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赏给道士两个宫女,道士得知后为什么先挥刀自宫了?

wenzi容谦


明太祖朱元璋赏赐道士两个宫女的事情,还要从武当宗师张三丰说起。张三丰?难道是张三丰挥刀自宫,去练葵花宝典了?这事我们要从头讲起。

据说张三丰善于道家的内丹养生之术,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张三丰已经120多岁高龄了。朱元璋听闻了张三丰的大名,就想向张三丰求教一二,学习一些养生之术,用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同时,张三丰经历了元朝灭亡,大明建立的动荡年代,自然见多识广。朱元璋也想向张三丰请教一些治国之策。于是,太祖就派人到武当山去请张三丰。

朱元璋自然没有如愿,不过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之后的成祖朱棣,再到英宗朱祁镇,甚至是明末帝崇祯,都没能找到张三丰的仙踪。朱元璋请张三丰比较早,所以,朱元璋还是有所收获的。

张三丰有一个弟子,名叫邱玄清。张三丰没有来见朱元璋,却派了他的徒弟邱玄清到京城,代替他辅佐朱元璋。这位邱玄清就是故事中的男主角,挥刀自宫的那位道长。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邱玄清自幼喜欢道学,所以很早就做了道士。张三丰是道教宗师,邱玄清自然十分向往,非常希望能拜张三丰为师。洪武初年,邱玄清跋山涉水,历尽艰难,终于来到了武当山,拜入了张三丰门下。

开始,邱玄清只是作为张三丰门下的一名普通弟子,积极帮张三丰扩建道观。邱玄清还非常谦虚勤奋,除了修建道观之外,他还刻苦钻研道家经典,且颇有感悟。张三丰也逐渐注意到了邱玄清,并且越来越赏识他。后来,张三丰推荐邱玄清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住持。

朱元璋请张三丰出山时,邱玄清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教真人了。所以,由邱玄清代师出山,对朱元璋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朱元璋一见到邱玄清,就被邱真人的仙风道骨和非凡学识所折服,就让邱玄清在朝内为官。后来,又提拔邱玄清为太常寺卿,管理整个道教。

邱玄清善于观天象,预测天气,也有一套从出家人观念出发的治国方策。而朱元璋为了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富足,国家昌盛,也常常祭祀天地,向邱玄清询问一些晴雨、治国之事。邱玄清也是知无不言,帮朱元璋解答了很多疑问。朱元璋因此颇为赏识邱玄清。

有一年春节,皇宫内外,整个京城,都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烟花燎长空。朱元璋看着这一派盛世景象,心情大悦,就召来了邱玄清,一起兴高采烈的饮酒,欣赏烟花。他们身边还有无数妃嫔宫女相伴,好一番热闹景象。

突然间,已经有些醉意的朱元璋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已经头发花白的邱玄清看了半天,呢喃道:“真人也在京城许多年了,可是连个家人都没有,实属冷清。今天朕就赏两个宫女给你,让她们以后天天陪伴你吧。”

原本朱元璋是好意,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么。而且道士也分两种,一种戒荤戒酒,断绝红尘的,即全真派;另外还有一种没什么要求,酒肉,娶妻,皆可,如正一派。偏巧,邱玄清是全真派的道士,不能近女色呀。

怎么办呢?适逢朱元璋高兴,邱玄清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先答应了下来,之后挥刀自宫以明志了。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后来邱真人的画像还被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清朝太监刘诚印等人利用,给绘成了无须像。


奕天读历史


朱元璋有很多传奇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反映了朱元璋从骨子里就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缘。

朱元璋的妈妈尊崇道教,因为朱元璋的外公就是一名道士。

小时候,朱元璋经常聆听妈妈讲一个故事:

朱元璋妈妈怀孕9个多月的时候,梦见一个道士向她走来。道士身穿红色道袍,雪白的胡须飘到胸前。

走到跟前,道士右手将拂尘轻轻一挥,左手中出现一粒红色的药丸。按照道士要求,朱元璋妈妈服下红色药丸。

朱元璋妈妈异常清爽,梦醒了。

回味梦中情景的时候,朱元璋妈妈的嘴中似乎有一股奇香,并且跟随血液在全身流淌。

时间不长,朱元璋出世了。当时,朱元璋家的小草棚红光四射,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周围乡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个故事牢牢印记在朱元璋的脑海中。

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经常回想妈妈讲的这个道士故事,便派遣有司(官名),到全国名山大川,遍访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高人隐士。

1381年,有司将登记下来的著名道士,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把丘玄清推荐给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丘玄清的修道最为高深。

朱元璋直接把丘玄清提拔到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官名)。

1385年,明朝仿效汉唐,开展国家祀神活动。朱元璋下圣旨任命丘玄清为"嘉议大夫太常寺卿"。

每当国家举行大型祭祀天地活动的时候,朱元璋就不回后宫,而是住宿在斋宫。

朱元璋亲自询问丘玄清天气是晴朗、还是阴雨,丘玄清的回答总是很快得到验证,总是完全正确,从来没有差错。

经过多次应验,朱元璋对丘玄清十分佩服。为了把丘玄清留在京城为官,朱元璋要赏赐两名宫女给丘玄清。

丘玄清自幼在道教中出家修道,明朝洪武初年来到武当山,拜见了大名鼎鼎的真人张三丰,并在武当山当了一名全真道人。

经过锻炼和考验,张三丰推举丘玄清担任武当山五龙宫的住持道长。

出家的全真道人是不能迎娶女人的。

丘玄清是道行高尚的真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内心深处已经摒弃了迎娶女人的根基。

但是,朱元璋是当朝皇帝,他赏赐的宫女,如果不接受,则是违背圣命,就是抗旨不尊,就是罪该万死。

一面是道教的清规戒律,自己必须修炼;

另一面是皇上圣旨,万万不能违背。处在矛盾之中的丘玄清,难以给皇上直接的应答。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丘玄清做出一个令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挥刀自宫。

丘玄清残忍地将自己阉割了,以捍卫修炼道教的虔诚。

朱元璋知道丘玄清自宫后,没有加罪于丘玄清,而是对他更加尊重。朱元璋特准丘玄清,没有朝中事务的时候,可以回到武当山五龙宫居住、修行。

农历14的晚上,丘玄清对门徒蒲善渊、马善宁等人说:“我当谢天恩弃尘去也”。

第二天,农历15日,丘玄清给自己洗澡、然后换了衣服,端端正正坐好,仙逝了。

门徒们把丘玄清安葬在五龙黑虎洞上。丘玄清享年67岁。

皇帝专门下一道圣旨,派遣礼部右侍郎张智,向丘玄清致以皇帝的文告祭礼,丘玄清享受了明初武当山道士受到的最高礼遇。

丘玄清,把对道教的信奉看得超过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数学张教员


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的后宫里面宫女无数,这些宫女在宫中是地位最为低下的人,她们都是经过挑选才能进宫的,因此个个容貌姣好,被选入宫后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就不能乌鸦变凤凰,就只能做些侍候皇帝和后妃们沐浴更衣,端茶倒水,洗衣,浇花这些粗活,皇帝有时也会开恩放一些年老的宫女出宫,她们可以嫁人生子,如果皇帝不允许,她们则只能老死宫中。

朱元璋有一个爱好,就是将这些宫女赏赐给有功的大将或文臣来笼络人心,当年他看到大将常遇春婚后多年都没有一儿半女,担心常遇春绝后,就赏赐两个宫女给他,这可让常遇春为难了,他家里的那个母老虎太彪悍了,有一天常遇春只是随口夸了一句宫女的手好白,他的老婆就把那个宫女的手给剁了下来,这个母老虎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啊,那可是皇帝御赐的,放在家里应该供起来的,你倒好把她的手给剁了,打狗也得看主人,朱元璋肯定不能容忍这种大不敬,就把他老婆大卸八块而且还煮成了肉粥,还赏给常遇春一碗,后来常遇春也抑郁而死。


朱元璋十分敬佩张三丰,有一次专门去拜访他,但是张三丰碰巧外出云游,朱元璋只见到了张三丰的得意门生邱云清,邱云清刻苦钻研道家经典,为人豁达大度,诚实忠厚,他是张三丰举荐的人才,朱元璋对此人非常器重,破例将邱云清提拔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

邱云清自幼就喜欢道家文化,后来来到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当时张三丰正在武当山修建开创道场,邱云清出力不少,张三丰对他的勤劳和才华非常欣赏,并举荐他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主持道人。


朱元璋不仅对邱云清封了官,他还加封了邱云清的祖宗三代,毕竟当时的朱元璋连神仙都可以封官。

朱元璋对他器重的人一不赏金二不赏银,尤其喜欢赏赐宫中的宫女,反正宫中大把的,他特意挑了两个宫女给邱云清,这要是一般的官员早就高兴坏了,可邱云清修的是全真派,全真派的教规是不能结婚生子,不可饮酒吃肉,让自己带两个宫女实在是不方便,不仅违反教规,还会遭人耻笑,但是皇帝的赏赐又不能推辞,思前想后,邱云清最后挥刀自宫了。


邱云清之所以这样做,既接受了朱元璋的赏赐,又不会派破坏道家的教规,不得不说邱云清还真的下得去手,看来朱元璋赏赐给别人宫女都会给别人带来大的麻烦。




遗产君


说到朱元璋赏赐宫女有一个十分滑稽的故事,当初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挥刀自宫的大臣叫做邱玄清,此人出生于元朝时期,和朱元璋的年龄差不多。当然邱玄清选择了和朱元璋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当时十分喜欢道教,于是就出家做了道士。他苦心钻研道家文化,成为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道长。据说当年他曾经拜师张三丰,是张三丰的得意门生。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听说了张三丰的大名,希望能够和他见一面,但张三丰作为武当山的开派祖师,为人清高孤傲,行踪不定,犹如闲云野鹤,不喜欢受到任何的拘束,所以没有答应。不过张三丰向朱元璋举荐了邱玄清,就这样邱玄清来到了南京,见到了朱元璋。因为邱玄清是张三丰举荐的人才,所以朱元璋对邱玄清非常器重,朱元璋破例提拔他作了正三品的太常寺卿,“任太常寺卿,佐掌天下道教”。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加封邱玄清的三代祖宗都做了官,同时朱元璋还特别赐给了邱玄清两个宫女,让宫女服侍邱玄清。朱元璋这种赏赐自然是皇恩浩荡,但是对邱玄清来说,这两个宫女却是个大大的累赘。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邱玄清是道教高人,道教又分为两大派系:龙虎山的正一派、武当山的全真派,这两派教义不同。正一派的道士可以结婚生子,饮酒食肉,而全真派的道士则不可以结婚生子,也不能饮酒食肉。

但是皇帝赏赐给他的宫女他又不能不要。他又不能破坏道教清规,一番思考之后他选择了挥刀自宫,这样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宫女,也不会破坏教规了。不得不说邱玄清还真是一个洁身自好的道士。





嘣131478562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穷苦命出身,当了皇帝以后,关于他的传说更是不计其数,其凶残嗜杀的形象也多有展现!!!

话说朱元璋对道教颇为推崇,而传说中的张三丰正生活在元末明初的这个年代,自然朱元璋就想去拜访这位道教仙人!

朱元璋寻访张三丰未果,不过通过他的多方寻求,有一位道士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要!

然而,当朱元璋赏赐给他两位宫女的时候,他为何挥刀自宫呢?

一、道士身份超然,教规严格!

这名道士名字叫做邱元清,师从全真教,后来又投入到了张三丰的门下。

张三丰创建的武当,虽然也是道家的教派,但是教规并不严格,特别是对于个人的自由少有约束,可以结婚生子!

虽然说朱元璋是在拜访张三丰以后,得到了邱元清道士的帮助,而且朱元璋认为邱元清道学上有点造诣,就封他做了一个三品的官员。

但是邱元清出身于全真教,这个教派门下弟子的规定非常严格,要求不能喝酒吃肉,同样的不能娶妻生子,如同和尚一般不能近女色。

所以,邱元清作为一个有点声明的道家人士,面对两个宫女他是不可能无视教规收入房中的!

二、朱元璋手段毒辣,道士不敢以身拒绝!

邱元清个人清心寡欲,谨记本教教规,不能近女色,为什么没有拒绝那两位宫女呢?

因为,这是朱元璋皇帝赏赐的,拒绝了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当年,开国功臣常遇春就受封了朱元璋赏赐的两位女人,结果因为他老婆妒忌就砍掉了其中一人的手臂,朱元璋一怒之下就处死了常遇春的老婆。

道士邱元清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常遇春差的很多,自己如果拒绝朱元璋的封赏,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为自己心中的信仰,他不能接受那两个宫女,可是又不能拒绝,为了保全性命,彰显自己的品德和修行,就挥刀自宫,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朱元璋十分敬佩张三丰,当上了皇帝后,有一次专门去拜访张三丰,但是张三丰这个人行无定所,又不大受拘束。

所以朱元璋最后没有见到张三丰,但他有给朱元璋留话,说把丘玄清推荐给朱元璋。张三丰推荐的人,自然不会很差,朱元璋对他也非常的客气。

后来特别器重他,还破例将他提拔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这还不止哦,朱元璋甚至还将邱玄清的祖宗三代,都给加封了,这还真是爱屋及乌了。

朱元璋更是与他一见如故,后来只要每遇大祀天地,他都会住在邱玄清的斋宫。朱元璋这么看重邱玄清,自然就想要赏赐他了,思来想去后,于是就特意挑了两名宫女赐给他。

这要是一般的官员早就高兴坏了,但却把邱玄清给难坏了,这两个女人对他来说十分的麻烦,因为他所在的全真派是不允许道士结婚生子,不可饮酒吃肉。

这让自己带着两个宫女,实在是很不方便。但这是皇上的恩赐不可能直接拒绝,不然就是违抗圣旨,打皇上脸了,严重的话甚至连小命都不保了。

百般无奈之下的邱玄清,思来想去后只能挥刀自宫,这样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宫女,也不会跟他们发生什么了。这样即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好意,又不会破坏全真派的教规。不得不说邱玄清的确是一位潜心修行的好道士。


搞史人


朱元璋从小受母亲影响,信奉道教,他外公本身也是一个道士。尤其是做皇帝以后,为了标榜自己是天生做皇帝的料,用一个母亲梦中受道士所赠药丸,吃完以后就怀孕了,而后生朱元璋时红光万丈的故事来让天下苍生膜拜自己。为了巩固思想统治,他令人遍访修行高超的道士,最后选了张三丰推荐的弟子丘玄清。

丘玄清自号“云谷”,为人宽厚大度,说话《黄庭经》、《道德经》从不离口,常用道德观念敬心治民,成为备受时人崇敬的武当得道高僧。

洪武14年,丘玄清直接被提拔到朝廷任职,洪武18年,朱元璋直接下圣旨任命丘玄清为“嘉议大夫太常寺卿”,每逢大祀天地,朱元璋都远离后宫,毕恭毕敬的吃住在斋宫。丘玄清对于朱元璋所问的晴雨之事也是每次回答都会应验,让朱元璋十分信赖。

朱元璋想赏赐丘玄清些什么,除了不能再高的职位,那就是金钱和美女了,因为知道丘玄清视金钱为粪土,没有朝事的时候依然回武当山五龙宫修道。也不知道朱元璋怎么想的,明知道全真教不能结婚,偏偏送两个宫女给丘玄清。

丘玄清为难了,不接受是抗旨大不敬,接受又违反教规,遭天下人耻笑。朱元璋的个性他早就看透了,不想唐太宗一样仁厚,唐太宗曾经赏给魏征宫女,魏征怕老婆不敢收,唐太宗亲自叫来魏征老婆说不接受就和毒酒,魏征老婆毫不犹豫喝下毒酒,谁知那毒酒是假的,原来是醋,由此有了“吃醋”一说。朱元璋可不这样给醋来调解,曾经常遇春老婆嫌常遇春多看一眼朱元璋赏赐的宫女的手一眼,就把宫女的手砍了,被朱元璋视为大不敬直接杀了。

左右为难之间,丘玄清做了一个令朱元璋无话可说又佩服万分的决定,挥刀自宫!既没有拒绝送回宫女,又表达了自己对全真教戒律的忠诚。因为这件事正值正月十九,丘玄清成就了道教的一个节日“阉九”,转为“燕九”节。

这件事为野史所传,本来朱元璋就受后世抹黑,权当饭后谈资,不可当真!


国史通论


我是历史伶俜者,你来问我来答。

既不敢冒犯朱元璋的皇威,又不能违反全真教的教规,思来想去,下面才是祸根,不如自宫,一了百了。



此人名为邱玄清,为元末明初武当全真教道士。当初已经四十岁的他一路游历求道来到了武当山,有幸得以拜张三丰为师,张三丰何许人也?那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成为张三丰的入门弟子,丘玄清的道家修为突飞猛进。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人到武当请张三丰,但是张三丰早已云游四海去了,不得已丘玄清只能代师入朝为官,官至太常寺卿,正三品大员。

朱元璋对信赖的臣子奖赏方式很独特,一不赏金二不赏银,而是喜欢赏大活人。常遇春是其手下得力大将,朱元璋就赏给了他两个宫女,本来这是好事,虽然是宫女,但也是经过调选才能入宫的,但是偏偏他家里有一个很厉害的正妻,常遇春没有娶妾也是因为这位正妻。看到两个宫女,正妻醋坛子就犯了,常遇春夸了一下人家的手白,这位正妻就把宫女的手给砍了。朱元璋龙威一怒,直接把常遇春的正妻剁成块煮了。




刚好,朱元璋也赏赐给了丘玄清两个宫女,丘玄清左右为难,又不敢直接跟朱元璋说,怕拂了他的面子,到时候不仅自己有危险,武当也可能受到牵连,还不如自宫,到时候朱元璋也没有说辞了。


历史伶俜者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为了巩固政权,通常都会笼络大臣。而皇帝笼络大臣的方法也很简单,无过于权、钱、联姻三种主要手段。而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帝位,所以既舍不得权,又舍不得钱。但联姻的话,自己又没有那么多女儿和儿子,怎么办?于是朱元璋想出了一个办法,送宫女。只要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大臣,朱元璋就赏赐他们几个宫女。

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自归顺后,便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对外常遇春号称“常十万”,但对内却是妻管严。见到他老婆蓝氏,就如同耗子见了猫。明朝建立后,老哥们儿弟兄都是三妻四妾,子孙满堂。唯有常遇春只有一个正妻,还无子嗣。朱元璋看不过去,便赐了两个宫女给常遇春。

虽然两个宫女是皇帝赐的,但常遇春还是十分怕老婆,所以也不敢让她们侍寝,只是吩咐她们照料衣食起居就好。有一天,蓝玉在上朝前一个宫女服侍他穿衣服,蓝玉只是随口夸了一句:“你手挺好看”。结果下朝回来后,老婆就把宫女的手给砍下来装进盒子里送给他。朱元璋听后大怒,派人将蓝氏给剐了,煮成肉汤分享给众臣,其中就包括蓝玉。朱元璋还给这汤起了个名字,“妒妇汤”。而除了蓝玉外,朱元璋还曾送给道士两个宫女,结果这道士急忙自宫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历朝统治者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通常都会选择利用皇权与神权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百姓。而要想把神权也掌控在手中,就需要统治者在宗教方面选一个代理人。因为历朝统治者喜好不同,所以他们选择的教派也不一样。有人支持道教,有人支持佛教。而到了朱元璋时,他选择了道教,并非常看重武当派的张三丰。曾几次邀请张三丰入京,张三丰都没有去。

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去拜访张三丰,结果张三丰却外出巡游去了。当时恰巧张三丰的徒弟邱云清在,所以便由邱云清接待了朱元璋。通过一番详谈,朱元璋发现邱云清这个小道士也挺不错。不仅业务娴熟,而且为人处世也很上道。既然张三丰不愿意受封,那就封这个邱云清好了。于是朱元璋封邱云清为太常寺卿,掌管天下宗教,官至正三品。而且朱元璋把邱云清祖上三代都加封了一遍。

邱云清受宠若惊,自然披肝沥胆地为朱元璋办事。朱元璋为了继续笼络他,便送了他两个宫女。这一下可把邱云清给愁坏了。皇帝送的宫女,他肯定不敢拒绝。但若收了,又会坏了他的修行,也会为同门所不齿。于是邱云清一咬牙、一跺脚,把自己给阉了!正所谓“做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邱云清完美诠释了这一点。这样一来,既没有辜负朱元璋的美意,同门也无话可说。只是他付出的代价确实有点大。


Boss爆史


这个道士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高徒邱玄清,初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太常寺卿,掌管皇家宗庙祭祀兼掌天下道教,官至正三品。

《皇明异典述》记载:“邱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万历野获编》载:“上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

以上两个史料,应该就是“朱元璋赏给道士两个宫女,道士得知后挥刀自宫”的说法的出处。而《皇明异典述》则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所编写,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万历野获编》应该是参考《皇明异典述》编撰的。

那么,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丘玄清……见张三丰真仙,举为五龙宫住持”。

据该资料介绍,邱玄清自幼出家,洪武四年(1371年)慕名前往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当时,正值张三丰开拓武当香火道场,邱玄清勤勉用事,道学纯青。因此,待道场草创,即被张三丰举荐为五龙宫住持。

当初,邱玄清刚到五龙宫时,四处荒凉萧瑟,破败不堪。为此,他带领蒲善渊等弟子“拾瓦砾、理故墟、构庐室”,从而使五龙宫旧貌换新颜。同时,他胸襟大度,精研道经,敬心民事,成为张三丰门下的第一高徒,也是武当派全真教仅次于张三丰的高道。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十八年(1385年)间,朱元璋因张三丰名声颇响,遂两度诏请其入京,但是由于他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或故意避之。因此,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将名声仅次于张三丰的邱玄清召来京中,并官拜监察御史,不久晋升为太常寺卿,掌管皇家的宗庙祭祀,官至正三品,并佐掌天下道教,诰封三代,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信赖。

据《国朝献徵录》记载,每逢大祀天地,朱元璋必住斋宫,并向邱玄清请教天地之事,邱玄清每次都能从容应答,无不应验。

后来,不知朱元璋是出于笼络邱玄清的想法,还是想要试探一番他的道心,或是真心关心他的私生活,或是想让他“阴阳双修”等目的,打算赐给他两名美貌宫女。

然而,一心向道的邱玄清闻知处事后,面色大变,“力辞弗授”,果断挥刀将自己给“阉”了。对自己也够狠的,其道心可谓坚如磐石。自宫后:“真俨然一妪也”,其相貌渐渐趋于女性化。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朝中无事,邱玄清返回五龙宫。十四日,他对弟子说:“明日是我归期,我当谢天恩弃尘世而去也。”接着,他沐浴更衣,并上表朝廷。十五日清晨,弟子见他盘腿端坐、神情安详,已瞑目羽化,享年67岁。

朱元璋闻讯后,立即命礼部右侍郎张智带其谕旨,到武当山“祭于太常卿邱玄清之灵”。在大明的历史上,以道士身份享此国礼待遇者,仅有邱玄清一人,也算是种安慰吧。

但是,清乾隆五年的《富平县志》却对邱玄清的身世另又说法,书上说,因朱元璋“赐以宫女,固辞不受”,不久弃官隐入终南山,从此不知所终。

不过,无论是那一种说法,都体现出了邱玄清严守清规戒律的修道之志,坚守信念的问道之心,一代高道可谓名副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