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星”和“杠”的肩章怎么表示军衔?

牟平小伙最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官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由图可知,尉官军衔由一道杠加星组成,俗称“一毛”,例如“一毛三”是指上尉军衔;校官军衔由两道杠加星组成,俗成“二毛”,例如“二毛一”是指少校军衔;将官军衔由金星与金色枝叶组成,例如金色枝叶加三颗金星便是我军现行军衔制度中的最高军衔一一上将军衔。

此外,在校期间的学员兵不参于授衔,仅着一道杠。


捡垃圾的人


单论“星”和“杠”的肩章一般表示我军军官的军衔大小,是指我国的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当前我国的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级,分别是将官、校官、尉官。

副师级的上校军官


只有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和尉官(上尉、中尉、少尉)的军衔以“星”和“杠”组成。而将官是军衔是以“星”和“金色枝叶”组成,以“星”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是少将还是中将亦或上将。


比如一个肩章上缀有“金色枝叶”,只有一颗星时,此肩章为少将,二颗星时为中将,三颗星时为上将,上将是我军将领中级别最高的将军。


当一位少将的肩章是金色枝叶缀有一颗星,又怎么识别他是哪个军种的少将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看肩章上的底色。

上将军衔肩章(有三颗星)


  • 我国陆军少将的肩章底色是松枝绿色,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星徽。

  • 我国海军少将的肩章底色是深藏青色,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星徽。
  • 我国空军少将的肩章底色是深蓝灰色,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星徽。
  • 我国武警少将的肩章底色是深橄榄绿色,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星徽。


所以,我国将官军衔的高低是随着“星”的变多和变大,而金色枝叶是固定的,这就是将官的识别和组成。而校官和尉官又是怎样的呢?


校官的组成和识别


校官的肩章军衔是以“两条杠”和“星”组成。两条杠是固定的,星的数量是变化的。校官的级别的大小和将官级别的大小一样,都是以“星”的数量来定级别的大小。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两条杠,杠中间镶嵌有一颗星时,此军衔为少校。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两条杠,杠中间镶嵌有二颗星时,此军衔为中校。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两条杠,杠中间镶嵌有三颗星时,此军衔为上校。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两条杠,杠中间镶嵌有四颗星时,此军衔为大校。

韩红的军衔肩章为大校(两杠四)


通常,我们称呼校级军官时,有一个俗称为“两杠几”。比如少校就称呼为“两杠一”,中校就称呼为“两杠二”,这里的“一”和“二”其实就代表着杠中间的星徽,同样也是代表着校级军官的大小。


尉官的组成和识别


尉官和校官最大的区别就是少一条杠,尉官的肩章军衔是以“一条杠”和“星”组成。一条杠是固定的,同样,星的数量是变化的。星越多,尉官军衔就越大。


此外,尉官和校官还有一个区别是杠和星的组合上。尉官的肩章军衔是星镶嵌在杠中间,就是星和杠重合,而校官是杠和星不挨着,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一条杠,杠上面镶嵌有一颗星时,此军衔为少尉。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一条杠,杠上面镶嵌有二颗星时,此军衔为中尉。

  • 当一个军衔肩章上是一条杠,杠上面镶嵌有三颗星时,此军衔为上尉。


关于尉官的俗称,其实和校官也相差无几,都是以“一杠几”来称呼,比如上尉军衔就称呼为“一杠三”,中尉军衔称呼为“一杠二”……


综合以上尉官、校官、乃至将官的识别特点来看,星的数量决定着肩章军衔在同级别中的大小,杠决定着肩章军衔职级的大小。

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杠无星”的情形,当一个肩章军衔上只有一条杠,没有任何的星徽,这种军衔则代表的是军校的学员,属于准军官。


襄遇阿雨


在我国的军制中,“星”和“杠”主要是用作标识中下层军官的军衔大小。当前我国的军官军衔一共分为三等十级,分别为将官、校官和尉官。




其中校官和尉官的军衔就体现在肩章的“星”和“杠”上。

民间称呼军队军官有个玩笑式的叫法,比如“一毛一”是少尉,“一毛二”是中尉,“一毛三”是上尉;而“两毛一”是少校。


不过从民间的称呼也大体上看出我国军队中肩章的分布排列是怎么区分校官和尉官的。

“一毛一”就是一杠一星,“一毛二”就是一杠两星;而“两毛一”就是两杠一星。


从这个排列我们可以看出,“杠”的条数是用来区分校官和尉官的,而星的多少是用来标明同一等级内部级别的划分的。

其中,尉官中从一颗星到三颗星就截止了,依次排列为少尉、中尉、上尉;而校官在星的颗数上还要多出一颗,从一颗到四颗,依次排列为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比如我们看战狼2,其中吴京扮演的冷锋,军衔就是中尉,而著名歌手韩红,她肩章上就是两杠四星,妥妥的大校。





其实,“星”和“杠”仅仅表示了校官和尉官的军衔,而更上一层,将官的军衔则是以松枝和星来表示的。

如果肩章上有松枝,那一定是将级了,从一颗到三颗分别表示少将、中将和上将。

说完了“星“和”杠“,其实单独的肩章也有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肩章颜色区分军种,目前我国的肩章共有四大底色,其中松枝绿色代表陆军、深藏青色代表海军、深蓝灰色代表空军,而深橄榄绿色代表武警等等。


说完了“星“、”杠“、”松枝“和肩章底色,让我们再来看看各个军衔对应的职级。

一般而言:在尉官级别,少尉、中尉、上尉在军队中对应从排职到副营职不,在军队内部可能划分有所不同;

到了校官级别,从少校到大校,对应的分别是从正营职到副军职不等,不过这也不是绝对,比如歌手韩红,虽然是个文工团副团长,但军衔就是高配;

接下来到了将官一级,那不是师长就是军长了,如果到了中将,很有可能就是战区副司令,那就是战区军事重要军事长官了,到了上将一级,那人数就非常少了,不是战区军事主官就是中央军委委员。


其次,军校学员在校期间肩章上只有一道杠,没有任何星星,这表示其军旅生涯刚刚开始,后期,将根据其为军队做出的贡献慢慢增加军衔。

目前,我国出了陆海空、武警四大军种外还有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等,目前各军种的最高司令官都是上将,只不过晋升时间略有不同。


策神历史


上图是解放军军官军衔,写得很明白了,不用我多说了。

上图的最上排的军衔分别是上将、中将、少将肩章各一副;

往下第二排的军衔分别是大校、上校、中校、少校肩章各一副;

第三排分别是上尉、中尉、少尉肩章各一副;

第四排是士官军衔,分别是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肩章各一副;

最后一排是上士、中士、下士肩章各一副。

上面这图是军队的文职肩章。请注意看最上面的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肩章,很多人经常将它和少将军衔弄混。请大家看清楚了:

这是少将

这是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肩章。

将军军衔是五角星,文职干部是宝相花,有六个花瓣。

例如我们熟悉的“李云龙”是文职干部

“局座”是少将

入伍一年的士兵是列兵,入伍两年的士兵是上等兵。他们的肩章是这样的

请看最下面那两个肩章。

列兵、上等兵都是属于义务兵,没有工资领的。服役两年后要么退伍,要么提干成军官,要么升士官。军官最高能升到上将,士官最高能干到一级军士长,也就是兵王,享受团级待遇。军官和士官都有工资领。


血染战旗红


我军历史上,先后共实施了两次军衔,1955年9月27日,以全军首次大授衔最为著名,授予了1000余名解放军高级军官为少将以上军衔,已经载入了我军发展的史册,成了人民军队不断成长壮大的象征。

其中,朱德等10位我军高级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粟裕等10位我军高级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军衔,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已经成为我军历史上的绝唱,成为军人心中永恒的丰碑,必将万古流芳。

此后,1988年7月1日,我军恢复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军衔等级制度,军队中就不再设置元帅和大将军衔,一级上将为我军最高军衔,但此军衔始终未授予任何一位我军高级将领。

1994年5月12日,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取消了一级上将军衔。现在,我军军衔为三等10级,上将为军队中的最高军衔。

所谓的“星”,都是军衔上的标志,具体是在肩章或领章上,只要是将军、校官和尉官,其肩章上都有星,士官和士兵,其军衔标识上都是没有星的。

所谓的“杠”,也是军衔上的标志,具体是在肩章或领章上,一杠一星,是少尉;一杠二星,是中尉;一杠三星,是上尉。

二杠一星,是少校;二杠二星是中校;二杠三星是上校;二杠四星是大校;大校,是我军第二次实施军衔等级制度中的特殊案例,军中取消了1955年首次授衔时的大将和大尉军衔,但却保留了大校军衔,一般授予军中正师职军官。

将级高级军官,其肩章或领章上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一星为少将,二星为中将,三星为上将。


国平军史


谨以此文缅怀彭德怀元帅。在我国军队的军衔体系中“星”和“杠”是使用于军衔中的符号,不同的符号组合表示不同等级和级别的军人。“星”用来表示少尉以上军官的军衔,“星”的数量体现军衔的等级,数量越多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等级越低,比如说少尉衔是军官中军衔等级最低的,因此它只有一颗“星”,相对应的上尉军衔则有三颗星,所以上尉是尉官等级中的最高军衔。而“杠”用来表示所有军人的军衔级别,不同形状和不同数量的“杠”表示军衔不同的级别,弯杠表示士兵级别的军衔,弯杠的数量越多、越粗表示士兵的军衔等级越高,比如入伍新兵授予的“列兵”军衔就是一道细细的弯杠,它表示士兵军衔中最低等级的军衔,而一级军士长则是三道粗粗的弯杠加一道细弯杠,它表示士兵军衔中最高等级的军衔;直杠表示军官的级别,它与“星”的不同组合构成军官不同的级别和等级军衔,比如一道直杠贯穿一颗星表示尉级军官中的少尉,两道杠夹着一颗星表示校级军官中的少校。“杠”在军官军衔中的使用不超过两道,在士兵军衔中不超过四道;“星”只适用于军官军衔,不超过四颗。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只有一条直杠的军衔不属于正式军衔,它适用于在校深造的军人,俗称“学员兵”,我国的学员兵军衔不等同于国外的“准尉”军衔,因为不管是士兵学校还是军官学校的学员都可以佩戴“有杠无星”的直杠军衔。另外“有星无杠”的军衔属于将官等级的军官军衔,它需要与金色枝叶组合,比如一对枝叶与三颗星的组合就是我军最高军衔——上将。

▼下图为我军从士兵到将军,包括文职军官在内的肩章、领章军衔图谱。

我军“星”和“杠”军衔的由来和意义

建国前我军并无军衔制度,自建国后的1955年起,我军才在全面学习苏军条令条例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自己的军衔制度,所以由“星”和“杠”组合而成的军衔形式基本也是全盘照抄苏军。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分的称号、标志,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一种军衔符号都有不同的由来和寓意,比如美军的军衔制度中只有将官才能使用“星”,它表示夜空上的点点繁星,寓意着最高权威和最高指示;而尉官军衔使用“杠”来表示,一道黄色杠表示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尉,一道银色杠表示已经成熟的中尉,两道银色杠则表示已经成为军队中坚力量的上尉军官,它将军人寓意为一颗正在成长的树木。此外英军军衔制度也有与美军相同的寓意传统,各种军衔符号均有它各自的寓意。

而苏军的军衔制度中的各种军衔符号并没有继承西方的军衔寓意传统,或者说是苏联人不屑于继承这些传统,所以苏军军衔仅仅做为体现各种级别和等级的军人所使用的、单纯的符号,没有任何寓意解释。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一员,自然也十分反感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所谓“传统”作派,因此全盘照抄苏军军衔制度以后,我军的军衔符号和苏军一样只具备区别功能,没有任何古老的军队传统意义。

▼下图为身穿55式军装的老一辈军人,他的军衔为一杠四星的大尉,该级别军衔目前已从我军军衔制度中剔除。

我国军衔中“杠”和“星”两种符号的组合体现不同级别和等级的军人

军衔符号“杠”在我国的军衔制度中主要用来与军衔符号“星”形成组合,表示军官的军衔。“杠”和“星”的颜色一律为金黄色,“杠”的形态为直杠,“星”的形态为五角星。在表示尉级军官的军衔时“杠”贯穿于“星”,肩章上一条杠贯穿一颗星表示少尉军衔,贯穿两颗星表示中尉,贯穿三颗星表示上尉;肩章上由两道杠夹住一颗星表示少校军衔,夹住两颗星表示中校,夹住三颗星表示上校,夹住四颗星表示大校。大校以上的军衔就是将军,而将军的军衔符号不再使用“杠”,而是使用形态如同松柏的金色枝叶与“星”组合,一对金色枝叶加一颗星的组合表示少将,加两颗星表示中将,加三颗星表示上将,少将以上军衔就可以称为“将领”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军衔中两杠四星的大校军衔地位颇为尴尬,它是介于校官和将官的一种过渡型军衔,在西方国家处于这个等级和级别的军人一般授予“准将”军衔,我军的大校衔军官在我们的理解中应当与西方的“准将”地位同等,然而将就是将,校就是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西方人眼中我们的两杠四星大校军官仍然是低于准将一等的校级军官,不会因为你的资历章上显示的级别为正师级或副军级就另眼相看,这也许是各国军队中存在文化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吧。

▼下图为在希腊访问的我军海军舰艇编队指挥官李鹏程在欢迎仪式上讲话,红色箭头指示的是两军指挥官的袖口军衔,我军指挥官李鹏程为大校军衔,而希腊指挥官的军衔为准将,在我们眼里这是对等交流,而在他们眼里却是超规格接待了。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星”和“杠”的肩章是一种以相互组合形成军官军衔的军衔符号,不同的组合能体现出不同级别和等级的军衔。我国的军衔制度发展得十分坎坷,基于历史原因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甚至出现过取消军衔制度的荒唐做法,以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在搁置近20年以后才得以重新发展和完善。虽然目前我国使用的军衔样式仍然是以建国初期从苏联人那里抄来的使用“星”和“杠”两种符号组合而成,但是在军衔制度上我国已经根据自身特色修改和完善了,尽管看似区别不大,可实际上已经在国际上形成除了以美英为代表的西式军衔制度和以苏联为代表的苏式军衔制度外的另一种军衔制度——中式军衔。中式军衔的好处在于简洁明了,眼前这位军人当多大的官只要数一数其肩章上的“星”和“杠”的数量就一目了然了;当然缺点也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上述中提到的两点,即“大校”的尴尬和“星”、“杠”两种军衔符合没有军队文化传统。

▼下图为美国海军的军衔图谱,出于不同的军队文化传统,美军各兵种之间的军衔符号也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与我国以及苏军完全相同,那就是将官军衔不使用“杠”这个符号来参与组合。


兵器知识谱


“星”和“杠”是民间对部队校尉级军官级别的一种通俗表述,通常一杠指的是尉级军官,尉级军官军衔中间有一条杠,两杠则指的是校级军官,两条杠将星夹在中间;“星”则是表示同级别军官职别高低的衡量标准,现行军衔制,尉级有三级,校级分四级,星数越多代表级别越高。

细化下来,一杠一星为少尉军衔,一杠二是中尉军衔,一杠三星为上尉军衔,校级也一样,两杠一星为少校,两杠二星为中校,两杠三星为上校,在我国军衔制中校级为四级,多了一个大校,也就是两杠四星。

另外,军内还有货币式的军衔表述方式,比如少尉称为“一毛一”,中尉称为“一毛二”,上尉称为“一毛三”;少校军衔为“两毛一”,中校为“两毛二”,以此类推大校就是“两毛四”。无论是称呼大校“两毛四”还是“两杠四星”,都是为了更为方便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军衔以及相对应的职别。

“星”和“杠”描述军衔的原理大致就是这样的,在这里衍生一下将官以及战士军衔的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我们都知道,我国现行军衔制将官分三级,按照职别由低到高依次分别是少将、中将和上将。上将军衔元素是由“金星”和“金色枝叶”组成,由于“金星”的尺寸要比校尉军官的大,这里的“金星”也被俗称为“豆”。在布局上,“金色枝叶”位于肩章外侧,“金星”根据数量均衡的分布在肩章的中心位置。

  • 一颗“金星”即为少将军衔

  • 二颗“金星”为中将军衔

  • 三颗“金星”自然就是上将军衔

我国战士由义务兵和士官两级组成,在军衔的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义务兵由列兵和上等兵构成;士官按照年限总共划分七级,由于低至高依次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一级军士长。

由于说法上的原因,有关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一级军士长有时也会依次表述为三期士官、四期士官、五期士官、六期士官和七期士官;其实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表述上的差异。

义务兵与士官军衔表述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的识别差异。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士官有两把枪的元素,义务兵则没有。识别信息以军衔上的“拐”的数量来计算,详情如下图所示:

义务兵通常用“一拐”、“两拐”来表述,“一拐”为列兵军衔,“两拐”指的是上等兵。

士官的军衔,与义务兵数“拐”的方法类似也不同,为什么呢?士官总共划设七级,通过数拐反而不利于识别,所以就有了“粗拐”和“细拐”之分,细拐”单指一年兵龄,“粗拐”则合并统称两年兵龄。

  • 因而,两枪一“细拐”为下士军衔(一细拐)

  • 两枪一“粗拐”为中士军衔(一粗拐)

  • 两枪一“粗拐”一“细拐”为上士军衔(一粗一细)

  • 两枪两“粗拐”则为四级军士长(两粗)

  • 两枪两“粗拐”加一“细拐”为三级军士长(两粗一细)

  • 两枪三“粗拐”为二级军士长(三粗)

  • 两枪三“粗拐”加一“细拐”就是一级军士长(三粗一细)


鹰鸽分析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解放军早期没有实行军衔制,正式实行军衔制是从1955年开始的,但是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解放军取消了军衔制。1988年7月1日,军衔制再次立法,解放军又恢复了军衔制。

问题中所说的“星”和“杠”是解放军军官军衔的主要组成要素。从解放军实施军衔制开始到现行的军衔,虽然军装经历了几次改变,但军衔的样式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始终都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几杠几星”,但是将官军衔样式是没有“星”和“杠”的,通俗说为“平板”和“花”。只是,现行军衔的等级较早期有所减少,比如取消了元帅、大将等个别等级。

(早期元帅军衔)


解放军军官现行军衔共分3等10级。

将官:上将(平板上三棵花)、中将(平板上两棵花)、少将(平板上一棵花)。

校官:大校(二杠四星)、上校(二杠三星)、中校(二杠二星)、少校(二杠一星)

尉官:上尉(一杠三星)、中尉(一杠二星)、少尉(一杠一星)。

(我军现行军衔样式)


军衔在叫法上一般在军衔前分别冠以军种名称,比如:陆军中将、海军中校、空军上尉等;如果是专业技术军官,那么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比如:专业技术大校。同时,还设有文职干部和学员军衔。文职干部的军衔没有“星”和“杠”,文职干部不管是什么等级,所佩戴的军衔都是一样的(样式相同),所以文职干部在军衔上是读不到其等级这些信息的。军校学员的军衔样式只是一条“杠”,严格说,军校学员既不是士兵,也不是干部,算是准军官吧。

这里多说一句,军衔上是看不出其个人职务的。比如,是团长、营长还是参谋长,在军衔上不能获知,这属于“私人秘密信息”吧,不便透漏给外界的。军衔只是大概的表示其个人等级,以少校为例,一般等级为副营级或正营级会晋升为少校军衔,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目前大家对“一衔对一级别”的呼声还是很大的,今后高层也许会有所考虑吧。

好了,问题回答到这里,我是前进在线,如果朋友们对相关问题感兴趣,可以关注我。


前进在线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题主所说的"星"和"杠"指的是军官,以前部队还有种玩笑式的叫法,比如称中尉是"一毛二",也称为"一杠两",也就是"一杠两星"的意思。而校级军官则称为"两毛几"或者是"两杠几",如少校称为"两毛一"或者"两杠一",指的是"两杠一星"的意思。义务兵则称为"一拐"或者"两拐",士官则称为"带枪的"。以上这些叫法只是一些老传统,玩笑式的叫法。真正的官方叫法还是中尉、少校或者列兵、下士,有的则直接称职务。下面,我们就单独了解下题主所说的"星"和"杠"是怎么表示军衔的。首先来看张图:



上图所示为军官军衔,其对应军衔从小到大是: 尉官: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二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 将官:金色橄榄枝加一颗金星,少将;金色橄榄枝加二颗金星,中将;金色橄榄枝加三颗金星,上将。 另有学员军衔为一杠,请看下图所示:


义务兵军衔:一拐,列兵;两拐,上等兵。请看下图所示,

士官军衔请看下图所示:

其中,一道细拐加两只枪的为下士,一道粗拐加两只枪的为中士,其它的可以此类推。

我的回答完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另本人在部队服役十二年,对部队有一定的了解。欢迎各位家长和战友关注咨询当兵入伍,考学转士官和士官转业等问题。


路漫漫吾求兮


你好,

我国的星和杠肩章怎样表示军衔?将官分三级特点是肩章外侧有麦穗装饰,上将三个星,中将二个星,少将一个星,校官分四级,大校两杠四星,上校两杠三星,中校两杠两星,少校两杠一星,尉官分三级,上尉一杠三星,中尉一杠两星,少尉一杠一星,学员一宽杠,这是军衔的识别,级别的识别得结合左胸的资历牌,一条是连排,两条营,三条团,四条师,五条军,六条大军区,七一八条为中央军委,资历牌最上一条中央有星,一星为副级别,两星为正级别,这得结合肩章来判断是哪个级别的,以上是个人的浅见,有误指教,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