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移动TD-SCDMA应用价值?

直到时间终结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TD-SCDMA是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奠基石,也是中国移动通信之所以可以成长到今天可以引领5G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TD-SCDMA是中国通信业历史上最关键的一点。

TD-SCDMA是中国主导的移动通信制式,是第一次中国的世界的通信业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3G标准是第一次移动通信技术有了国际标准,在之前的1G/2G时代,基本都是地方标准。虽然GSM在2G时代基本被全球的部署,应用的也最广泛,但是它其实是一个欧洲的标准。

3G时代,中国的TD-SCDMA、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成为了全球三大移动通信标准,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参与到了国际通信标准的制定之中,而填补了中国通信业的空白。

TD-SCDMA不得不说是三大3G国际标准之中商业化程度最差的一个,也给中国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因此流失了部分用户。

TD-SCDMA就理论技术来看,还是不错的,不过商业化成熟度它是最差的,这个也和欧洲的设备商始终不愿意支持这个制式的生产和研发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移动花了2100亿建设TD-SCDMA基站,但是使用体验很不好,也因此流失了很多的用户。

偷偷的说一句,其实当年中国移动也非常的不希望获得TD-SCDMA的牌照,不过如果是给了联通和电信,那么TD-SCDMA也搞不起来了。

移动虽然一直被用户吐槽,但是在中国的通信业的历史上来看,倒是很可以说是做出了最大贡献的运营商了。

TD-SCDMA其实是分为两部分的,是中国的SCDMA加上西门子的TD-CDMA。

TD-SCDMA是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不过里边有一部分西门子的TD-CDMA技术。当年西门子在欧洲内部3G标准的争夺之中失利,不过也不是TD-CDMA技术不好,只不过当时的WCDMA得到了更多的巨头的支持而已。中国申请TD-SCDMA技术专利数量不够,正好买下来了西门子的TD-CDMA,这才有了现在我们说的TD-SCDMA。

有了TD-SCDMA,才有了在4G标准里LTE部分的中国主推的TD-LTE。

就空口技术而言,TD-LTE其实和TD-SCDMA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技术,除了同样的使用TDD,实际上来看,FDD-LTE和WCDMA虽然都是在3GPP内的演进,但是演进是演进,实际上也是和WCDMA技术上不具备什么太多的相同点的。

4G之所以和3G不是一脉相承,最大的原因就是4G本身就是通信业对"高通税"的怨念太深,所以当发现了OFDMA这个技术也可以解决同频复用,就以这个为基础核心演进到了4G。

不过不管如何,在3G之中如果没有TD-SCDMA 的话,中国也不会搞出来TD-LTE了,在FDD领域里,中国想和一直在搞FDD的欧洲相比,技术储备还是弱了一些。

有了TD-SCDMA,才有了TD-LTE,而才有了现在中国在5GNR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人口众多,而且有三大运营商都是国企,在工信部的要求下,一直在移动通信覆盖率这块花了很多钱,也下了很大的心思。其中中国移动建设了241万个4G基站,数量基本等于电信的138万和联通的99万的总和,而这些基站都是以TD-LTE为主的。

而移动在3G/4G上持续的TDD经验,这次在5G时代总算是开花结果了。为什么?因为5G的系统性能要求太高了,高达10Gbps的速度,FDD这种需要上下行带宽的技术不能成为主流了,这个一是没有那么多的无线频谱可用,二是对终端的要求太高,所以这次的5G主流是TDD为主,FDD为辅。

中国移动的大规模的部署了TDD网络还给中国的通信业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中国的国内的设备商,也积累了大量的TDD经验,这使得中国整体在5GNR的立项之中最多。

而中国的通信制造业企业,以及华为、中兴、大唐为主,也在5GNR的标准必要专利之中,占据了部分专利,成长为移动通信领域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

总而言之,TD-SCDMA做为中国主推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在中国的通信业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虽然现网使用体验不好,但是它的确是中国通信业崛起的奠基石,是可以被写入通信业的史册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时值5G元年,大家都在讨论着5G相关的问题,可大家是否知道5G也分TDD和FDD模式,并且TDD模式将会成为主流。讲到TDD(时分双工),那就不得不提到第一个TDD的网络模式----TD-SCDMA。

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国家还在大干2G网络(GSM)的时候,欧美传统强国早就开始规划3G网络制式,其中欧洲主导成立了3GPP组织,美国为了与之抗衡成立了3GPP2组织。3GPP组织就是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而成立的一个组织,下辖全球多个无线电管理机构,其中欧洲的ETSI也是其中一员。在欧洲有三大巨头,包含诺基亚、爱立信和西门子,其中诺基亚和爱立信只推FDD(频分双工)的WCDMA技术,而西门子当时财大气粗地同时研究着FDD和TDD。不过最终欧洲人想集中全部活力狙击美国的3G技术,所以选择WCDMA,而放弃了TD-SCDMA。

从上面可以看出欧洲人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领先优势,虽然TDS最终被放弃了,但是前期投入也不小,西门子也不想轻易放弃。我们国家对于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的理解非常有限,研究的也不多,但是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我们在TD-SCDMA技术的智能天线及其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前沿研究。也正是这点打动了西门子,加上我们国家强烈最求3G标准的决心,最终让西门子和我们国家一起推动TDS成为了3G通信协议中的一个。

说了这么多,TDS不论成败,对我们第一大意义就是让我们国家成为国际通信标准协议俱乐部中的一员。

移动通信行业的上游产业链包含各半导体公司,下游产业链包含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终端制造商,在2000年3G开始启动的时候,所有市场基本都是欧美巨头把持。实际上,在2000年代初期,很多欧美日韩国家就已经开始部署3G网络,而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我们是在2009年初,工信部才给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

这样简单一计算,中国的3G商用时间比国外晚了很多年,而正是这个时间窗保护了我们国内这些厂商。不可否则,国内已经有些设备提供商,但是在技术和经验方面不可能超越欧美那些传统大厂,试想如果没有TDS技术和国家延时3G商用时间,国外那些有实力的大厂纷纷举着WCDMA和EVDO技术直接进入中国市场,那国内这些设备厂商还能有起步时间吗?

所以,第二点,TDS技术为国内设备厂商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第三点,TDS技术我们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很多人都觉得移动TDS网络是垃圾,网络烂问题多而且覆盖不好,就连移动自己也不避讳这些问题。所以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就觉得移动花了很多钱(转嫁到用户身上),然后网络烂还没有商用几年就已经荒废,实际真是这样吗?其实不是。

1、中国移动TDS的基站并不多,投入相对而言并不大。有数据显示,由于TDS技术自身问题和移动缺乏TDS经验,移动对TDS网络部署的投入也非常谨慎,从2009年商用到2014年的五年时间里,TDS的基站总量小于50万站。

2、从TDS的第三期之后,移动就开始考虑并要求TDS基站可以兼容TDD-LTE模式,这就意味着超过8成的基站可以通过升级,直接升级后可以支持4G网络,包含天线、站塔、RRU、电源等设备都可以重复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TDS成为世界通信协议的三大标准之一,可以说是巧合也是必然。它的产让世界更加认识中国,并且让中国在移动通信行业的地位不断提高,现在看来不管是设备制造商还是终端厂商能拿下当今市场份额,与当年TDS技术能入选3G标准并顺利商用,不无关系。

感谢阅读! 如果有不对之处,敬请指出,如果觉得还OK,请留下你的赞和关注。再谢。

<strong>

<strong>


移动通信杂谈


其实就是给456G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