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堅決服從黨的安排,聽從黨的指揮,眾志成城,恪盡職守,勇於擔當,守護生命,保衛健康,全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抗擊保衛戰”“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 ……

面對疫情,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一大批黨員同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挺身而出、勇擔使命、扶危渡厄、仁者擔當,用按下鮮紅手印的“請戰書”,用錚錚誓言和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用生命和汗水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疫情防控各個崗位上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01

特殊的緝“毒”英雄——周強

“收到,我馬上就去。”周強,門診支部黨員、檢驗科主任,在大年三十接到疫情防控命令,毫不猶豫迴歸到工作崗位。1月24日,周強對發熱患者唐某進行了核酸病毒檢測採樣,後確診該患者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為本區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

事後,有同事問他,“是否有過擔心,零距離接觸這些患者?”“我知道這是一項極具危險性的工作,但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檢驗工作人員,這個時候,檢驗結果事關重大,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挺身而出,絕不退縮,這是職責,更是使命。”周強堅定地說著。

自“戰鬥”打響以來,周強每天開始外出對疑似患者和隔離人員進行採樣工作,最多的一天,需要上門採集20餘例標本,經常早出晚歸,顧不上吃飯,護目鏡、口罩在臉上勒出了深紅的印痕,防護服內衣衫前胸後背都被汗水溼透;回院後,又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檢測工作中,經常加班到深夜。但當他得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任務繁重時,在科室人員緊張的狀況下,仍主動派兩名檢驗人員進行緊急支援。疫情期間,已經近20天未回過家,未與家人見一面。

不僅如此,經他帶領同事們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對本院PCR實驗室完成改造和人員培訓,經上級部門驗收後,使該院成為全區第一個能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項目的醫院。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並肩作戰的“夫妻檔”醫生

王成朋和周楊琳

02

王成朋,住院二支部宣傳委員、急診科醫生。從大年初一到現在,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因為疫情帶來的影響,來院急診或通過120急救電話到院外接診的病人實在太多,在保證醫患安全的前提下,他為了節約防護用品、降低感染幾率,同時也為了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每天做到儘量少喝水,儘量少上衛生間;急診值班24小時基本不能閤眼休息一會,飯也常常忘了吃,可是每次下班的時候,他都會給接班的醫生說:“如果忙不過來,就給我打電話,我馬上就趕回來。”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如果忙不過來,就給我打電話,我馬上趕回來”

他作為支部宣傳委員,為了更好地開展本職急診工作,同時為了向支部黨員、患者及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即使下班也不回家居住,獨自住宿在外,主動與家人實行自我隔離,減少密切接觸。在克服自己工作、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和困難的同時,還積極為急診科設置臨時隔離留觀病房等疫情防控工作出謀劃策,並自費購買了一次性手機袋分發給同事們使用,以最大限度減少院內交叉感染。他的妻子周楊琳是便民門診的醫生,是位“90後”,同為住院二支部黨員,在堅持為門診病員提供診療服務的同時,積極為病員、家屬進行健康宣教,併為特病患者門診處方用藥提供指導。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03

腳踩“風火輪”的護士長

——蔣小琴

蔣小琴,住院二支部黨員,急診科護士長。一年才有一次長假回湖南婆家的她,今年春節本打算在湖南過年,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破了她的出行計劃。本區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後,不可避免地造成最早密切接觸病員的醫護人員接受隔離觀察,聞此消息,蔣小琴心急如焚,一邊電話協助科室同事聯繫防控工作物資和增援人員,一邊和丈夫立即調頭駕車返回銅梁。一回到崗位,就馬不停蹄的籌備防護物資、落實科室增援人員,並對醫護人員進行防護知識和技能培訓。

隨著疫情形勢日益嚴峻,病員量越來越多,急診科壓力驟增,作為護士長的她,竭盡全力克服護理人員不足等困難,合理排班,調配人手和物資,在保持急診科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同時做好病人的護理工作,打針、輸液、測體溫、登記信息等工作,一聲呼喊,立馬飛奔而來,忙裡忙外,腳步飛快,病人和同事形容她像踩了“風火輪”一樣。“我是黨員,我是護士長,你們放心,有困難就和我說,我來想辦法解決”,一句鼓舞的話,讓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增強了戰“疫”的信心。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狠心”的哺乳期媽媽

——龍廷

04

龍廷,住院二支部黨員,急診科護士,也同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當疫情襲來時,她正在120調度中心工作,孩子尚在哺乳期。因同事接觸新冠肺炎病例接受隔離觀察,科室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一接到護士長打來回院上夜班的電話後,立即就滿口答應了。

為更好地投入急診一線工作,龍廷“狠心”中斷了孩子的母乳餵養。同時為了工作便利、隨叫隨到和保護家人,她搬到醫院附近獨自居住。大家問她,孩子還這麼小,沒有母乳餵養,怎麼放心得下?她說:“娃兒突然沒有了母乳餵養,哭鬧是肯定有的,我也很心疼、內疚,但是病員這麼多,這麼缺人手,身邊這麼多同事在舍小家顧大家,重返一線崗位是我的責任,更是一名黨員應有的選擇!”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重返一線崗位是我的責任,更是一名黨員應有的選擇

隱形的“戰士”

有這樣一群人,雖然沒有奔赴一線,但每天卻為維護病人和醫護人員的健康安危奔波不止。他們是隱形的“戰士”,為醫院、為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物資保障和後勤服務,用自己微薄力量構築起了一道堅實的抗疫“隱形戰線”。

05

“必須盡一份義務”——銀曉萍

銀曉萍

行政支部黨員

第二黨小組組長

財務科職工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醫院5個黨支部、院工會、院團委向全院黨員幹部職工發出組建志願者服務隊倡議和號召後,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志願者服務隊,積極參與預檢分診“三班倒”工作。她說:“武漢是我第二故鄉,我和丈夫都曾在那裡學習、生活過。作為黨員,我雖不能上一線,但我必須盡一份義務”。她的丈夫蔡穎是我院基建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在醫院做出修建發熱門診決定後,和同事們連夜確定建設方案,繪製施工圖紙,用時2.5天,在中醫大廈廣場新建佔地面積約140平方米的發熱門診(板房)。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夫妻倆都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當問及是否放心把不滿7歲的兒子獨自一人留在家中時,銀曉萍笑著說:“我發現我兒子居然會煮飯了,變得乖巧懂事。這場疫情中不知有了多少這樣堅強而獨立的孩子。”那一刻,她的眼裡卻有了淚花。

“努力成為對國家人民

有用的人”——龍婷

06

龍婷,後勤支部預備黨員,藥學部副主任。

作為該院團委書記,在大年三十夜,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回院迅速組建起一支20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分成“醫護救援、後勤服務、工作引導、健康宣教勸導先鋒隊”等志願者服務隊,宣傳動員團員青年和職工參與預檢分診、醫學觀察人員管理、南城片區疫病篩查等工作。目前,在她牽頭安排協調下,目前約有100名黨員幹部職工有序投入到抗擊疫情各項志願者服務工作中,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作為藥學部副主任,自該院啟動防控工作以來,她主動承擔藥品供應保障任務。在防控工作初期及時對藥品用量進行預估判斷,籌備可用到的藥品為臨床一線診療工作解決後顧之憂。期間,發現醫院藥品物資等緊缺時,通過多方聯繫,爭取到阿比多爾膠囊、藿香正氣液、雙黃連口服液、紙箱、消毒液等捐贈藥品和物品。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作為預備黨員的她,用責任和擔當努力向優秀黨員靠齊,努力讓自己成長為一名 “對國家人民有用的人”。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07

“我只是想醫護人員能多一刻

休息時間”——鄭果

鄭果,行政支部黨員、第三黨小組組長,“120”急診駕駛員。

剛從“120”急診一線駕駛崗位下班,鄭果匆匆地扒了幾口飯,顧不上休息,便又換上了防護服開始了預檢分診志願者的工作。這一站就是8個小時。本就辛苦了一整天,原本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休息,陪陪家人,但他卻主動請纓參加醫院志願者服務隊伍。同事們都勸他多多休息,他卻說,“沒有人不懼怕病毒,只因為我是一名黨員,又是小組長,更應該挺身而出,做好表率,而且我經常鍛鍊,身體素質好,沒問題,我只是想通過參加志願者預檢分診工作,給一線醫護人員儘量多留一點時間緩衝,讓他們能多一刻休息時間,他們太辛苦了。”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在最困難的時刻,在最危險的地方,該院黨員幹部職工把辛苦、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把安全留給了別人,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情懷。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像是一面迎風招展的鮮紅旗幟,鼓勵著廣大醫務人員奮勇前行。

銅梁抗疫前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