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爱国英雄吗?

秀才下山


我是历史也温柔,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岳飞是爱国英雄。

“靖康之耻”金朝南下攻取了北宋的首都东京,掠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康王赵构带兵救援,半路上听闻东京失陷、皇帝被掠之后,掉头跑了。

即便是此后被拥立为皇帝也是在应天府的事情,之后慌忙跑到陈桥驿举行了个仪式,这才算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南宋朝廷,自己却逃跑到了扬州。

当金兵继续南下进攻的时候,赵构惧怕步徽宗、钦宗后尘,急忙任命刘豫为济南知府,济南是兵家重地,也是南下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金兵继续南侵的时候,宋高宗赵构竟然跑到了海上去躲避。这一切都是一个南宋开国皇帝所做出来的,相比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真实愧为男儿身。明朝即便是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也不曾丢下将士自己逃命。

赵构放弃了中原地区的大片领土,试问这些都不是宋朝的领土吗?赵构身为宋朝君主爱自己的国家吗?他不爱,他想的是怎么活下去……

岳飞爱自己的国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回北方被金兵侵占的大片领土。当然,从他后期对战金兵的战役来看他也有这个实力。

当岳飞收复健康,继续北进,收回六郡的时候,宋高宗赵构正在和他的亲信秦桧密谋与金朝和谈,并派秦桧前往接触金兵欲促成和谈之事。

此后不久,岳飞收到撤兵的军令。在退往鄂城的时候,路过南阳诸葛武侯祠,岳飞想到自己与武侯同样壮志难酬的处境,不进泪如雨下,夜不能寐,深夜作《出师表》一文,流传千古。

当金兵再次不守信,继续南侵的时候,赵构与秦桧终于知道这是金兵的缓兵之计。于是,岳飞再度被委以重任。

这次的北伐是岳飞一生最有具有意义的,也是最有一次报效自己的祖国。岳飞的岳家军一直将金兵赶之黄河边,几乎可以说是收复了河内地区。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岳飞投降,金兵鉴于在军事上的失利于是贿赂南宋贪官,以致本就与岳飞有嫌隙的赵构再次不相信岳飞,于是一天之内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就在岳飞被召回不久,中原地区再次被金兵占领,这使得岳飞此前所有的努力白费了,战斗中所有将士的血都白留了。

被召回后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解了兵权,下了刑部大狱。岳飞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被奸臣秦桧的一杯毒酒残害了性命,被一起毒杀的还有岳飞的长子岳云。

岳飞一生尽忠报国,他是不择不可的民族英雄、爱国英雄。他一心想着收复中原失去的土地,一心想着中原土地上被残害、奴役的百姓,这样的人不爱国还有谁爱国?

当一个国家经历灾难的时候,总要有人挺身而出。有了推翻清政府的爱国人士才有了中华民国。君主可以是不爱国的,但总有些爱国人士在国家有难的时候站出来保卫国家,这便是民族气节。

综上,岳飞是民族英雄,因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皇帝高宗逃跑避难去了,他却在收复失地,拯救百姓;岳飞是爱国英雄,因为他在救国的时候,没有任何私心,没有反叛高宗,更没有反叛宋朝。


历史也温柔


是的。

岳飞确实是个十足的爱国(宋)英雄。只可惜他对君王愚忠,而且他的君主是个听信谗言的人。对这样的君王忠心,是岳飞致命的原因。

岳飞至始至终都想恢复国家失去的领土,所以他对国家而言是忠诚无二的;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否则他也不会冒死都要收复河山和拯救国家和百姓!以他的地位,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足以偏居一隅或者打下一个自己的江山社稷。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始终忠于南宋朝廷。

只可惜岳飞不明圣意,宋高宗是想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已经足够了,而岳飞是坚决要收复失地;所以意见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这还不是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当时南宋正在与金国谈判,岳飞却建议收复失地与金国交战,金国要岳飞死,所以南宋为了谈判能够有满意的结果,宋高宗和秦桧把岳飞给害了。





罗萧弋


岳飞不但是爱国英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最具传奇色彩最完美的爱国英雄,岳飞不仅打仗厉害,而且还有文采,不好色不贪财,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一个位极人臣高官厚禄的男人,能够不纳妾这个就很不可思议,而且作为一个武将,还会填词,而且水平还非常高,《满江红》《小重山》都有极高的意境,岳飞给人感觉就不是人,是神!


杨喜光


岳飞在保卫国家对抗外敌入侵方面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相比之下,近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禁烟英雄林则徐则常被称为“民族英雄”。他们也是抵御外敌入侵,也同样大义凛然,甘愿牺牲自己,但是,这样方式不同却目的相同的爱国行为,为什么岳飞不能享有“民族英雄”的美誉呢?这也是其问题所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到底能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岳飞不能算作民族英雄,试想,曾经作为入侵的金兵女真族如今也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份子,如果,再宣扬岳飞抗金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夷夏”的这一观念就又冒出来了。可以说,这是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尊重,不利于我们现在这样多民族的和平稳定,所以,这自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岳飞即使功绩再大,也只能被称为爱国英雄。

在传统观念里,“天下”、“夷夏”这样的字眼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但是,“天下”是个很大的词汇,古人并没有给出这个范围,如果,真要算的话,其实,古代的国家非现代的国家,用朝代来解释更为恰当。现在,我们的疆域都是固定的,但是,古代时常会有对外的扩张和外族侵略发生, 因此,这个“天下”就是以中原大国与四周的蛮夷之间为界限。

因为,经常发生战争,因此,称那些抗击侵略,开疆扩土的将士们为爱国英雄。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 “夷夏”观念不等于民族观念,“华夷之辨”这个说法止于北魏以后,因为,北魏就是相当于侵略中原的外族,但是,到了隋唐时代,民族大融合后,那些原本的鲜卑后裔已经成为华夏大家族的一员了。所以,就不存在什么“夷敌”观念了。

近代所说的民族主义,其本质就是加入了国际观念,我们这时候经受的是来自非本土的外族的殖民侵略,西方列强冲破了我们的防线,带来战争的同时也带来思想上的进步。由于,打开了国门,我们不再是“天朝”,随着思想的开化,人们开始崇尚平等,这才诞生了“民族主义”这个名词。爱国的民族志士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而斗争,这才是我们所说的“民族主义”。

梁启超先生给民族主义的解释是:“此民族非单一的那个族群,而是国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成融合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西方的民族主义也是由于社会性质的变更而开始的,由于,本身就是海洋文明,西方国家一直是外向开放的,在形成新思想上较早,所以,这个观点就是最早在西方提出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到法律和社会制度的渐渐完善,人们开始意识到何谓“民族”何谓“国家”。

随着封建势力被民主政府的取代,人民开始成为自己的主人,每个人自发形成了一种爱国的理念,不受封建领主的约束,也不受教皇的控制,是人民自发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民族,并且,认同了自己所处的这个民族。可以说,在民族主义的成型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战争打破中国固步自封的大门,流传进来的西方进步思想也在影响着国人,“夷夏”观念被“平等”取代,中国也迈入了世界的轨迹中。诚然,古代也是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不过,建立在“夷夏”基础上的这种思想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这就有悖于国际观念的爱国和民族。所以说,如果,连最基本的平视都没有,那么,又如何做到近代所说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所以,先弄清楚其本质的区别,再谈爱国也不迟。


龙城浪子


1、关于“爱国”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如你所说,在南宋时代,那时的很多人,即使是士大夫,也很少有人能将“国家”和“朝廷”分开。对他们来说,他们所效忠的朝廷即国家。所以出现你所说的愚忠问题。但站在南宋的角度,岳飞没有判朝廷,即是爱国。所以,站在南宋时人的角度,岳飞是爱国的。

2、站在现代的角度,岳飞是否爱国,首先要判断今天以哪个朝代为正统。当时南宋和金对峙,在今天的史学视野中,已基本蜕去了80年代以来的史观,对金和南宋一样看待,因为他们都存在于历史中国的土地。所以,岳飞是民族英雄。

3、再者,你提到南宋朝廷“昏庸”之类。这或许于历代中国的朝廷相比,确实如此。但是你没有看到整个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待遇最高的时代,是市民文化兴起的时代,可以说,南宋在政治地理建树上和其他朝代没法比,但,北宋和辽、西夏的讲和,以及南宋和金的讲和,使得双方的多数黎民百姓得以在长时间里安居乐业,所以宋代也创造了一个尽管双方对峙,但大的战事较少的和平局面。如果抛出黎民百姓的平稳与安乐,去评判历史,我想那是不公正的。

4、近几年来,历史学界,如北大和日本学者,如平田茂树等,开始着意关注南宋史。南宋并不如你说的那样。

5、看书的时候注意出版的年代,早期的史书观点可能会造成影响。

6、你要求岳飞要把国家和朝廷分开对待,但是你又站在南宋朝廷的角度判断南宋的整体,这是否合适。


理简


拉长历史看,赵匡胤对军队采取的文人带兵、频频换防、削弱将权等改革手段,使得一个经济文化上极其强大的宋朝却有了一只战斗力与之极其不相称的军队。再加上后继者的昏庸无道,最终使宋朝走向灭亡。岳飞确实生不逢时,但不能否认他是爱国英雄!岳飞只忠于皇帝,是愚忠?那么在皇权制度下不忠于皇帝他又能忠于谁呢?因为这是他的谋生的手段。别无他法。看他是否爱国要看他做了什么,做的事情是否对国家和民族有利。在他那个年代,女真人入侵北宋,就是侵略者。侵略者就要烧杀抢掠,涂炭生灵。岳飞作为朝廷军队将军带领军队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就是爱国英雄!


無咎齋


岳飞忠君爱国,想为南宋收复河山,迎还二圣。但宋高宗不愿迎还二圣,只想偏安江南一隅,加上秦桧投降主义所左右,岳飞在北伐时有直捣黄龙,收复河山的大好机会,却被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宋宪下狱论罪处死。。。在封建时代,君大于天,若不依诏命如同谋反,岳飞精忠报国,文韬武略,但受制于朝廷。江山是宋高宗的,是南宋的,岳飞有心报国却无可奈何,岳飞有天大的本事但又不能忤逆朝廷,生在封建时代君庸臣死是没有办法的,尽管岳飞愚忠,但岳飞还是爱国英雄,在北伐为南宋收复河山取得过辉煌战绩。





刘坤忠120


不是爱国英雄。爱国就应该爱这个国家的人民,南宋政府昏庸,下层人民民不聊生,爆发了杨么农民起义,岳飞带头对杨么农民起义进行了无情的绞杀。面对苛捐杂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冗官,冗禄,冗兵使政府不强,人民不富,范仲淹提了10条改革主张,王安石还掀起了变法,都有体现民生的部分,相比较岳飞只是直捣黄龙收复失地,没有在民生上提出任何主张。报国报的是赵家的国,收地收的是赵家的地。精忠报国最后变成了愚忠,一直搞不清该忠于谁,绝对不是岳母的本意。在一个天下为私的社会里,爱国就是一个笑话。一群人围着一个傀儡皇帝,名义上是保家卫国,实际上保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秀才下山


岳飞是宋朝历史上面的一颗流星,在这个重文轻武的年代之中,他想名号传遍大江南北,他本来有机会恢复中原,却因为皇帝和主降派大臣的苟且偷生而功败垂成,让后人叹息不已,那英雄无敌的岳飞到底是不是爱国英雄呢?

岳飞是如何成为四大名将之首



  • 岳飞,南宋杰出的统帅,以自身军事领导能力和岳家军配合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作风优良。
  • 靖康之变时,岳飞虽带领岳家军多次与金军抗战胜利,但却没有迎来靖康之变胜利。靖康之变后,岳飞更加决心了保家卫国理念。是什么让他一步步成为四大名将之首呢?

家庭环境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岳飞从小时候就受到母亲尽忠爱国的思想培养。

  1. 岳母从小培养岳飞的良好品格,因此他长大后,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通过魏家军和平民的力量一起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
  • 岳飞成家立业后不仅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岳飞的良好家教令其成为一个十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岳飞的优良领军手段也为他增添色彩

  • 岳飞带领岳家军20年作战数百次,非年少气盛,英勇有谋,受过十分良好的军事方面培养,自身武艺十八般精通。在金军入侵时,他保家卫国,领岳家军努力抗争,死不屈服。
  • 岳飞从小认真勤奋刻苦,精通诗书,且有老师培养其良好军事理论,武艺也十分高超,自身功夫也了得。这才造就他后来军功赫赫,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文武双全是岳飞成为名将之首的重要原因

岳飞在武术史上被称为武圣,自幼拜师武艺精湛,且有良好气节。他曾拜周同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武艺精进不少岳飞对老师十分尊敬。

  • 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十八般,岳飞文武双全,能文能武,虚心拜师求艺。完善自身。
  • 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优秀,家庭环境十分重要,他的领军能力也为他增添色彩,岳飞是一个铁血铮铮,精忠报国的爱国将领。是一代名将,令人闻风丧胆。

岳飞不仅是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岳飞,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事母至孝,生活简朴,赏罚分明的领帅。文武双全令其一举成为四大名将之首。


无根树花正孤


岳飞不是爱国英雄原因有两个

第一地理原因岳飞是效忠南宋不是全中国,岳飞不是爱国英雄是解放之后大连的教育家提出的因为辽宁,吉林当时不是南宋领地是金国的发祥地,而1949年解放之后辽宁,吉林都是新中国领土

所以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金兀术,完颜陈和尚都不是爱国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属于汉族民族英雄,金兀术,完颜陈和尚属于满族民族英雄。

第二历史客观事实:金兵打泰州的时候岳飞不迎战也不和谈地逃跑了 带领泰州百姓抵抗金兵的人是张荣 岳飞没有完成守城任务 北宋农民起义岳飞使用狠毒的手段打败起义军造成无产的起义军和北宋统治者矛盾加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