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護春耕保供應

農民日報記者 石亞楠

疫情當前,春耕在即。為了不耽誤農時,農資企業、合作社等藉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提供農技服務,保障農資供應,開展春耕備耕。

“互聯網成了疫情期間我們服務種植大戶的‘主陣地’!”中化農業MAP山東省區技術服務中心的農藝師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溝通互動,提高了種植大戶對於MAP智農的認知和使用水平,同時定期在大戶群提供小麥年後田間管理、春耕備耕保障、玉米行情分析研判、優秀服務案例分享等服務1200多次;通過線上文字描述、圖片、視頻結合的方式診斷小麥長勢與管理要點150多次。

同時,農民嚐鮮網絡直播收穫頗豐。2月3日,中化農業MAP開展黃淮海區域線上直播,重點講解冬小麥田間管理,當日上線人數達5000多人,農藝師線上答疑解決農民困惑。

青島豐諾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青島老段農機專業合作社積極組織開展農機檢修,確保各類農機具在春耕中能夠以最優良的性能發揮最大作用。“此次檢修不進村不進戶,農戶們把農機具開到村外空曠的曬場,工作人員戴著口罩進行檢修,對於檢修中發現的問題,工作人員現場予以解決。”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此外,合作社還利用互聯網大力推動農資線上營銷和銷售,保障終端零售渠道農資正常供應。

互聯網不僅成了農資企業服務農民的“利器”,也成了合作社服務社區居民的“好幫手”。

“我們工人加班加點,通過加大電商平臺供應力度,滿足市民對綠葉菜的需求。”上海綠椰蔬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永軍介紹,合作社為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等電商平臺以及超市供應新鮮蔬菜,日供應量達10.5噸。開通蔬菜訂購小程序,通過快遞集中配送的方式為市民送去綠色健康蔬菜,日銷量約1.5噸。

在江西省九江市,為最大程度便利社區居民,富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彭澤縣淵明田園種養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等每天在社員朋友圈發送產品供應信息,開設公眾號公佈菜品及價格,社區居民通過微信掃碼或撥打電話訂購,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肉、蛋,合作社還為城市居民提供免費配送上門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