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仁宣之治”的基础条件:明太祖推动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明朝开国之初,到处田畔荒芜,榛莽丛生,中原及江淮有些地区竟然人烟断绝。国家的税源几近枯竭,陷入“租税无所从出”“积年逋赋”的困境。针对这种状况,明太祖实行一系列政策,以恢复明初社会的经济和发展生产,其重点发展项目就是农业和商业。

(一)推动农业的发展

明太祖要求各级官吏把“田野辟,户口增”视为治国之急务,推行垦荒屯田。他下令,凡是在战争中抛荒的田地,已被他人耕垦成熟的,就成为耕垦者的产业,“其田主还乡,仰有司于附近荒田内验数拨付耕作。”

洪武三年,还下令将北方郡县近城的荒地分给无田的乡民耕种,后来还规定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允许农民尽力垦荒,官府不得征税。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下令:“凡民间开垦荒田,从其首实,首实一年后官为收科。”

虽然取消了原先永不起科的规定,但农民取得了合法的土地所有权。使许多农民获得小块耕地,成为自耕农,自耕农经济拥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比佃农经济具有更大适应性和灵活性,随后又推出军屯、商屯、民屯等屯田制度,并且明太祖还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一系列政治措施对明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显著的作用。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除此之外,为了农业的发展,明太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洪武二十七年派国子监生分赴全国各地,督促吏民兴修水利,到第二年年底,全国即修治塘堰40987处,河4162处,陂渠堤岸5048处。

农业经过明朝政府大力的发展,到洪武二十六年时,全国的耕地面积大量增加,达到了850万余顷。国家的税粮收入在洪武二十六年达到3200余万顷,与前元的岁入1200余万顷相比,增加了近两倍。

(二)推动商业的发展

除了农业,明太祖对手工业和商业也颇为重视,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他特别注意抓经济作物的种植。自明朝建立起,明太祖就令全国各地多种桑、枣、柿和棉花,同时规定多种棉花者免税。经过明初的大力推广,植棉成为全国性的事业。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特别是北方,地广人稀,气候又适宜棉花的生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逐渐发展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成为日后江南地区棉纺业的原料供应地,棉花、花帛也因此成为全国赋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的普遍种植,既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正是因为明太祖的大力发展下,明初的农业和商业发展日趋发达,洪武年间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为明代后来出现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成祖的拓展:为明代出现“仁宣之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明成祖即位后,他在继承太祖所制定的政策,同时更积极开拓,将太祖奠定的基业推向了高峰。其主要拓展的事件有两个,分别是开拓北疆和派遣郑和下西洋,为明代“仁宣之治”的出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明成祖 朱棣

(一)开拓北疆

明初时期,在北方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古势力从大都退往漠北之后,仍保留着元朝的统治机构,继续与明朝相抗衡,史称北元。其严重威胁明朝北部地区,永乐时期,成祖亲自出征,五次进兵漠北,经过明军的屡次打击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的割据势力。

明成祖还积极经营东北和西北。在东北,永乐初年,他相继派人前往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地区,招抚了女真、吉列迷、苦夷、达斡尔等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设置一批羁縻卫所。永乐七年,下诏在黑龙江出海口附近的特林设立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管辖西至斡难河、北抵外兴安岭、东越海直至苦夷的大片地区,至此开拓和巩固了北方地区的统治,为“仁宣之治”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二)派遣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虽然继续实行海禁政策,但又恢复明州、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对海外各国敞开了国门,欢迎各国入明朝贡,宣布:“诸蕃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并派遣郑和下西洋,大力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船队遍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每到一地,郑和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首领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呼吁他们“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郑和通过赠送中国历书和金银、文绮、彩绢等礼品,邀请他们到中国进行访问。然后用丝绸、瓷器、铁器、铜钱等,与当地商人交换番香、胡椒、苏木、象牙、宝石、珍珠、珊瑚等土特产。郑和下西洋归来,所奉献及互市采取未名之宝,以巨万计,获得巨额的利润。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郑和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历经三代帝王,共进行了七次下西洋的活动。郑和下西洋后,推动了明朝推动了亚洲国际贸易网络的建立,通过下西洋活动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亚非许多国家纷纷遣使来华访问及贸易。

据不完全统计,永乐年间共有60多个国家的国王或使臣200多次访问中国,进行朝贡贸易,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至宣德年间,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白银逐渐成为与铜钱并行的主要货币。货币白银化是推动明朝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明朝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出现“仁宣之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仁宣之治”:是仁宣二帝“守成”出现的盛世

在《明史纪事·仁宣致治》中有这样一句话:“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在农耕文明时代,小农经济在政治大动乱中遭到破坏后,新的统治者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恢复与发展,是“治世”出现的标准。“仁宣之治”是自汉、唐以来中国的又一个伟大盛世,只不过通过上文所阐述的内容可知,“仁宣之治”的开拓者却非仁宣二帝,是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出来的结果,而仁宣二帝只不过是采取了守成之举,原因如下。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明宣宗 剧照

(一)遵循明太祖发展农业和种植经济作物的政策

<strong>1.兴修水利:宣德朝十分注意兴修水利。宣宗下诏各地:“凡水利当兴者,有司即奉行,毋缓视。”如在宣德二年,修复了泾阳洪渠堰,宣德三年,修建四川灌县都江堰四十四处水利工程。宣德七年,修建了四川眉州新津通济堰。

<strong>2.继续推行屯田制:宣德朝还积极推行移民屯垦政策,为了鼓励垦荒,又令北直隶地区,如洪武年间山东河南事例,民间新开荒田,不问多寡,永不起科。由于明朝政府的重视和经营,宣德年间的屯田极为发达。从而进一步开发了荒地,增加了税粮的收入。

<strong>3.经济作物的种植:明初朱元璋特别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但自洪武来,栽种之令,多废不讲。宣德年间,顺天府尹李庸言:“所属州县旧有桑枣,近年来砍伐殆尽,请令州县择耆老一人劝督,每丁种桑枣各百枝,官常点视,三年给由,开其所种多寡,以验勤怠”。宣宗同意这项措施,遂令户部申明栽种桑枣旧令。其即移文天下郡邑,督民栽种,违者究治。

“仁宣之治”: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二帝守成的盛世

(二)息兵养民

仁宗、 宣宗执政后,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成祖开拓了北疆,收编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为羁縻卫所,至此开拓和巩固了北方地区的统治,因此蒙古的威胁也已解除。 此时如果还一味征战, 炫耀武力, 势将国力不支 , 民不堪命。 仁宗针对当时南北二条战线 “ 比年用兵” 造成 “ 白骨蔽野” 的严重局面, 决定减少用兵以省民力。 他对蒙古的防御, 采取 “ 严谨边备, 不志远略” 的方针。 边将陛辞时, 仁宗 每戒之曰: “民力罢矣, 慎毋贪功行事, 夷虏至塞下, 甚则抚之, 逆则御之, 驱之而已, 毋为首祸, 违命获功, 吾所不赏” 。 仁宣时期 “ 息兵养民” 政策, 减轻了兵役和摇役负担, 能集中全力从事农业生产,是出现“仁宣之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

明朝从明太祖建国到仁宗执政的五十余年中,其军事、政治、经济上总的来说是沿着一条上升路线前进的。明初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为明朝统治的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仁宣之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没有明太祖的奠基、明成祖的拓展这个条件,是开创不出“仁宣之治”的。

通过上文所阐述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仁、宣二位皇帝在较大的政治层面上都是遵循着太祖与成祖所制定的政治措施,说到底,他们二位皇帝只是继承了太祖、成祖的成果,是守成之君。因此“仁宣之治”就是明太祖奠基、明成祖拓展和仁宣守成的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