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哪些仪器设备是中医专门用来诊断和治疗的?

寒冰箭


是先有了西医的思维后有的西医医疗器械还是先有西医医疗器械后有西医的思维?

医疗器械是物理学科技,中医也可用,是可以用,可是这些器械特别是检测设备检测出的是西医对人体的量化指标,中医拿来用了是否说明中医认可这个检测结果?如果中医接受西医思维的量化数据,那中医就融入了西医,就不是坚持阴阳五行的教旨。


行笔心墨1


有经络仪、脉诊仪、甚至辩证分析系统都有。另外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的观点,没有什么仪器一诞生就说是西医或者中医专用的。比如x光,大家想当然就说是西医的东西,这是不准确的,这是物理学家的功劳,比如有些行业检查特殊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纹,也会用到x光。所以这不是西医专属用来拍片子,这是全人类的财富,只要你需要你也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包括CT、磁共振、心电图中医都可以用。自然科学应用于医学,凭什么,你是中医你就得看着西医用,不许你用。这种思维干脆让全世界的中医电视也不许看、车也不让坐,网也不许上得了。当然经络仪、脉诊仪这些西医如果觉得有需要也可以用。一个医者多掌握一门技术对患者是好事,中国所有医学院中医的也学西医课程,西医也学中医课程。中医也开西药,西医也开中成药。这都很正常,只要对患者有利,不管是中成药也好,西药也罢,该开还得开。干医生不能犟,不能因为我是西医,明知道这个患者需要某个中成药效果更好,结果因为门户之见打死不开。中医也是一样的道理。检查仪器更是同样的道理。


丁医生落笔惊鸿


传统中医不需要仪器设备,一个小枕头、一支笔就可以了。现在哪个中医院没有西医一样的仪器设备?哪个中医院不是一样用仪器来诊断?传统诊断方法怎么能增加收入?没有仪器设备用什么名目增加收费项目?靠中草药能赚几个钱?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在患者看来能值多少钱呢?医生人工诊断在患者看来没有花成本,不值钱,收几十块钱诊断费都会觉得人家暴利,宁愿相信仪器,也不愿意医生不花成本的获利,这种心态怨谁呢?有多少人知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努力?这些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值钱吗?这些学到的知识就不值钱吗?没有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掌握丰富的中医知识能四诊准确吗?能辨证施治吗?所以,现在中医使用西医一样的仪器设备诊断也是国人的心态和崇洋媚外心理造成的。因此,现在医疗设备不分中西医。


论道今朝


中医是千年经验积累

要发扬光大中医中药,关键是正确认识中医中药,

一是不要迷信妙手回春的“老中医”,要将中医个人名医观念扬弃,不能固守手把手教的手艺人式的师传,这样就容易把中医神秘玄妙化,只有医生,没有了中医中药

二是要理直气壮为中医中药正名,中医中药是五千年传承,是大数据,包含文化基因。西方字母文字,是逻辑推理思维,东方是象形文字,记忆归纳总结思维。说中医不科学是受累于阴阳五行理论,因为算命看风水也是用阴阳五行,但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算中医理论不科学,但是病症、药方、疗效是客观的,是千年经验积累,可以忽略或者扬弃阴阳五行理论,但不能就此全盘否定中医中药

三是五脏六腑和人体器官不完全对应,那就对应上,理论要符合实际,不要墨守陈规

四是面对不科学的质疑,中医界打出“治未病”旗号,这是不敢直面现实的表现,什么是“治未病”?那就不是治病,就是保健了,中药就是保健品了!认清中医是对病症的归纳总结,就要用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人工智能、传感器诊断病症,把千千万万的方剂盘活,用大数据把药方和症状对应,为中医诊断设计出现代仪器设备代替传统的望闻问切,方便科学采集数据

五是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治疗机理,是西医的思维方式,但不能拘泥于有效成分和治疗机理,要探索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医的症状表现和用药效果用大数据建立新的联系,可以革新现有理论


寒冰箭


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中医诊断与治疗的仪器或设备。

中医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起来参考,还要考虑到环境、气候、情志和个人体质等因素。这些条件不能制定出一个统一标准,仪器更无法准确测量。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也就是说,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法则。真正做到了个性化治疗,仪器还没有那么智能!

西医之所以让人感觉先进,其背后有科技作为支撑,比如,各种检查与手术设备。无论多么知名的西医专家或教授,如果离开了医院这个平台,很难自己独立开诊。中医则不需要什么设备,只要有一块场地和简单的器具,就可以开诊。希望中医能与今后的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为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录生活点滴,分享人生感悟。


爱爬树的老猫


网上曾有仪器的诊断错误律在40%至60%,而且看到的都是外形,且在疾病的初中期,也就是中医的六经辨证之前基本无法检测,所以发明替代了N次的仪器,还是无法释得病源起始根本在哪,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医的阴阳五行是自然运化规律,也是人体身理运化之道,并通过运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像变化——寒热、色变、脉变等等,即可分辨出正常与不正常(病生)。所以,只要明白人体的身理运化之道,明白什么是正常人,则人体有一点点的异常变化即可察觉,并及时制止使其不能继续生发,此上医防治疾患与未然也。所以真中医根本无需借助仪器等外力,通过人体的细微不正常变化,即可知道身体内部的变化——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只有无法真正调治疾患之人,才会不断的变换花样去忽悠欺骗不懂者,这种伪学很好辩证——不管他变换了什么花样,只要结果是无法真正调治好疾患,就是假伪!真正的科学真理,非真既假,没有模棱两可一说。


善缘天真中医馆


需要仪器来诊断是西医手段,中医的望闻问切不是很好吗,现在有的西医大夫可好了,就诊先检查一大套,有时连查体都不做了,先检查了再说,可是有的病检查了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比如神经性头疼、失眠、眩晕……,可是经过中医的四诊,开点草药,喝了就管用,您说是仪器好,还是歪打正着了?


每日必有一得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但随着西医的发展,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出现了偏见和误解。简单地认为中医就是把把脉、扎扎针、熬点中草药,固化地认为中医就要沿用古人一贯的模式及方法,历史上没有的现在就不能有,一旦使用了现代科技的仪器和引用现代医学知识加以辅助,便判定为伪中医。实际上,古代中医精华的传承,是不断结合新的实践,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升,逐渐形成完整体系的。《经络学》就是古人在当时解剖学不太成熟、科技手段落后的状态下,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非常行之有效的中医学精华。继承和发展是每一门科学的前进方向,中医亦然。我们要用现代科技、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相结合,促进中医的现代化,丰富中医的体系,在此称之为现代中医。

一名好的中医的诊断结果,往往比仪器来的更准确,中医的主要特往是诊断的理念,和用药的方式。以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来解析身体内部结构的变化,从病的果寻找因,整体(中医)治因,如有必要,局部(西医)治果,寻根求源,标本兼治。不是单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国医会


这个问题我分析了一下。

我虽然是力挺“中医”,但不赞同“抱残守缺”。(残缺是指没有细化完善理论)。

现在人们把一些检查仪器如影像、化验、甚至于血压计、体温表等等都看做是“西医”代表性标志。好像用到这些的都是“西医”。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认为。

仪器是人类器官的延伸,是工具,人类借助于仪器来完成肢体、感官发现不了的事情。

“西医”与“中医”的区别不在于“检查”与“辩证”。

也就是战略战术的不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精准的检查是很重要的。仪器设备是不分医界的。

所以仪器“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综合来看精准度要比“望闻问切”准确。“中医”要与时俱进,才能弘扬发展。


古书今读


西医用的中医一样可用,这些都是现代产物,谁都可用,只是诊断确诊方法和用药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