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鼓吹牺牲与付出,必然为普通人,设高了道德标准。

而超高道德标准,必然带来道德绑架。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就不详细描述事件了。

大家应该都会知道我在说啥——倘若你的信息渠道还不算窄的话。

其实从疫情开始时,我们都知道,赞美一定会发生。

这可以理解。毕竟,我们也需要正面声音。树模范,唱赞歌,也是一种灾难中的刚需。

可后来就越来越变味儿了。

首先是贫困老人倾家荡产捐款,被反复宣传和鼓吹。

接着是怀孕9个月的护士在防疫一线,当成大义的典型,被纷纷“致敬”。

父母去世,医护人员不回家,照常工作。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而现在,前往武汉支援的各地女医护,被集体剃了光头,当成一种仪式......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感动吗?

当然。

但如果只有感动,我们是失智的。也是不人道的。

这种剃发,之于女性,太过残忍。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是否真的需要,也是一个未知。

这都不是关键的。

关键是,拼命宣传这种新闻,实在令人不适。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狂人日记》里,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狠话。(还是不多说,大家都知道)

现在没这么严重。但以上的典型事例里,我看到的,也有两个字:牺牲

为什么要鼓吹牺牲?

因为鼓吹牺牲,就能召唤出更多付出。

鼓吹老人大额捐款,必然会有更多老人捐款。而弱者尚且如此,有点余钱的,你好意思不捐?

鼓吹9个月孕妇慷慨奔赴一线,就会令其他医护接二连三上前线,不管你有多怕,多不愿,家中孩子是不是刚刚出生,老人是不是也在感染。

举个例子。

你身边有一活雷锋,把家底都掏空了捐款。

领导说,人家那么难,都捐得没饭吃了,让你捐个10000,怎么就那么难呢?思想境界也太落后了。

你怎么拒绝?

你没法儿拒绝。为了找补一点“思想境界”,你只有心一狠,捐出去。

这个道理在哪都是适用的。

鼓吹牺牲,必然为普通人,设高了道德标准。

而超高道德标准,必然带来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下,我们都会身不由己,被迫做出违逆本心的权利让度,利益牺牲。

比如不情愿地捐款。

比如不想上一线,但不得不上一线。

比如父母离世,很想回家,但不得不继续工作。

所以有人开始敲响警钟:谨慎鼓吹牺牲的言论!

因为一旦被架上高台,你就成为神。或圣人。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圣人很高大上。

圣人能享受很多吹捧。

圣人身上有很多奖章。

但是,圣人是不能说“不”的。

被推上神坛的医护人员也不能。

于是对她们的压榨,就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你怎么能不鞠躬尽瘁呢?你是白衣天使!”

“你是救死扶伤、和死神抢人的医生,怎么能不上一线呢?”

“你们是守护者,为了保护我们,感染一下怎么了?”

“你们是崇高的医护人员,剃个光头怎么了?”

......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你明知这种逻辑很荒诞。但是,当它从权威嘴里、以庄严的口号说出,你就拒绝不了。

你只能永远按道德模范、人格标杆的设定,一直付出,一直牺牲。

所以,神圣化每一个个体,说轻点,是华而不实。说重点,是居心叵测。

辉煌煊赫的宣传词,不会带给个体真实的益处。相反,会为他们带来危险。

因为神化他们,也会不知不觉间异化他们。

他们变成英雄。

变成天使。

就是不是人。

不是人,那就没有悲苦、恐惧、血泪。

不是人,牺牲就顺理成章。

而公众见证他们牺牲时,也就没有心理压力,“他们是白衣天使,这不是应该的么”。

只有当我们明白,对方也是人,有血有肉,有父母有孩子,你才会承认:她们的“不”可以发生。也可以被尊重。

我们才会听见。

才会感同身受。

普通人的共情,无法投射在天使身上。

我们的同理心,只会在同类身上发生。

只有当医护人员和我们站在一起,成为朋友、兄弟、共同受难的灾民,我们才会开始慈悲。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但目前的宣传,明显不是。

而这种宣传的导向,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这还是开始。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

记得王小波说,不能只顾浪漫煽情,要留有余地;换言之,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

“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

在煽情盛行、感动流传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不论口号多响,保护个体,才是真正的向善向美。

保护病人,是勇。

保护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义。

保护女性,是仁。

灾难来临,我们都不想看到。但既然已经来了,就要一起面对,不是鼓吹一部分人去面对。

而当那部分人,已经站在前方与病毒对抗时,请XX部门做好两件事:

1 ,给予她们最好的医疗保护。

2 ,给予她们应有的回报。

好吧,实在不行(至于为什么不行,咱依然不敢问,依然不敢说),也请记得:

我们需要病人好转。

不需要9个月孕妇冒险。

我们需要武汉康复。

不需要医护人员集体剃光头。

请不要把医护人员“捧”上热搜!


不要再让任何人,做出更多的、无意义的牺牲。

每一个细胞的健康,才有整体的健康。每个人都得到保全,才是社会的理想,和理想的社会。

所以不要只试图让公众感动。

相比而言,保障医护人员的一切付出,都尽量符合三大原则,可能更加靠谱。

这三大原则就是:

自愿。必要。能活着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