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近日央行宣布降息,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从3.25%降至3.15%,很多朋友表示降息对我们而言有何好处呢?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来说,一不买房,二不贷款,这样看来降息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那么央行“降息”又有何意义呢?多数时候,央行降息后,紧接着就是房产销售人员大肆宣传时刻,可以说在过去降息对楼市就是意味着“利好”!

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然而楼市“利好”与否并非只受降息影响,但是降息目的十分明确: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发展!在过去互联网经济还不发达之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起到关键性作用,对于楼市而言,影响较大的还是房贷,降低人们的房贷压力,促进人们消费空间,提高生活品质,但是降息,房贷压力是否会相应减少呢?

用房贷计算方式来看,房贷与房价、商业贷款利率两者直接相关,而商业贷款利率又受到LPR和银行加点影响,最后LPR才与MLF和18家银行加点有关,所以央行降息对房贷的影响只是“冰山一角”,具体分析如下:

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1.央行降息对房贷利好的前提条件是:房价和银行加点不变或者降低。例如18家报价银行的加点均提高,甚至超过前一年的LPR,又或者在LPR不变的情况下,实际的银行贷款方加点提高时,同样会导致银行房贷利率提高,从而使房贷增多。

2.银行加点对房贷影响不比MLF小,与开发商跟合作银行有关。比如不同银行与不同开发商合作的加点并不相同,取决于开发商与银行方的合作力度,与各银行的客户存款相关联,在银行方主动跟开发商合作时,房贷利率的优惠程度更大,而部分中小型开发商主动找银行方合作时,往往房贷利率更高。

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3.房价对房贷的影响最大。这一点想必都深有体会,刚需买房最担心的就是房价上涨,意味着要承担更大首付、贷款、利息压力,而房价上涨与否与市场供需关系直接相连,还与楼市增值行情有关,需求量大时,房价有上涨之势,楼市增值行情较好,调控力度较小时,同样也是房价上涨的时机,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来看,明目张胆的上涨房价不太现实,最多则是以“促销”方式进行反向上涨,例如原本房价100万,打折之前先调整价格,最后打折下来也比之前价格更高,这种障眼法在商业营销方面并不少见。

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所以,从以上三点来看,目前的预测房贷利率没有多大实质意义,毕竟还有两天才公布18家银行的LPR。就目前而言,就算是对房贷利好,其楼市的“利好”与否也不容乐观,对于楼市而言,房价是重要指标,房价不能上涨时,政策利好只能起到稳楼市效果,而并非助长楼市“火焰”。

2020年楼市没有“利好”与“利空”之说

经历了这次疫情影响后,许多人预测房价会大跌,但是央行降息后,又有部分认为房价会大涨,特别是1月份部分城市上涨信号发出来后,加上“降息”政策加持,更是相信房价还人会迎来新一轮上涨。为什么现如今的楼市没有“利空”和“利好”之说?

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首先随着这几十年房地产迅速发展,真正对住房有需求的群体越来越少,也就是供需关系已发展转变。例如小时候在农村生活,但是经过这十几年发展后,几乎都搬到城市居住,村里人最多的就是老年群体,这部分老年群体几乎没有购房需求,而这些年打拼后的资产大部分用于买房、买车,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这部分人对二套房的需求也极少,这也是为何在市级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人员到乡镇宣传,却无功而返的原因。

其次是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一直处于加强状态,少有放松迹象。2018年楼市调控共计450次,而2019年则高达620次,同比上涨38%,同时为楼市制定“房住不炒”基调,各城市再“因城施策”,当然有人也会产生质疑:不排除因城施策会带来炒房现象,比如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就是为了提高城市经济,吸引优秀人才,其实在推动城市经济的同时,也要遵守限购、限购调控。

央行“降息”,对楼市“利好”还是“利空”?

最后是各城市推出的针对楼市新政与楼市调控并不矛盾。例如因疫情原因,房企受到长达一个多月的停业影响,不少房企的贷款期限临近,为了缓解房企压力,稳定楼市健康发展,做出给予延长还款时间的调整,对于土地出让金可采取分期付款,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的楼市仍需经过不断“调控”修正,才能防止大起大落。

综上所述,楼市的“利好”与“利空”在当前乃至未来都难以现世,意味着炒房者不再有空隙可钻!刚需群体才应该是房地产最终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