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数学物理一直接近满分,语文110,地历生政从来不及格,怎么办?

三天尘


首先,恭喜你,这孩子很聪明。数学物理高分,这是兴趣所致;语文有110,主要因为是主科,孩子重视(很可能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分低的科目可以肯定说是孩子没兴趣,不重视的结果(这可以从孩子的语文可以看出)。你们作为父母,好好与孩子沟通,劝导他不要太过贪玩,合理安排时间。


貂蹈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因为初中毕业要上高中,我就结合高中的实际,来谈一下这位初二的孩子应该怎么做。

数学物理接近满分说明擅长理科思维。


物理数学一直接近满分,语文110分也不错,化学没提到应该是不错,说明他的脑子比较聪明,擅长理科思维。今后可以在理科性质的学科上多下功夫。

地史生政必须及格

能够学好数学物理,却学不好地史生政,这说明孩子还没有用功,还没有培养起这些科目的学习兴趣,还没有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所以应该心态上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如果这些科目不及格的话,会影响到初中毕业,自然也会影响到中考。为了能顺利的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完成自己的大学梦,必须在这些科目上下功夫,及格是最低要求。

从地史生政中选一科强势学科,作为高中的高考科目。


高考必须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三科,除了物理物理化学这两科之外,还要选择一科作为高考科目。建议选择自己相对感兴趣的,相对好的科目,从现在开始就重点突破,以免到了高中跟不上紧张的学习节奏。

初中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所以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上,在初中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学习就轻松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看完记得点赞▲啊!


辛哥物理


这个你别太着急,跟我家孩子情况差不多。我家孩子就是初一,初二孩子政史地生不好。这不是娃背不会,而是没时间背。我们这边地生初二会考。临考一个多月。我们啥都没管,专背生地,孩子一下子成绩提了不少。我们这边是生地两门总分100分。平时孩子考六十几分。但会考成绩考了九十多分。所以政史地生最后半学期加油是来得及的。平时最重要的是三大主课,三大主课一旦跟不上。很难赶上来的。地生会考完,快期未了孩子背的不太多。历史,政治也考得很好。




天水胖二姐


这是典型的偏科现象,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彻底放弃文科,走理科超级特长生线路。

朋友家孩子就是这样的情况,早在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物理了,初一的时候,在一次物理竞赛考试上,几个初二、初三的同学考完下来都说题难,但这个初一的小矮个却口出狂言“除了最后一题外,其他的都好简单”。结果考试成绩出来,果然人家狂得有实力。这些同学都只考了40多分,而他考了88分,有实力。

后来,初三时,这个孩子就是放弃政治、历史,每次都是考20分左右(总分50),可是人家家长不着急,老师也明确说,“这个孩子可以例外”,后来人家凭借优秀的数理化成绩,轻松进了市重点中学,他的目标就是走理科竞赛线路,走自主招生,那么,这位家长的情况是否也如此呢?只是学校成绩不错,是否考虑过结合优势科目重点培优,走特色线路呢?

第二,狠抓文科,背背背!

孩子理科成绩好,语文110,也不算太差,而初中阶段的其他文科,总结起来就三个字“背背背”,所以,只要下工夫去背,提分效果非常明显。而你家孩子的情况显然是对理科极其有兴趣,不愿意将精力花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史地生政这些科目。此时家长就要分析利弊,确定自己选择道路,如果要走常规路线,必须狠抓偏科的,否则很吃亏。


多试试美国小学科学课


这是初二的情况,还有救。等几天或下月放暑假后。一天也不留,安排他去农村与农村亲戚小孩一起顶烈日酷暑义务双抢,与大人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直至帮亲戚忙完双抢后方可回家,再酌情是自学还是补课。我相信通过一至两个月的农村劳动改造,一定会有感想和收获,到底是读书苦还是农村劳动苦?让TA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安排下一个年度初三的学习计划。因为这个娃儿不是智商问题,他她纯属偏科现象,正像我儿子曾经说过”我作文不好,不是不会写文章,因我很少时间安排在此门上罢了”你告诉ta,总分才是硬道理,人家招生只让总分,不认单科或单几科分。


用户13902070248


我家孩子比题主家低一年级,你家初二了,这种情况非常麻烦,初二生地会考(湖南地区,其他地区我不知道),我们这里上长沙四校高中要6A,生地两门你考不了A重点高中甭想了。初二了,死记硬背吧。

你说理科好,参加过高中组的全国奥赛吗?获奖了吗?我只知道期中考试我儿子数学116(满分120),班级排名后半部分,年级排名20%左右吧,参加高年级组竞赛集训,听不懂。而能称为理科大神的,初一参加高中组奥赛、信息学NOI…,初中别指望单科成王,能顺利进入重点高中才是王道。

因此,有计划的背背背吧!


越野湘子哥


这个题目我读了两遍,第一反应就是:参加自主招生和备战全国物理数学竞赛。分两个阶段,考上高中前,和考上高中后(一定要耐心看完,只要孩子家长下狠心,偏才也能成大事。)

为此,我还找到当年和您孩子一样的我的同学,因为我们一起参加的初中升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试。

因为我通过题目确信,你家孩子智商没问题,但很懒,懒得背。

但是,以防万一,还是给你提供一些建议(针对中考前)


一,你没提孩子的化学和英语成绩,但从题目表述里可以推断,孩子的化学和英语成绩还过得去,因为化学和英语都有要背的内容。所以,他的分数可能也不高。

这种情况下,使劲劝孩子背诵,努力一年的时间,到最后可能能去个普通高中,好高中的话,总分才减20-30分,这对你家孩子挑战太大。但要是他真的不背诵,垫底的普通高中无疑。这样的话就浪费了数学和物理成绩,混三年,又因为偏科考个普通大学,孩子的才能就浪费了。


所以,两手准备,私下尽快打听自主招生,跨省打听也值得。


因为本省或者本市的自主招生如果限制很多的话,并不一定能参加。省外自主招生基本偏重理科。偏才有偏才的道,活人不能叫尿憋死。


省外中考自主招生时间需要确认,自主招生科目也要提前确认。(针对中考前后的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时间,拿河北省部分高中来说,中考后,中考分数出来之前会进行。数学,汉语,英语等都会考。而且,好几所高中都会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自主招生考试。


参加完自主招生考试,出分很快,拿到成绩就可以掂量着进到不错的高中了。


第二大步,进了高中,还得选科目,而且,避免不了选化学或者生物等


到了这一步,可以成为物理或者数学竞赛生。因为如果选出的科目里有不擅长的,会继续重复之前的感觉,上不了好的大学。

成为竞赛生,就可以继续参加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专门针对偏才而设立的。


物理或者数学竞赛生,在高一就要准备和刷题,一直努力到高三。


这条路艰辛但可以选,而且孩子还有救。


最后在走这条路之前,初三这一年,尽全力去让他背地理,历史和化学。因为,初三逆袭的话,很多路就不用走那么艰辛了。自主招生:劳神费力。人脉不够,有时候还打听不清楚。


总之,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想读书,家长得咬着后槽牙坚持到底,和孩子一起奋战到底。另外,为了振奋人心,我同学参加物理竞赛拿了第二名,被浙江大学破格录取了。



饕餮思文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某些科目的成绩非常的优异,而另外一些科目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出现了“瘸腿”的科目,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偏科。


初二的学生,数学和物理一直都接近满分,语文也有110分,这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可是地理、历史、生物和政治从来都不及格,这明显是由于孩子对待不同科目的学习态度造成的。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科目有主次之分,主科必要要学好,副科的话随便学一下就过去了,对待不同的科目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习状态,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某些科目上,而另外一些科目基本上不怎么花功夫去学习,甚至在副科的课堂上还去完成主科的作业,那么最终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变。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首先必须得从孩子的心态方面做调整,让孩子认识到不管是“主科”还是“副科”都得认真花心思去学习,随着中考制度的不断调整和改革,副科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在考试中副科的分数与主科的分数同等重要。


尤其是当主科的成绩非常优秀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多少的进步空间了,这个时候再想要获得提升和突破,副科所占的比重就飞铲的大了。在一些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往往是副科,因为大家的主科的成绩都差不多,也就出现了之前“副科成绩决定学校的局面”。


之前有很多的学生说,在平时副科不需要怎么去学,在考试前花点时间去背就可以了,在初中的阶段,副科的学习确实需要记忆一些东西,但仅仅指靠记忆是不行的。在有些省市的中考中,政治和历史是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课本和资料书进考场,可是大部分学生却发现书上根本翻不到答案,还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所以说,历史、地理、政治和生物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东西那么简单的事情,在学习中,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在掌握和储备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然后进行分析和整理,最终解决一些问题,也就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诵只能帮助我们把有些东西记住,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因为不理解、不会分析和运用,还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课堂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哪一科,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学习和探究,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思维还得到提升,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才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单纯的死记硬背的效率很低,要想记忆的牢固,还是需要对记忆的材料理解透彻,这必须要借助课堂。


所以要想提升这些科目的成绩,功夫应该用在平时,课堂认真听讲,理解和掌握一部分,课后再去巩固和复习,不要指望在考试前去突击,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了,效率不高,效果也不一定有多好。


胡老师数学教育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偏科,也快初三了,很关键了,我来谈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我们先就功课情况分析下。

1.数学物理一直接近满分,说明孩子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应该是具备较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了

2.语文110,不知满分是120还是150? 分数强弱分布未知,重点看阅读得分及作文得分不知怎样? 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及阅读量和范围不知如何? 语文的重要性及语文考试的深与活会进一步提升,家长大意不得。因信息缺乏,这里暂不展开分析,后面再议。

3.地历生政总不及格,这个要当心。

结合上面分析原因,可能性比较大的是孩子没有认真去学。死记硬背没兴趣?不重视?

也许从中考及应试教育的角度,它们(分数)不那么重要,但从孩子的知识结构及人生生活发展的角度,它们却是相当重要,因为它们都与“人”密切相关,构成孩子的人文基础。

地理学关乎自然及人文现象和人地关系的时空分析及时空分布,历史是“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生物学能告诉我们有关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方面的知识,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于政治,

当然,要考虑到在目前教育体制下,这几门课的老师的教学情况,态度倾向及考试要求。很可能,老师的教学会比较简单直接,考试要求一般都是死记硬背或开卷,孩子们自然也是应付了事。

但作为家长就要留意下了,无法改变学校及老师现状的情况下,建议的补救方法是:

(1)给孩子借一些好看有趣的关于地理历史生物及政治方面的课外书,比如人类简史等,

(2)网上有很多很好看的各方面的纪录片,可定期让孩子看看,

然后可以一起交流讨论,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视听的同时,能在思辨,认知及表达方面都会有所收获,也能培养兴趣和好奇心甚至想象力,这些能力也是我们孩子日后进入社会后比较重要的一些能力,这反过来还有助于语文写作的提升。

好了,基本分析及建议就是以上,希望对您有所启发。中国的教育变革已经风起云涌,尽管应试教育不会很快消失还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微调,但孩子却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每个人尽一份力也是对教育发展的推进!谢谢!😊





终极教育探索


其实大多数人认为地历生政是需要背诵的科目,这个想法有点偏颇了,我举个例子,就能给出一条线,孩子只要沿着这条线去总结内容,往框架里填知识点,很快就能掌握史地政(生物不是我的强项)首先。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从农业文明发展起来的,所以理出历史的农业线索(因为是举例,所以只是截取了一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因为土地兼并发生的战争就是历史,而相应时期的土地政策就是政治,农业分布和农业带形成的因素(光,水,土壤)就是地理,其次,理出大框架之后就要分而划之充实细枝末节;最后要指导孩子学会读书,比如先把书读薄了,意思就是用自己的语言简化知识点,比如我当年记历史“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我就简化成“依贫雇,联中限富”,把这些凝练的语言做成笔记,日后直接看日记就能回顾出知识点,事半功倍,因为孩子初二,所以在总结规律上欠缺,如果家长无法指导孩子,最好给孩子找到比较好的辅导老师,从总结规律上提升一下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旦养成习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