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中,为什么单字能写好,一整段却很难看?

写字那些事儿


整段书写的技巧,以前回答中,曾经洋洋洒洒写出来很多。

但是,整段书写,是实践和技巧同等重要的问题!



没有这么多的实践,即使懂得太多技巧,整段抄写看起来也很难和谐,自然。

所以,在我看来,第一个需要做的事情是,多写多练,这有一个前提,你首先要确定你大部分字的结构是正确的。


不然,很多结构尚不正确的情况下,若是再多写,坏处更多!

整段抄写,在硬笔行书中,有的是写作品,有的就是一小段心灵鸡汤、诗词等。 当然,还有的就是随便这么一抄文字,不管是什么文字,写一段字就挺舒服的感觉 。

要成为一种习惯,爱好。如下抄写,涩纸淡墨,效果不好,但是真实的日常字水平――


方法与技巧,以前已经谈了太多 ,甚至西瓜视频中这个问题也讲了一下。所以,本篇就不再多言了!

写的多了,字与字,段与段,行与行,字与留白,大与小,张扬与内敛,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有所感悟的!

技巧+多练问题,若懂了技巧,却练的少,就是纸上谈兵了~


行书一点通


这个问题是书法当中的章法布局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书法的问题,生活之中也处处能碰见。有些很有能力、很优秀的人却很难和别人相处,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很多人有做事的能力,却少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交往需要我们懂得进退,懂得谦让。

把这个原则用在书法的章法上面也是这样,单个字都写的很好,但是组合在一起的却需要字与字之间要注意穿插、避让、迎合、攲正等等,要注意每个字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人不是单独生活在世间的,字也不是一个字就能成篇章的,懂得相处之道是关键。

我早期练书法的时候,因为是学习阶段,很少写什么作品,主要就是临帖,而且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这种临。因此后期感觉自己的字写的还不错了,但是一写作品的时候就总是觉得有不舒服的地方。看到有些书法作品虽然单个字不是很好,但是通篇组合在一起感觉就很舒服,自己也很郁闷。

知道问题在哪了,于是后来再临帖的时候就开始成篇章的来临了。临的时候也开始注意观察章法布局上的一些问题了。我前段时间用硬笔临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就收获了一点心得,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 首先,我会注意到字与字之间有大小的变化,不可能是一样大的。连续2-3个字比较大了,就要有小字来调节一下了。

  2. 有了大小的变化了,也会有疏密的变化,有的时候连续几个字写的比较紧密,这个时候就要有意识地留些布白了,不能都是很紧密的。
  3. 还有点画线条的粗细变化,几个字会连续写的比较细,接下来1-2个字就会用笔很重,线条很粗。在点画线条粗细上下手调节章法也是很不错的手法,咱们头条里的抱庸老师,他的硬笔书法就很注重线条的粗细变化,看了他的作品之后让我收获了很多的启发,这里对抱庸老师表示感谢。
  4. 还有字形的变化,有的字形比较瘦长,有的比较宽扁,当有连续瘦长的字形或者宽扁的字形时,就要在写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字形,莫要全部都是一样的字形。
  5. 注意中轴线的位置,一行字的中轴线不可能是纯粹水平或者垂直的,但也不能歪七八钮的太厉害了。当有的字偏离中轴线了,下一个字就要往回收一点了,但也不能一个偏左马上另外一个偏右,这样对比就太强烈了。
  6. 再高级点的章法就是开合、攲正了,这个需要深入学习之后才能体会到。
  7.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字与字之间的笔势问题,一字之收笔既是下个字的开始,这两者之间要有呼应关系,这样一篇字看起来就会是一个整体的感觉,个人一种非常流畅的感觉。

字与字如何才能更好地相处,说的再多不如自己去临帖,特别是临摹经典法帖的时候,先学着临摹字组,3-5个字这样的字组,处理好之后,再一行一行的练,最后一篇一篇的临写。通过临帖来学习章法布局是最有实际意义的。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以下个人观点,来自【大众练字】

原因一

单字的书写时间长,很少进行整行整段书写练习,过于把目光放在单个字的书写,写字过程中忽略了整行整段的布局。

原因二

字的大小把握不好,大小布局不合理,根据笔画多少和段落要求,字的大小应该有所变化。

每个字的重心不在一条线上。

原因三

字距没掌握好,字距应该紧凑为主,行距稍微宽一些,切莫一直往右上倾斜。

原因四

头太低,写字往往盯着眼前看,没以大局为重。

改进

1、从词语到一行,再整段练习,循序渐进。

【词语】字有大小之分

【整行】紧凑,重心一致

【整段】再把握粗细,更容易阅读


以上,希望能有帮助!


百日练字


很高兴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硬笔章法问题,尽管硬笔章法比起传统书法的章法要简单很多,但是做不好影响面还是特别大的。

1.中轴线:硬笔写字中轴线非常重要,他直接决定文字是否整齐美观,中轴线可以是有形也可是无形,让所写汉字重心在中轴线保持平衡,或者重心在其附近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2.搭配问题,这就像是一个团队,每个字,每个局部,都要为整个篇幅做基础,不能光顾表现各体而忽略全部大局,那样绝不可取的,单字的大小,纵横,欹正都要保持动态平衡,这样全部就会美观大方。

3.个性笔画过多,有的人写字个性笔画比较多,比如说长竖,长撇,长钩等,这些笔画的表现越多,越强,整体就会显得越乱,一定要严格控制他们存在的量,偶尔几个尚可,多则不易。

附图为壹庸硬笔字,大家批评指正。





壹庸诗书文



这是学习书法初级阶段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因为我们开始练字,多是从一个点画一个字的临摹开始学习了,关注中心多在点画与单字的结构上,还无暇顾及作品的大法问题。当然也有我们对作品章法研究不够,临摹实践不够的问题。所以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在有了永字八法的基础和主要结构基本规律的初步把握的基础上,就要进行集字联系。就是将所学的字帖中的字后者是过去自己已经能够背临下来的字,集字成词语,进行作品习作创作锻炼。这时候的集字创作作品在仍然要保证点画与结构保持原字或帖的神韵风格的同时,还要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处理关系。



基本原则是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的大小,疏密变化,重心以及落款等都要尽可能做到和谐统一。不能字与字之间各自为政,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做到字字相生,比如楷书,上下字或左右字之间的两个字的点画至少要有一个和两点画在方向上保持一致的地方。在虚实之间也要有一个迎让避就的关系等等。可以根据我们自己在过去临摹学习中掌握的书法技法技巧知识进行集字创作。这样不但能够巩固复习我们所学的书法知识以及字形,包括背临下来的字形,还能锻炼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

再就是选取所学字帖的原帖作品,从中选取一段或几十个字,或一句话,一个词语金言警句来进行临摹,以此锻炼章法的处理。如果我们选取的文字内容中有个别原字帖中没有的字,可以根据原字帖中的点画造型规律,结构特点,甚至偏旁部首进行组合成字来进行集字作品的创作。成组或通篇作品难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熟,对技法不可字形结构规律不熟,书写有些生涩。





翰墨书道


看足球的人,常为无冕之王荷兰叹息。荷兰从不缺球星,近30年了,“三剑客”的雄姿至今仍奔跑在我们的脑海。

但是,球技出众但个性鲜明的荷兰众球星们,却从未能形成一个整体。

一个团队,需要有冲锋队,也要有运输队,不可能人人在台前露脸,更多的是幕后英雄。


写字也是如此。很多人单字都不错,但组合在一起就不合适。

书法讲究避让,讲究欹正,书写时有浓淡丶枯湿、疾徐等变化,有的字要实写,有的字要虚写,等等。

单字不错,说明你的笔法丶结构都还不错,建议你加强章法的学习。


你可以从集字开始训练,先两个字、三个字开始,将其作为一个字组来写,再将两个字组、三个字组作为一个更大的组合来写。

如此逐渐增加字数,直至集字成篇。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学习书法,首先是练习单字,把单字写好后,就要依次练习数字、一整行、一整段。无论竖写还是横写,字与字之间须气脉相连,形断意不断。前一字收笔完成,后一字起笔以意相接,以意写形。



要写好一整段,得先写好一整行,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大小对比,如笔画少的字要粗且小,笔画多的字要细且大,使整体具行气而不失变化灵动。

下笔之前,凝神沉思,在脑海里要有个大概整体布局,切忌随意而为。写单字时,单字是一个整体,把握单字笔画组合即可;而写多字时,多字是一个整体,每字的起笔和收笔与写单字时有所区别,须把握的是字与字之间的笔意连接。

写一整段很难看,建议先写数字,再写一整行。掌握写一整行基础之后,写一整段就没有障碍了。



倚斋听风雨


一、写字没有一气贯通。

写一写,停一停,没有将一排排、一列列的气韵连在一起,每个字都是单独存在的。

就像每个人都穿得很漂亮,但是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站的再整齐也没有军队的气势。

写字的人就是将军,把每个字的精气神搞得一样的,那怕形散神不散,也能有气势。



二、意在笔后。

就好像事情没有做好规划,都是写到哪走到哪,没有目的性,也不知道下一步往哪里走,也会出现没有章法的情况。

所以在写之前就要知道自己要写成什么样子,并且把每个字都排布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三、还处于书法的临帖阶段。

临帖的时候写出来的字,是没有自己的神韵的,必须要按照原作者的排布进行书写。

上下不能差一分,左右不能多一点毫,角度不能歪一度。

差的越多看起来,就越不像,如果按照原作者的排布来写,就会好看很多。


李玄麟


单字能写好,说明在平时的练习当中,还是花过时间,加过功夫的,而且收效显著,汉字结构上问题不太大了,这是好事。单字练好了,整篇不好,可能还是因为章法布局有所欠缺。古人云:“十年结字,十年章法”。可见,章法练习与单字练习同等重要,难度也相当。

章法存在问题,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选择自己喜欢的法帖或者是曾经练过的帖。碑贴因为有后期刻碑的步骤,部分细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选贴时,尽量选择墨迹。

2、改变临帖节奏。一开始是单字临习,掌握后再临下一个字,这种练习是必要的,到达一定熟悉程度后,可以换做以多个字或者是一行字为单位进行临习,体会字与字之间的相互承接和呼应关系。

3、楷书一般可以横成列、纵成行;行草书则不要求横成行,但纵应有列。在创作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和关系和呼应。还要注意轻重缓急、枯湿浓淡的变化。行草书中,切勿“字如算子”,避免汉字大小划一。汉字大小近乎一致,便失去了率真自然,即便是单字处理的再好,整篇看起来,缺少亮点,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4、行草书作品中,一行中的汉字,并不是完全的上下对正的,应出现或左或右的悬殊,左右相辅,相互呼应。

无为愚见,乞方家正腕🙏



无为学书


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是由于对章法知识了解甚少,临帖~创作之间,没有过渡性的系统正规的专项训练,导致把握篇章法度的能力很薄弱,缺少创意设计概念造成的。

在基本功训练的时候,注重单个字结构布局,力求字形完美是非常正确的。当把若干个字组织在一起,成为一段话,或写成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将其中一些字的笔画形态,适当的作些变异处理,或改变主次笔画,或移动一点点位置等等,这种作法叫章法布局。

变化字体局部的目的是使字体姿态各有特点,与原来单字独立存在时的感觉有所不同,字与字之间保持呼应顾昐关系,参差错落,协调一致,整篇字干净利落,疏密得当,气氛活脱。

章法基本格式有三种,即: 有行有列式、有行无列式、无行无列式。

常用的技术处理方法,如: 大小、高矮、胖瘦、倚正……总之,尽可能的因字立型,随势就式,避免雷同排列。说通俗点儿,字体不要写一般大,字形也别一律端端正正的,多少都要一点变动。

比如,有行有列式。多在方格里面写。字距、行距约等,或行距大于字距。字在方格中四周要留有适当的距离,例如: 3厘米的格,可写2厘米的字。5厘米的格,可写3厘米的字。7厘米的格,可写5厘米的字。9厘米的格,可写7厘米的字。10厘米的格,可写8厘米的字。字的笔画有多有少,画多的稍微大一点点,反之,画少的要小一点。

有行无列式。多在条形格里书写。字与字的间隔大约一个笔画粗细那么运,不要靠的紧紧的,也别离的很远。行间距,大约半个字或一个字的间隔。

无行无列式,多在无格的纸上写。排字时不分字距、行距,自由排列,如乱石铺街。

章法,是书法创作技法中一个重要的科目,需要专门练习。并不是临完帖了,就可以直接写作品了,必须要有模拟创作训练过程。即使集字方式的作品,个别笔画形状和字体姿态,也是要适当的变一点儿,不能把原帖字形原封不动的拿过来摆在一起,像PS作图似的复制→粘贴。之所以有人说: XXX写的像印刷体,千人一面,如同算盘子,就是这个道理,意思是说缺少变化。

关于章法问题,可以参考一下毛笔行书帖,例如: 宋高宗《千字文》、文徵明《朱懋功五十寿》等。

尽管有喷子说我作广告、吹牛逼,但是,我还是要啰嗦几句。凡是训练中遇到技法问题、瓶颈问题而不知所措的,究其原因是: 从起步入门就一直照着字帖写,没有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等前期基本功训练。中途临摹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了单字形体外貌,忽视了对书写技法精要探究,尤其是没有注意到字法与章法的关系,比如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从来没有想过。训练后期,缺少章法与拟作专项练习,由此可见,技法训练明显的不完整。

以我多年从事书法教学研究与实验证明,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套路是这样的,不妨仔细看一下,原来练书法的时候缺少哪个环节? 赶紧补上就好了。如图:
以上是我的教学研究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想了解更多的练字方法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有小视频可以看一看,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写字教育发展动态,专注书写技艺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