭和下西洋歸來,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鉅萬計,獲得鉅額的利潤。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鄭和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歷經三代帝王,共進行了七次下西洋的活動。鄭和下西洋後,推動了明朝推動了亞洲國際貿易網絡的建立,通過下西洋活動擴大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和平交往,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亞非許多國家紛紛遣使來華訪問及貿易。

據不完全統計,永樂年間共有60多個國家的國王或使臣200多次訪問中國,進行朝貢貿易,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至宣德年間,民間交易,惟用金銀,鈔滯不行,白銀逐漸成為與銅錢並行的主要貨幣。貨幣白銀化是推動明朝商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明朝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是出現“仁宣之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仁宣之治”:是仁宣二帝“守成”出現的盛世

在《明史紀事·仁宣致治》中有這樣一句話:“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庶幾三代之風焉。”在農耕文明時代,小農經濟在政治大動亂中遭到破壞後,新的統治者在其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恢復與發展,是“治世”出現的標準。“仁宣之治”是自漢、唐以來中國的又一個偉大盛世,只不過通過上文所闡述的內容可知,“仁宣之治”的開拓者卻非仁宣二帝,是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出來的結果,而仁宣二帝只不過是採取了守成之舉,原因如下。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明宣宗 劇照

(一)遵循明太祖發展農業和種植經濟作物的政策

<strong>1.興修水利:宣德朝十分注意興修水利。宣宗下詔各地:“凡水利當興者,有司即奉行,毋緩視。”如在宣德二年,修復了涇陽洪渠堰,宣德三年,修建四川灌縣都江堰四十四處水利工程。宣德七年,修建了四川眉州新津通濟堰。

<strong>2.繼續推行屯田制:宣德朝還積極推行移民屯墾政策,為了鼓勵墾荒,又令北直隸地區,如洪武年間山東河南事例,民間新開荒田,不問多寡,永不起科。由於明朝政府的重視和經營,宣德年間的屯田極為發達。從而進一步開發了荒地,增加了稅糧的收入。

<strong>3.經濟作物的種植:明初朱元璋特別重視經濟作物的種植,但自洪武來,栽種之令,多廢不講。宣德年間,順天府尹李庸言:“所屬州縣舊有桑棗,近年來砍伐殆盡,請令州縣擇耆老一人勸督,每丁種桑棗各百枝,官常點視,三年給由,開其所種多寡,以驗勤怠”。宣宗同意這項措施,遂令戶部申明栽種桑棗舊令。其即移文天下郡邑,督民栽種,違者究治。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二)息兵養民

仁宗、 宣宗執政後,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成祖開拓了北疆,收編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為羈縻衛所,至此開拓和鞏固了北方地區的統治,因此蒙古的威脅也已解除。 此時如果還一味征戰, 炫耀武力, 勢將國力不支 , 民不堪命。 仁宗針對當時南北二條戰線 “ 比年用兵” 造成 “ 白骨蔽野” 的嚴重局面, 決定減少用兵以省民力。 他對蒙古的防禦, 採取 “ 嚴謹邊備, 不志遠略” 的方針。 邊將陛辭時, 仁宗 每戒之曰: “民力罷矣, 慎毋貪功行事, 夷虜至塞下, 甚則撫之, 逆則御之, 驅之而已, 毋為首禍, 違命獲功, 吾所不賞” 。 仁宣時期 “ 息兵養民” 政策, 減輕了兵役和搖役負擔, 能集中全力從事農業生產,是出現“仁宣之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結語

明朝從明太祖建國到仁宗執政的五十餘年中,其軍事、政治、經濟上總的來說是沿著一條上升路線前進的。明初經濟的迅速恢復與發展,為明朝統治的鞏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仁宣之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沒有明太祖的奠基、明成祖的拓展這個條件,是開創不出“仁宣之治”的。

通過上文所闡述的內容,也可以看出,仁、宣二位皇帝在較大的政治層面上都是遵循著太祖與成祖所制定的政治措施,說到底,他們二位皇帝只是繼承了太祖、成祖的成果,是守成之君。因此“仁宣之治”就是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守成的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