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学派的哲学方法:三表法

墨子说: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三表”是墨者对逻辑思维的运用,墨子认为人运用语言的内涵,至少会涉及三种外延。

第一种是讲古代圣王的事迹,有夏桀之乱,商汤之治;有商纣之乱,有周武王之治。这历史是不会改变的,是语言的“本”。

第二种是考察百姓耳目之实,有人听过,有人见过,历史兴亡,百姓都是见证者,这是语言的“原”。

第三种是邢政观其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则是最重要的,不管先王是怎么干的,后人是如何传说的,最关键的还要看当下的实施效果。

墨家学派的哲学方法:三表法

“三表法”是墨者的论证方法,当下唯物论者的哲学论证方法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墨子虽然是鬼神论者,其哲学方法,跟实践论是最接近的。

墨子主张非乐,这是哲学观点,也是政治主张。那么是怎么进行逻辑论证的呢?从“三表”入手,先看看古人是怎么干的?再看看今人(当时的儒者)是怎么说的?着便让“语言”内容有本有原,但是这种论证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第三表。

支持音乐无用论的,主要依据是再“利用”上面进行讨论,即对什么有利?能产生什么功用?具体如何实现?墨子认为“音乐”再实现方式上面太费钱,没有大量的金钱作为供养很难变成现实。即使音乐被实现,一不能拯救百姓疾苦,二不能保护国家。那么音乐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不仅没有用,而且还有害,很多人一旦沾染上奢侈的恶习,那么大量的国家财富不能真正的利益人民,而是被这些人挥霍了。那么推论到政治主张上,就应该废除“乐”,让这些吹笙拉胡的人都去种地去。

墨家学派的哲学方法:三表法

我们从这个推论可以看出,墨子的论证,主要是以第三表为依据的,即从“有什么用”这个角度来论证是否可行。“非乐”的主要理由是因为它是奢侈品,既不能让百姓吃饱肚子,又不能使国家不受战祸,反而会因为统治者喜好音乐,更加加重百姓的负担。墨子是真的为底层人民发声的。

第二表,实际上讲的是“经验论”,古人做学问是不太讲究经验的,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都是讲“理论论证”,而不是“经验论证”。墨子开始重视经验的作用,说“天下的兴无之道”,是以众之耳目为反映的。大家都看见了,都听见了,那说明是必然是有的。百姓是历史的见证者。

墨家学派的哲学方法:三表法

第一表,实际上讲的是“以史为鉴”,如果说第三表讲的是当下的实际应用,那么第一表讲的是过去的实际应用。历史是一面镜子,过去的经验阅历,对当下是有借鉴意义的。古人行之有效,今人为何不可效法?古人施行有害,今人何必再重蹈覆辙呢?墨者并不像儒家那样鼓吹古代一切都是好的,而是要“温故而知新”,要“彰往而察来”。墨家的立足点是当下现实问题,能否再古代历史中找到解决的依据。儒家的立足点是古代一切都是好的,现在的不好是因为人们不复古。

三表法是墨者的逻辑方法,是哲理的论证方法,是墨者的看家本领。一切从现实问题出发,考虑用什么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当时的问题是列国战乱,百姓困苦。兼爱、非功都是针对解决列国战略的主张,节用、节葬、非乐都是针对百姓吃不饱饭提出来的措施。这些根本观念从产生,到运用,以至于后来跟其他学派进行辩论,其基本逻辑都是三表法,其基本立场都是解决当下问题,其论理标准都是再看应用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