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下,农民如何进行农业生产?

乡野小张


疫情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发,旅游、餐饮、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尤为突出,庆幸的是疫情对于农业的影响较小,因为目前是初春时节,小麦返青,其他农作物也还没有到播种时节,稍微向后错一错影响不大。农村是防疫的薄弱环节,医疗设施及设备很有限,所以农民伯伯尤其要加强自我防范,宁可多在家中自我隔离一段时间,等疫情彻底得到控制后,再组织农业生产,不可急于一时半会儿。


你的咖啡已起好


今年疫情来势凶猛,全国各地农村都施行了封村封路,村民都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家隔离,不能出门,给春耕春种带来了不方便,给我倒是影响不大,因为我是做庭院经济的,加工绿豆粉皮,我这个活不用出门,在家干就可以干,但是只能生产,不能送货,带来的不便还是有的,

直到十六的早上,村里大喇叭广播说村民可以上地干活了,但是由于当前的疫情,一家只允许三个人上地,不准找人,不准雇人,不准聚餐,违者罚款500元,因为我们这里种植早春土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是找一些人,然后再雇一部分人,来给我们帮忙种土豆,由于今年的疫情严重,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所以村里才制定了这一规定,我们村民都能理解,必竟涉及到每个人的健康,感染一个人,会给家庭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村民都自觉的执行村里的规章制度,没有一个违反规定的,我们想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山东农民


在东北还不到春耕时期,因为地里的雪还没有化,大约一个月左右化没,到那时首先整地,清理地里的秸秆,翻地。我们主要种植玉米,大豆,花生,播种都在五一以后。我们期待疫情早点过去。

但是对于养殖业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家养羊,就拿羊来说。封村封路羊市厂首先就不能开。买卖羊只能等疫情过去。这期间的草料供给。加大了养殖成本。当然在疫情面前这些不足挂齿。我们年前储备一些草料,在吃个一两个月还是可以的。

祈祷疫情早日结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靠自己生活会更美


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紧迫。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谚语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当下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同于原来的小农经济,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协作配合。疫情当前,封路封村,农资供应,外出务工,都受影响。基于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是政府统筹协调。各级政府,把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统筹安排,做到"两不误"。具体说,就是按照生产需要,要做好化肥、地膜、种子等急需农资的调运,确保不缺项、不断货。

二是发挥乡村两级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户,制定生产计划。利用网络,有序安排农业生产。按照疫情的分布,区别对待,分散作业,避免聚集性工作。根据网上需求,组织农资送货队,做到网上付费,不见面交货。对于因疫情患病治疗或封闭观察者,组织村民,进行生产互助。

三是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功能。按照原有的生产协作关系,征集生产资料和生活物品的需求信息,加紧紧缺生活资料的生产。例如,蔬菜、肉蛋、面粉、油料,确保不加价、不断货。政府对于这类生活资料,要实行特殊的财政补贴政策。

四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安排。全国有数以亿计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既是自身生活的需要,又是恢复生产的力量。要帮助农民工办理好健康证和疫情检测证明,有序安排复工。同时,要发挥劳务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协调,帮助农民工找工作。

五是农民、农民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根据各自情况,减少外出,在搞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利用现有条件,恢复农业生产。

六是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使用农业机械,开展作业。也可使用无人机等定点送货,定位作业,减少人群聚集。

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在可以预计的几个月内,启动农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柏夫文艺


在疫情之下,农民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要进行农业生产。因为,立春以后,地里的活也开始多起来了。

虽然现在我们这里也进行了封村管理,但自从自从过了正月初六以后,人们都在开始忙着干活了。

期实,在疫情之下,大家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

分时下地,分散干活

这次的新冠肺炎,其传播途径主要还是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和接触性传播。

所以,我们在干农活时,大家不以分批次出去,大家不要向住常一样,同时出门去干活。

另外,干活时,大家不要离得太近,保持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距离。

买不到农用物资,可先做好准备工作

现在由于农村封闭管理,像化肥和其他农资运送不回来,像这种清况,我们可以先做准备工作。

就像我家里,这几天就在果园内翻土和修枝,等到村庄解封时,就只管买了肥料回来进行施肥就可以了。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现在虽然是春天了,但是现在早晚气温还是很低,而太阳出来以后,在太阳底下干农活,稍微动一下又觉得热。

所以,在太阳下干活,不要穿得大多,回到荫凉处,则要赶紧加衣服,避免感冒生病。


李茗说乡村


就目前而言,疫情跟农业生产没有太大关系。

做为一个在泥土滚趴了几十年的老农,什么季节,什么时候,那天那一时该干什么,早就烂熟于心,不需要那些门外汉来指手画脚,出谋支招。

关键是目前农业生产所遭遇到的瓶颈,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就主要农产品粮食而言,一亩水稻一千来斤,每斤一元多点,小麦玉米,每亩也就几百不到一千斤,最高也就不到一元一斤,通常情况也就八毛多。算一下一个劳力能种几亩,能收多少斤粮食,能卖多少钱,除去成夲,还剩多少。

说那些年搞大集是个错误,我看如今的大包干也只能是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千万要说什么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等,等等什么农业。

你能让几亿农民全去干那个么?你想让会国农田都去特色,让全国十亿亿人都去吃特色吗?让全中国都搞观光、行吗?

种地!种地!现今种地养活的了一家人吗?

城镇化,集约(不可意思再说集体化)化。转移农业人口,把士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目前只是起步阶段。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龚彦生


个人觉得,其实这次疫情之下农业可能相反还有一定的刺激增长的作用!

就当下情况而言,封村其实只是说不允许村到村之间的人去走往,但是你到地里面去耕农这个是没有限制的。就拿我们这边来说,前几年荒地都很多,很多人外出打工,然而今年很少再提出去,打工的人就好像因为这件事情变少了,荒废了好几年的地,大家又开始上山去烧,然后准备春耕。只要有种子,对农民就没有影响。

我觉得更应该讨论,这次疫情之后是不是有更多的农村人选择返乡生活!


迪松的日常生活


大家好!我是长江老农。2月10号,农村农业部 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动员引导农民、农村农业经营主体,不误农时的开展农事活动,做好春耕春管工作。因此,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是没有人、没有任何单位和部门阻止和干涉的。另外,鼓励农资经销商送货到村送货上门,对农村道路上运输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畜禽养殖饲料的车辆,禁止拦截阻止、设置障碍禁止通行,鼓励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打工。现在开展农事活动是没有人阻止的,农民、农村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大胆的、放心的下地干活了。

但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防控冠状病毒后肺炎疫情已经进入关键期,大家仍然要做好自我防护。下地干活不要结伴而行,而应该单独下地干活。下地干活仍然要带好口罩,干完农活后,将农业机械农具要清洗消毒,身上衣服和口罩也要清洗消毒,要沐浴更衣洗手、消毒。干完农活后只好仍然要宅在家里,不要出门、不要聚集、不要聚餐、不要在一起搞娱乐活动,不要扎堆,不要请客送礼、办宴会。在家里也要打开门窗通通风,注意个人卫生,仍然要科学防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配合当地基层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服从当地基层组织的安排、调遣和管理。外出干活要有序的下地干活,不能“一窝蜂”的出去聚集下地干活, 不要请帮工帮忙干活。


农业生产资料和畜禽饲料可以电话预约,让经销商送货上门,也可以去农资经销商店选购。但出门带好口罩,运输车辆要有通行证。眼下是春耕备耕阶段,农民朋友要抓紧时间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排除故障,把种子、化肥、农药、地膜、汽柴油准备好。近期抓好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南方小麦注意清沟沥水、通风除湿,小麦杂草已经开萌芽了,近期要打除草剂,如果再过半个月南方小麦就要拔节封行了,杂草就难以根除了。南方小麦、油菜近期还要防治红蜘蛛、蚜虫、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锈病。因此农民朋友要赶快下地干活,不能误了农时。北方小麦要浇返青水,追返青肥,预防“倒春寒”天气。下地干活仍然要戴口罩,打农药要穿防护服,戴手套,规范操作。

农民及农村农业经营主体要密切关注官方媒体“权威发布”,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农事活动从来就没有禁止,封村、封路只是禁止人员外出打工、走亲访友,禁止外面的人进村拜年、走亲戚。正常的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应该正常开展,农时不能耽误了,农民朋友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农事活动。农民工仍然要在家里宅着,不能偷偷外出打工,盲目外出打工,防止找不到工作岗位,又回不来。今年农民工就在家门口寻找打工机会,不要外出了,其实,农村打工机会比城市还多,挣钱也不比城市少,没必要非得离乡背井,漂泊在外。


长江老农


立春已过,新一年的农业生产迫在眉睫,可疫情还在肆虐。这次病毒疫情对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失,有专业人士对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将受到哪些影响进行了梳理,为各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朋友提供一些信息。

首先,从农业生产方面来看,今年的春耕压力很大。今天就是元宵节了,按照以往,元宵节一过,就正式开始准备农耕事宜了,比如开始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等。然而,受疫情的影响,各地交通管制比较严格,这样一来,农业生产资料的购置将不再那么顺畅。为了防控疫情进一步扩散,很多商户现在仍处于关门停业的状态。

在疫情的影响下,不仅购买物资受困,耕种工作也无法开展,由于很多村落采取了封路措施,一些种植大户,在春耕时节需大量用工,但受制于疫情,很难找到帮忙人员,农事活动无法进行。此外,不少地区原定的植保下乡、技术下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被迫停止。

除了对种植业影响,对养殖业的影响更甚。尤其是从事特种养殖业的朋友,因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源头,舆论剑指野生动物,以及野生动物交易行为,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众说纷纷,且多部门联合督查养殖野生动物等情况,并暂停销售养殖的野生动物。因此,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将会越来越排斥野生和家养的特种动物,所以未来特种养殖行业将处于一个长期的低迷期,建议要尽快转行,不要再妄想市场会复苏。

其次,从农产品流通环节来看,现在大家都指望“绿色通道”能快快运行。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封路,各地的农产品运不出去,饲料等生产资料运不进来,农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疫情当前,所有农业人,都急切地希望恢复正常的农资、农产品流通,这样才能确保春耕顺利进行。

为此,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正常流通秩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控疫情的科学措施,为“菜篮子”产品流通和农产品生产创造必要的便利条件,相信随着各地“绿色通道”政策的严格落地,农产品和农资运输会逐渐顺畅。

最后,从消费层面来看,疫情对生产端和流通端的影响必然会波及市场端。现在的情况是,病毒的来源还不明确,大多餐饮行业处于停业状态,市场上蔬菜供应远不如从前,而且人们喜欢囤货,种种原因导致农产品价格有一定的波动。

在疫情期间,原本较为冷门的白菜、土豆、大米等品类因需求热度显著上升,从而带动价格上涨,但受制于国家严令涨价和道路运输不畅影响,价格并未出现大幅波动。从近期白菜、土豆、大米、鸡蛋、猪苗和鸡苗的价格走势来看,这几个类目的全国均价走势相对平稳,其中白菜、土豆和大米的价格稳中稍有上扬,而鸡蛋、猪苗和鸡苗的价格在疫情爆发期间价格稳中有小幅走低的态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根据新闻多次报道,中药对病毒疫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采用中医后,好消息不断。因此,中药材或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农民朋友值得参考。







静静的日常生活1985


今年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咱们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家里的,因为疫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通过口液,飞沫和接触传播的。那么对于咱们种地的老百姓来说现在在疫情封村之下,该如何进行农业生产呢?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已经立春了对于我们豫东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可以先根据玉米,花生,红薯,朝天椒等夏季农作物的价格行情来选择该扩大种植那些能够带来最好的经济收入。

从2019年秋收到现在花生的价格行情一直处于稳中略涨的走势,如果说本地区域适合种植花生的话可以适当的扩大种植面积。

朝天椒的价格行情这两年一直不错,但是由于其种植和管理比较麻烦,即便其价格比较高种植面积也是一直没有增加多少。建议大规模种植。

玉米和红薯的价格一直挨家稳定,如果说是父母或者媳妇在家看孩子带种地的话可以选择种植玉米。红薯的种植主要看本地的土壤是否适合种植,并且有没有销售渠道。

呆在家里规划好了在夏季种植什么农作物,如果说有自留花生种的话现在可以剥花生种了。

在剥花生种前最好先把花生种在晴天的时候给晾晒2-3天,这样再剥花生种比较好。手剥花生种子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不破坏种子的内部结构,进而提高花生的出苗率。

在这个特殊的事情也是可以下地干活的,最好自己单独干活,并且要带上口罩,从出门到地里也不要扎堆干活或者说话。比如说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卖农药和化肥的农资店,都是知根知底的可以让打电话他把春耕需要的农药和化肥送货上门。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给小麦耩施肥料或者给大蒜和小麦喷施叶面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