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道德為什麼流亡?

dongzengtao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孔子的道德學說不是不好,只是在當時那個時候是春秋末期,戰事不斷,他的學說不適合當時各國的情況。

孔子學說

孔子學說發於仁,止乎禮,最終實現天下大同。仁是愛,禮是讓各行各業恪守本分,這個禮和董仲舒的禮不是一個意思。大同不是說天下一統,但是不拒絕天下一統,“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他要建立一個善的社會。這在當時紛亂的情況下是不合時宜的。所以遊學各處沒人用他的學說。

道德一詞的意思

“道”和“德”在古代是倆詞,道是自然法則和物質。德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修養。現在的道德一提起來,讓人有封建禮教的束縛之感,是因為董仲舒的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理論,他的這個理論和孔子孟子的學說大相徑庭。但是後世一提儒家就把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安到孔孟的頭上,麻煩各位好好看看書,別人雲亦云。

道德對現在社會的意義

道德對於現在社會和諧發展,實現自我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

首先不是沒有比道德更好的指導理論,比如唯物辯證法,唯物歷史觀,對稱邏輯學,這些都可以比道德讓你更好的瞭解社會,發展自己,但是這不是大多數人能學的會的。

高中一般學唯物歷史觀,大學學唯物辯證法和對稱邏輯學,但是大學畢業了,也沒幾個人真正學會,就算你的學習態度好認真學,一個人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也是學不會,最多你只能背定義,理解不了。不信你自學試試,網上有相關視頻,和電子書。

所以道德就是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否則對個人而言要麼空虛迷茫,人生感覺沒意義,要麼不擇手段,不擇手段可能會讓人暫時收益,但是要是搞大了,法律會找上門的。


盛京楊員外


君子流亡為宿命,仁人顛沛到終生。

流亡,是君子的宿命。

在道德學說之中,存在一個極大的衝突。就修德與濟世天然不相容。

我們不難發現,從《史記》開始,所有君子的命運幾乎完全相同,屈子流放,左丘失明,韓非囚身,子長宮刑,伯齊餓死,還有蔡邕、嵇康、阮籍、杜甫、韓愈……一直到現在,比如某個操場下的老師,某個吹哨人等等。

與之相反,所有的政治家都不是君子,周公、管仲、李斯、諸葛亮,狄仁傑、王安石、張居正……且不說那些帝王和姦臣。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所有君子的最高目標,修身齊家,僅僅做一個好人就可以了,一旦治國平天下,僅憑婦人之仁不被玩死才怪。

君子要堅守道德,然而想要治國,必須放棄道德。要學會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去妥協,忍讓,遷就,甚至殺人放火,成為一時奸臣。

所有的忠臣都做不成大事,便是明證。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然而現實就是如此諷刺,義是魚,治國平天下是熊掌,不可兼得。

儒生,要麼老老實實消逼停做一個教書先生,彷彿那些明末或清末的蓋代學者。要麼就去做一個能臣,奸臣。

如果想做道德君子,還想當官,又要做忠臣,更要做出一番大事業,我們可以翻遍史書,根本沒有這樣的人。

所以,孔子流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想當官,他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樹,他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打造一個人人君子的烏托邦。

腫麼可能?

他必須流亡!

知道宋朝的那幾位皇上為什麼不喜歡朱熹小妹妹麼?就因為他是聖賢。天無二日吶,一個讀書人把皇上都比了下去,你若是皇上,你心裡會開心麼?

蘇東坡為什麼不招皇帝待見?就是因為他寫詩賦,硬生生把皇帝逼成了如楚王一般的昏君!蘇東坡名聲越好,詩詞越妙,越顯得皇帝昏敗。君子被貶,不 就意味著朝臣和皇上是小人麼?你若是皇上,如何受得了?

所以,好人好報,這是千古謊言。


亦有所思


有思想的人,能夠提出非同一般的問題。如果能夠近乎完美的解答這個問題,應當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我是一介武夫,沒有時間蒐集歸納詳實準確的論據。我有粗淺的認識,可以拋磚引玉。其一,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學家,他們的理論、設想,未必被時人所接受。他們本人往往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就拿共產主義運動來說,無論馬恩列斯毛,還是後來的領袖,他們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思想,未必在當世開花結果。隨著實踐的深入,理論的完善和人民認識水平的提高,他們思想的光輝愈加璀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曕遠瞻,只因世人目光短淺;曲高和寡,無非知者聊聊無幾。偉大的理論和社會構想,往往夠造福千秋萬代,怎麼不經質疑?怎會不須打磨和完善呢?所謂時也,勢也。桃三杏四李五年。愈偉大高深的理論,其實踐和成功之路,愈加坎坷。孔聖人也是如此。一時之落魄,豈蓋千秋之光芒。筆者只說其一,其二以下,留給賢人們說。


山人天相


自古以來,個人道德在政治和時代面前都是無力的。評判一個政治人物,不能以他的私德為標準。

孔子個人品質沒得說,論語、禮記、孟子、左傳和史記孔子世家裡面都有很多案例。但說到政治,不論是他的政治手腕、背景和力量還是他的政治遠見都有很大欠缺,甚至說他的戰略眼光和預見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明顯的缺陷。而在亂世,甚至所謂的盛世,要想在政治上站穩腳跟,都必須在個人道德的基礎上,以足夠的政治遠見為前提,輔以穩定的基本盤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就是說,方向對、有根據地、正確地鬥爭方式,三者缺一不可。

而孔子恰恰都有所欠缺。對此,我們也沒必要為聖人諱。政治上的失敗也絲毫不妨礙孔子的偉大,畢竟,素王和至聖先師的名頭不是白叫的。但素王和至聖先師也僅僅是對其個人品德的認可。

孔子政治手腕的不成熟,集中體現在他的隳三都之役。雖然藉著驅逐陽貨並替季氏收回了齊國歸還的汶上之田,進入了和季氏的蜜月期。但在隳三都之前,沒有做好統戰工作。戰役進行也有點拖泥帶水,結果,因為孟孫氏不配合而功歸一潰。而這個孟孫,竟然和他弟弟南宮敬叔,還都是孔子學生。

孔子之政治基本盤幾乎為零。他沒有封邑,沒有軍隊,沒有根據地,手裡沒槍。他最大的資本就是名望——國際知名的名望,和他的大批學生。可他這個校長又不是黃埔軍校的校長,雖然學六藝,包括駕車和射箭,但教學的核心是修身,目的是做官,而不是革命。

孔子之沒有政治遠見,案例有三:一是當首都市長之前,竟然有意投奔叛軍公孫不狃;二是流亡到了衛國,又想去投奔陽貨。

三是有意流亡晉國趙鞅之前,走到黃河邊竟又返了回來,全然沒有看到趙氏將在晉國六卿的鬥爭中笑到最後。而孫子,對,寫孫子兵法的孫子,卻明確指出了晉國將歸於趙。理由很簡單,孫子看到了趙氏的領地每畝邊長240步

,韓氏、魏氏還好,邊長180步

但其它三家只有160步和120不。而且,其他幾家農業稅率20%,趙氏仍是10%。因此,孫子覺得趙氏能夠吸引人民的投奔。而孔子口中說著政治要做到“近者悅遠者來”,卻只是提出了口號,不能用理論分析現實。

因此,孔子的流亡是必然的。他既想治國平天下,卻又沒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基本盤,沒有戰略遠見。所以,一直在夢想得用於人,卻一直沒有機會。

憑記憶和感覺在手機上寫的,有細節失誤的地方,請大神批評指正。


葛非麻


因為孔子的道德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有君樣,臣有臣樣。君守君道,臣守臣道。重新恢復到周公制禮作樂的初期,有秩序的時代。

但他生的時代,周王室衰微,禮壞樂崩,無人來維持各國秩序,各個國家都是大臣家臣亂臣賊子當道當政,能用他嗎,用他直接侵犯到當政大臣的利益。如魯國是三桓當政,魯君被架空。甚至魯昭公被趕出。如果按照孔子政策實行必然讓三桓守臣道,比如孔子當政的幾年,作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曝屍三日,魯國大治。後來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因此孔子流亡,可是,不管流亡到那裡都是大臣當政。

他們師徒的一段對話可以看出原因,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

《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色,乃召子路而問曰:“《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也?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也?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爾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也?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如何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凡人評論熱點


有道德和流亡沒有直接關係。流亡的不一定都是沒道德。沒道德的不一定流亡。

流亡是由很多的原因造成的。

有道德不是不流亡的護身符。

有道德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做一個有益於人類的人。而不是去換取免除流亡的丹書鐵券。那樣的話,豈不是拿道德當籌碼去交易嗎?

如果做一件事,符合道德,但結果是去流亡。那你還做有道德的人嗎?這就可以檢驗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道德。

司馬遷遭宮刑,文王被關押時寫出了易經……有道德和流亡沒有關係。


青紫Kiki


有道德不代表不能“流亡”,道德是精神層面的東東,“流亡”是行為層面西西;孔子出遊諸國,表象看存在“流亡”行式,表現在道德方面則是家國情懷,禮義仁智信、仁義道德可不是說說而己,在實際生活中偶有艱難困苦,更能顯示出聖人道德層面的光輝。和我見解相同的請共振轉發九次,謝謝。~阿依多2月18於鄭州


阿依多


期,戰國初期,他不想看到周王室的滅亡,反對各國諸侯的互相吞併,所以他宣揚仁政,希望統治者恢復周禮,不要征戰。這個思想和當時的社會發展不和諧。戰國是處在春秋和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之間,是努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誰能阻擋了的。所以孔子周遊列國,是宣揚他的仁政,希望各國統治者採納他的言論,最終孔子沒有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到了漢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那以後孔子的思想才真正的發揮作用。



漁樵之人W


孔子流亡原因有很多,在我看來,除了與當朝當權者的政見不和外,還與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和本身提倡的儒家學說所包涵的施政治國方略也有很大關係。

孔子屬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作為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所提倡的儒家學說:

1、道德上,以 ‘性善論’為主旨,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思想,認為人性本善良,君對人民教育應該以德治為主。

2、同時,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方針,但當時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這種主張的較低政治目標是小康社會,往高了說那就是“大同社會”,太過理想,而當時“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過分強調禮治,百姓毫無鬥志,缺凡應對戰亂的能力,國家隨時可能滅亡。

3、春秋時期已經開始,各地連年戰亂不斷,小國隨時有被吞併的風險,大國之間合縱連橫互相攻伐。

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思想在那個年年代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但是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這種思想註定不能被統治者重用,亂世當用重典,”不能適合當時政治生態環境。也就是孔子雖有才能、德行卻要不斷流亡原因。

4、而法家思想本質以“性惡論”即人性本惡為出發點,到了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以“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為宗旨,上至朝堂廟宇,下至庶民百姓,皆須守法,這也為是註定了為什麼以商鞅、申不害、韓非為代表的法家思想可以被統治者重用,根本在於約束紀律,因利導勢,大大激勵了百姓耕戰積極性,短期快速實現秦國富國強兵。“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強調人人平等,促進君王以下貴族和庶民融合,人民心裡更有尊嚴感。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能滅六國,統一天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5、秦皇一統天下,正是基於法家思想,但是秦王朝“二世而亡”也正由於太倚重法制,也是用了一記猛藥,聽從李斯焚書坑儒,一味強調法治而忽略德治、禮治”。

最好的結合是法制和禮治的相互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柏楊同學


大家好,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我喜歡文化,熱愛文化。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和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

聖人孔子是巨大的教育家,他的周遊列國不是逃亡。\r

因為其時的交通不便,不管路途仍是交通車馬都不可。\r

孔子之所以不怕困難,和他的弟子一同甘心受罪,便是要把他建造和管理國家的主意,傳達給各國國君。\r

用以完成他的政治建議。在這期間,有的國君也可以承受他的美好理想。比方說: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r

也有的國君不願意承受他的建議。比方:郯國的國君郯子,就不完全同意他的觀念。\r

以上就是有關於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同時希望大家能學習到更多的文化,全面提升自我文化知識,提高自我素質,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明天。\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