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十多歲的媽媽,不知道怎麼和二十多歲的女兒相處?說不得訓不得管不得?

落花為泥香如故


我的女兒24歲了,工作兩年了。我的女兒從小就是慢性子,不論什麼事,你都急得火上房了,但是她從來都是不慌不忙,即便是上學,眼看要遲到了,她也能做到不緊不慢,無論你怎麼說她,也沒有絲毫的改變,後來我索性不說了,比如上學遲到,我催她多少次,但每次她都是老樣子,所以我最後一次跟她講了,如果還是這樣,遲到了,老師可能完批評你,甚至要處罰你做值日,你要為你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行為後果。收拾衛生,我只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但我不會替你做(女兒高興了會做),我只是把客廳和我們的臥室衛生打掃了就行,至於她的臥室,你自己能看的下去,怎麼亂那是你的事。你的同學朋友來了,只能笑話你。

所以,在她上了初中以後,一直到高中,大學,她自身要是有什麼問題,我只是把我的想法說出來,給她提個建議,她要怎麼處理是她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原則問題,我不會無休止的囉嗦,當然了即便是原則問題,也要給她發聲的機會,不能一棒子打死,畢竟她也是有思想的一個個體,而且也是成年人了,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事情。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詩

致孩子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那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廕庇,卻不可以廕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

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

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去的箭,也愛那靜止的弓。

所以作為母親,我們只要把我們的思想傳達給孩子,但不要替他/她做任何決定,畢竟我們陪伴他/她們的時日有限,更多的光陰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面對,該放手時就放手,我不能既要讓他飛翔,又要剪去他的翅膀。


飛旋的花兒


我也是女兒,今年也是二十多,我的媽媽五十多了,突然覺得我們好類似啊。說說我這幾年跟媽媽的相處吧,大學幾年和工作這幾年我都是在其他城市度過的,離家談不上遠,但是我回家的次數也不多,偶爾節假日我會回去。每次回去父母都挺開心的。但是在外讀書和工作的日子我也很少打電話給家人,不是覺得不掛念,而是有時候覺得不知道要跟父母聊什麼會覺得很尷尬,而我們都是不善於表達的人。有時候父母也覺得我這個女兒不夠關心他們,會跟其他人抱怨我,而我也只是笑笑,有時候我也反思過我自己,但是依然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也許要等我結婚以後吧。

有時候,親子關係不好不是由孩子一個人造成的,而且父母都有責任。不要只怪孩子不懂事,你們也要適時地關心關心孩子,特別現在的大學生,其實也真的非常不容易,要各種考證,應付期末考,還要為未來做計劃,看著輕鬆,實際非常累,我試過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寫作業到十一點,真的身心疲憊。

而孩子不想你說她可能也是覺得你不理解她吧,可能你一開口就是給她壓力,或者各種說教,畢竟她已經成年了,適當地放手吧,不要管得太多,不過關心還是需要的。試著跟女兒和平相處,跟她分享你的想法,傾聽她的不愉快和壓力,跟她成為朋友,也許你們之間會更加愉快。


回憶已情靡


我也是一個快六十歲的人了,姑娘現在三十多了,曾經也經歷過你說到的問題。那些年很痛苦,天天會為了和這個孩子溝通糾結生氣,說什麼也不聽,說重了她又會離家出走或者自殺等等,曾經的我都想放棄於她的一切!但說歸說當大人的又如何放棄呢。後來我改變自己,多從她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因為我們畢竟已經不年輕,而今天的年齡都是從她們那個年紀慢慢經歷過來的,曾經的我們也有過不聽父母的話,在社會上不知吃過多少虧才歷練到現在我們這個年紀,我們無非是想讓孩子們少走彎路,所以苦口婆心想讓她們按照我們的思路去走,但是想想年輕時的我們也就釋然啦!後來不管婚姻、工作、生活如何,我就想著她喜歡就好,喜歡就會幸福哪怕這種幸福時間很短,但她經歷了,經歷就是成長的過程,而我們做好自己的同時也充分做好陪伴孩子失敗的過程,因為我們已經可以想到她會失敗,結果她確實失敗了,也只有在這種失敗中她才能體會到父母說的話是對的,這個時候不要埋怨循序漸進地把我們的真實想法與孩子溝通,現在的我才能在此和你交流這種感想,希望對你有幫助[呲牙]


宇宙老太


昨天早上做完女兒要帶的午飯後,沒有把午餐袋掛在門邊。女兒出門上班忘拿了,等我發現時她已經在公車上。我只好跟她約個時間,幫她送過去。

女兒上班的地方是在一棟高樓大廈裡。前兩個月我曾給她送過她忘拿的眼鏡。我並不知道她的公司在幾樓,她也不告訴我,只讓我在一樓大堂等。她們應該每天都有晨會,不能接電話。那次我等了她快一個小時,這次我到大樓打電話,她依舊沒接。跟大堂保安說明情況,他告訴我樓層,叫我直接上去把飯盒交給前臺就行了。當我下樓走出電梯,看到女兒得知我已經把飯盒交給前臺,她臉上掠過了一絲不悅。道別後走出大樓,我不禁思緒萬千。

我生性較為敏感,更年期應該更嚴重。女兒的微微嘟嘴皺眉讓我最先想到影視劇裡的農民父母到城裡看望孩子,卻被子女們一臉嫌棄,甚至被認為影響了他們的前程。這是我第一次與農民父母有這樣的感同身受。好在女兒下班回家沒再提及這件事,而我也不問,也許是我多心了吧!

不知是不是現在的90後都非常獨立有頭腦,我甚至感覺到女兒比我這當媽的還成熟。前兩年就對我說出“一個人不開心,都是他/她自己的問題。”這樣的大道理來。我很奇怪,她長大後很少看小說了,特別是上大學後,基本沒摸過課外書。和我的大學時代完全不同,當年我如飢似渴地讀小說,一直以為我的三觀就是受此影響的。或許是我錯了,有些東西真的是天生的。就像江德華那樣,沒有文化,不認識字,但並不妨礙她的伶牙俐齒。

女兒18歲前還聽點勸,有時也會來徵求意見。上大學後一切都她自己拿主意了,父母多說兩句她會嫌煩。不過,想想自己當年不也是這樣對待父母的嗎?何況“人微言輕”,子女翅膀硬了,地位已經發生變化。只是作為父母,就希望把我們的人生經驗教訓傳授給下一代,讓他們少走彎路。所以,說還是要說的,但說一遍即可,儘量避免引起孩子們的煩躁。

我們顯然是很愛子女的,可如果因一句“都是為你好”而令他們視父母為仇人,實在得不償失,簡直虧到姥姥家。

放手吧!慢慢等待他們成熟。


妮呢128


這個事兒,我最有經驗了[捂臉],因為我也50多歲了,我的女兒大三。

我對女兒的嚴管基本上止於高中前,之前女兒是狠怕我的,娘倆也發生過多次的衝突,女兒的反抗方式是冷漠相對。放學回家關上門,把我拒之門外,氣的我不行不行的。好在我是個知道反思的母親,回想以住我每次發的脾並不完全來自女兒的錯誤,每一次跟女兒的衝突的起因都不是什麼大事兒。

我覺醒了,認為我該調整我自己,不發脾氣、不說過激的話,任何情況下都要控制好情緒、調整好心情,做個智慧的母親。在母女關係中重新定位;我不僅僅是母親,還是女兒的朋友,女兒的後勤保障。做女兒喜歡吃的飯、說女兒喜歡聽的話,傾聽、鼓勵、引導。

女兒高中三年學習成績一路往上走。17年女兒上了大學,每次電話,我基本上不問她學習,只問她吃喝、身體。

孩子成年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對生話、對友情、對親情、對愛情的認知,他們不同於我們年青時的那個時代、沒有智能手機、沒有電腦,除了在學校老師教的那點東西外就是從長輩處得來的經驗。這個時代,20多歲的孩子其實不見得懂得的比我們少,只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方式與我們不同,但是不能說父母是對的、孩子是錯的,也許有些東西是父母落後了呢。

把女兒當成朋友,多讚美少指責,適時的引導,女兒不會在父母身一輩子的,診惜女兒在身邊的日子,好好享受母女相伴的幸福時光。


退休眼看生活


我差不多五十了,孩子高二,我說一下我和孩子的相處之道。

第一次感覺孩子叛逆是初三的時候,孩子有自殘,甚至想過自殺。因為孩子一直是別人眼中的孩子,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非常乖巧懂事,這時突然變了,對我直接摔門,吼叫,對老師表面謙卑實際所說的話能噎死人,老師氣的差點吐血。我只能一邊和老師道歉,告訴老師,謝謝他們的悉心教導,但是孩子如果不想學,就放棄吧(無奈之舉),一邊告訴孩子,人生不一定非要出人頭地,也可以普普通通,只要快樂健康就好,我自己的目標自己會去努力,沒有想讓孩子替我完成的心願,她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了。

中考不出意料沒考好,全區三萬五千多人考了五千多名,沒關係,有學校要的,還是有書讀的。高一我只要有時間就跑去學校給孩子送點好吃的,孩子有一點心情不好我就安靜的傾聽,幫孩子分析原因,同仇敵駭,理解她,把自己想成十六七歲的孩子,不要說對錯,不要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我們只是傾聽者,一個情感的垃圾桶。

我引導孩子找途徑發洩不滿情緒,跆拳道,古箏,聽鋼琴曲,玩遊戲,高一又渾渾噩噩結束了,暑假的時候做了幾次小模特(讓孩子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的路,不要侷限在一個範圍內),打遊戲認識了幾個985的哥哥姐姐,開學前幾天告訴我,媽媽,給我找幾個老師吧,我想好好學習,我覺得還是適合學術圈,模特遊戲圈不適合我。

經過一兩年的努力,我現在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了,學校不許帶手機,但有固話可以使用,孩子幾乎每天一個電話給我,和我說身邊的事,學習情況,心情等等,最後一句一定是:媽媽,我愛你,媽媽晚安。

這是我的經歷,希望幫到你


yg3006


我快五十了,女兒快22了。

略微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跟女兒的關係,應該算是比較良性的母女關係。

我說得很低調客觀,實際上應該是比較有距離的親密。

本來我們相距一萬多公里,事實距離很遠。但是,我們的情感距離很近。但又沒有近到讓彼此窒息。所以我說是有距離的親密。

所有現在表現出來的問題,都不止是此時此刻的問題,而是歷久彌堅的問題。

不良的母女關係,應該也是在過去的歲月裡,比如有一個控制型的、挑剔型的、漠視型的母親,和一個無力抵抗的女兒。所以,女兒現在的各種冷漠,應該都是對過去的否定和抗爭。

那麼,現在怎麼辦呢?我只能結合我的一些方式來探討。

第一、永遠不要擺出一副恩公的嘴臉。

切記不要叨叨叨,我把你養大,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我為了你我犧牲了多少?

鳥獸尚且要冒著生命危險撫育幼崽,卻從不叫苦。我們作為四腳獸,自己弄出來的人命案,自己負責了結,有啥值得叨叨叨的?!

懂得感恩的孩子,在你日結月累的付出裡,自然已經懂得。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越是叨叨叨,越是煩你。

感恩教育,身教重於言傳。

第二、關注孩子所關注的,而不是關注你所關注的,或你想讓孩子關注的。

想想看,你的老母親天天給你微信的養生之道、十全大補湯方子,你看過一丁點沒有?還不是直接忽略啦?

所以,多多留意孩子的喜怒哀樂,他們最近在忙些什麼呢,壓力和壓力源是什麼。哪怕幫不上忙,瞭解一下也是好的。

第三、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愛她,而不是以我想的、我能的方式來愛她。

比如,我曾經節衣縮食買了很多書,中外名著啥啥的。希望不僅自己讀了有用,女兒也可以開卷有益。

後來養了女兒,發現自己是剃頭擔子。女兒根本不喜歡。

那我就跟她一起喜歡她喜歡的,比如一起看宮崎駿。啊,多美的宮崎駿啊!

第四、多多聽她叨叨叨,儘量少指導。

孩子越來越成長了,性格基本定型了,其實很難再怎麼塑造了。

各自的人生有各自的軌道,你很難左右了。索性放手吧。

最後,做好你自己,尋找自己的快樂。

確實,一個快樂自信的母親,必然是受歡迎的母親。一個善於發現美感受美的母親,會讓孩子較少壓力。

嗯,有事情要做了,就寫到這裡吧。



雲是鶴家鄉680


謝謝各位朋友的回答。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急躁、要強、愛乾淨;可我女兒偏偏都避開了這些,就是現在所說的佛系青年,安靜、宅、無慾無求,不收拾房間。我總希望女孩子要獨立自強,乾淨利索,到了談戀愛的時候就談戀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是你看著著急一點用都沒有。我不是嘮嘮叨叨的中年婦女,曾經苦口婆心的說過,但是沒有用。所以我現在儘量不去想不去說,已經放棄了以前的想法和希望,管好自己就OK啦!

我跟老公說:你得好好活著,我以後就指你陪伴了,你多好!我說什麼都可以,不會有那麼多的禁忌。


落花為泥香如故


我也說說我和女兒的相處吧。

女兒現已工作快倆年了,也已二十多歲了。工作也努力上進,性格也開朗陽光,今天的成果讓我感到些許的成功。

可是女兒從上學開始卻讓我沒少著急,上火。從小學開始她的房間門後面貼上了動漫的圖片,她喜歡看日本動漫劇之類;初中開始,隨青春期到來她酷愛追劇,迷戀動漫,學習天天不上心並且你再怎麼講道理,擺事實,她亦然我行我素,你就是說破天她也不動,照舊晚上追劇直到我已睡了一覺,她還在客廳,電視聲很小,只見電視亮光一閃一閃。沒辦法,最後我幾年停了廣電交費,不看電視了。但她有自己的辦法,不看電視看小說,她用自己的零錢在外面書店租起書來看,並且一放學關起門在房間裡不出來。我曾一次翻出一本厚厚的小說,我偷偷地藏起來了,書不見她也不問,我也`不說……。時間很快到初二了,學校老師課已參不多

上完了,接下來面臨升初三畢業,一天晚上,我和她爸倆人和女兒平心靜氣談,我倆知道女兒學習情況,就問她初三畢業,能升到高中能上大學嗎?還是初三畢業學業結束有前途嗎?她自己也看到學校裡緊張氣氛,心裡也開始著急了,以前愛玩,可現在不能再玩了。接下來她開始拚命學習了,這樣她初三畢業以良好的成績上了高中。在高中階段,我只是引導她,也不訓斥指責她,我和她談心像朋友一樣,分享自己的心得,她有什麼心事也和我講,我也幫她分析講解。我見過她的班上一次調查問和父母關係,她答朋友。

上大學後,女兒要獨自出門離開我們了,臨行前我只告訴女兒出門注意安全,並且什麼是底線和規則女兒已早心中有底了。參加工作後,我只告訴女兒工作要認真努力,多學習,和同事相處愉快。我也完全放手了,放手她去獨立成長。這是我和女兒的一點相處心得。


用戶9278796837176


我姑娘18歲,大二,上大學以前我說的話基本聽,她嘗試過各種反抗,都被我鐵血壓下,到去年高考後和我翻臉,因為報志願鬥爭到底,結果我敗北,後來的後來,我一直被她壓制,最生氣的時候我微信電話qq拉黑她,氣的她哭笑不得,她給她爸打電話找我,因為我掌管財政大權,她需要我經濟資助,我就趁機提要求,能利用的時間太有限了,等人畢業,估計我這媽的話更不管用了,不過,等她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她思想年齡也足夠成熟了,到時我聽她的算了。現在的孩子,人家說的話不一定不對,即使不對,也得讓她碰碰壁,作為自己人生的寶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