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陕西华县大地震有多严重?是如何救灾的?

用户53582976630


虽已时过11载,相信国人对于2008年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特大地震仍然记忆犹新。时至今日,这次地震之惨烈,破坏面积之广,人员伤亡之惨重均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悲伤记忆。

而回望中华五千载,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大小地震仅有文字记载的就不可计数。

除了我们熟知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皆给当地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外,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华县大地震比起上述两起强震,其破坏程度之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它是我国历史记载中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也丝毫不过。

(地震发生区域)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2月2日)十二月十二日子时,正当人们还沉寂在熟睡中时,一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地震悄然而至。据后来推算,这次强震震级在8.1到8.4级之间。

共计有5省(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的101个县遭受了此次强震的直接破坏,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其中尤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的永济四县受灾最为严重,故称这次地震为华县大地震,又称明嘉靖关中大地震。

地震更是造成了高达83万人死亡!这次地震也是中国及人类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地震发生时,在强大外力作用下,震区地表发生大规模变化,出现了诸如:山崩、滑坡、地裂、地隆、地下喷水等情形。

震中大部分地区被夷为平地!

远远望去,一片废墟,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殆尽。地震造成了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黄河南岸大庆关和蒲州河堤悉数崩塌。地震还造成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小雁塔塔顶被毁。




(今陕西西安小雁塔)

关于这次特大地震,明朝多种历史文献均有记载。

《明史》:“(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申,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奇。”赵时春《赵浚谷文集》:“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水从坼窦涌沙,没麦败田,圮屋覆灶。”

华县大地震也产生了巨大的次生灾害。也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堰塞湖,由于黄土滑坡,堵塞了流经此区域的黄河,致使河水逆流,最终又形成了巨大水灾。

华县大地震以死亡人数之巨而被世人所熟知。而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人员伤亡则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许多人尚在睡梦中,灾难便突然降临,毫无逃生的准备。

[2]、地震重灾区的渭南、华县、华阴、永济等几个县区人口稠密。

[3]、关中地区居民大多居住在土窑洞内,房屋抗震能力普遍较差。地震发生时,由于黄土滑坡和崩塌致使许多人被埋没在窑洞内。

[4]、堰塞湖在震后不久即溃决,造成了巨大的水患灾害;由于地震发生在隆冬时节,气候寒冷,致使许多灾民在饥寒交迫,缺衣少食和震后蔓延流行的疫病中死去。

[5]、明政府缺乏有效应急的救灾措施,广大灾民流离失所。且震后抢掠事件频发,广大灾民惶惶不可终日。

(后人绘震后灾民图)

同其他大地震一样,华县大地震发生前也曾出现大的异样。比较明显的就是,该地区震前两年连续出现大规模干旱。


小司马说


古代有一个县城发生8级地震

明朝陕西华县地震,1556年,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特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特大地震之一,据小编查资料显示,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华县地震

地震现况

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地震当时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报上名字的就有83万人,还有很多不知道名字,那真无法想象。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是世界上死亡人员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比唐山、汶川大地震还严重。

救灾等于免税

地震发生在深夜、震区人口稠密等因素外,当时的抗震救灾体系不健全,民众防灾意识薄弱。那时陕西人住的是窑洞,房屋抗震性能力较差,社会治安混乱,谣言四起,灾民惶惶不可终日,当时经常干旱,发荒粮时没有收成,人民饥饿,无居住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老百姓听天由命的思想,朝庭没有能力去救灾,只能免税了,根小编查资料显示晚明朝灭亡有一部分是灾民暴发。



快点燃星星要灭了快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明朝陕西那些事儿。(约400字,阅读需2分)

明朝陕西华县大地震,又称为嘉靖关中大地震。

这一场爆发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以关中华县为震中的八级大地震,造成了八十余万关中民众的伤亡。

地震爆发在十二月份,天气严寒,灾民无栖身之所,挨饿受冻。而朝廷的赈济活动,直到次年二月才陆续开始。

朝廷救灾的重点,竟然一度放在祭告山川之神,以保佑灾民之上。

这样的荒谬行为,还真是符合深宫修仙的嘉靖皇帝所为。

《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皇帝

其实救援迟缓的根本原因还是朝廷没银子。

据《明世宗实录》可知,嘉靖中期,国库亏空严重:

就在大地震爆发的嘉靖三十五年,国库还亏空百万余两白银,而之前的几年,更是屡年亏空,朝廷并无积蓄以救灾。

被大地震毁掉最上面几层的西安小雁塔

因此这次大地震的救灾,主要还是落在西安地方官身上。但是地方刚经历大灾,并无多少余力救济百姓。

这也是嘉靖关中大地震成为中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的一个主要原因。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明朝陕西华县大地震,指的就是发生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的一场大地震,这次地震即使放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101个县受灾,因这次地震死亡的人数仅上报名姓的就有83万之多。由于交通断绝,信息不通,当时朝廷对于这次地震的救助实为有限,这也是造成人员大规模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华县大地震为何伤亡如此惨重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明史》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 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根据以上记载不难看出,这次地震不仅波及范围极广,且对地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而之所以会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1、强度原因:根据“地裂泉涌,房屋陷入地下,平地上突出山梁”等关于这次地震的记载来看,这次地震的强度极大,现在普遍认为这次地震的强度高达8.3级。甚至比2008年的汶川地震强度还要高,在抗震能力完全无法与现代相比的古代,这么高强度的地震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2、时间原因:根据记载,这次地震发生在腊月十二,正值数九寒冬之际,百姓普遍在家。而地震又发生在深夜“子时”,也就是半夜12点左右,百姓已大多休息,这种时候发生地震,百姓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秦可大说潼关等地70%的人死亡,说明很多人在睡梦中便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

3、次生灾害:从前文记载不难看出,这次地震对地质造成了极大变化,关中平原北依渭河,南临秦岭,大地震造成的河水上涨、地表开裂,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样极为严重。

4、救灾不急:对于这次地震,朝廷的救助其实很不及时,原因在于交通不便,而当地道路又因地震损毁严重。等到嘉靖皇帝接到受灾报告,已经是次年的二月了,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根本谈不上对地震的救助,这种情况下,灾民无处安置、粮食绝收、瘟疫横行,躲过地震的百姓们又因饿死、冻死、病死者极多,这同样是造成人员伤亡过多的主要原因。


香茗史馆


我就是华县的,小时候就听我爷说过


Gem


难怪我们潼关县永远不怕水灾 北边黄河 东西沟壑 南边秦岭 和华县大地震有很大关系啊


糖糖是我的小棉袄


咋又在头条发这个地震呀?原来一月发多次的。为什么要发呀?当时地震时你在场吗?真的有那么严重吗?那大小雁塔和好多建筑咋安全无恙呢?经常发是不是有别的用意呀?


手机用户50731431594


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