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C919大飞机发动机遭到美国干扰,有很多网友认为,决不能对美国妥协,大不了不用美国货,不争馒头争口气,用俄罗斯或者国产的,国之利器决不能受制于人...C919这类民航大飞机可以用其他发动机,但决不能闭门造车,原因很简单,已经有人这么干了,而且下场很不好,这个人就是俄罗斯。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众多网友认为中国的优势:1,咱们有比较强的航空工业技术,运20都能上天,C919差不多的大飞机克服克服困难也没啥问题;2,造好了不能飞外国可以给国内航空公司摊派,咱们国内市场大,自己消化,卖个千八百架问题不大;3,主观因素,咱们中国人民不怕困难的精神等等。以上3个优势,俄罗斯和他的前任苏联都有,论技术不用说了,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大飞机研制经验;论摊派也不是问题,无论是苏联还是普京,让国内航空公司支持自家产品谁敢不从?俄罗斯领土面积世界第一,航空市场自然也不小;至于主观因素嘛,俄罗斯说你们中国人不怕困难,我北极熊饭都快吃不上了不照样跟美国正面刚?那么俄罗斯的大飞机现状如何呢?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C919供应商,它本质还是商品

用一句好听的话说是‘倔强的存在着’,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用一句现实的话来说就是‘卖一架亏一架’。从二战结束至今的70多年间,俄罗斯(前任苏联)制造了许多款民航客机,这其中给大家介绍4款比较有代表性的:图154,伊尔86/96,苏霍伊SSJ100和MC21。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第一代图154客机大家比较熟悉,载客量为150-180人,它是整个苏联航空的骄傲和辉煌,从1968年收费到2006年停产,一共制造了935架,主要用户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我国也曾大量购买使用该机。可以说这款客机的出现,几乎让人以为苏联大客机“成了”。但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粗犷的苏式风格在图154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飞机能上天就算胜利,可靠性、安全性先放一边慢慢解决,飞行员更是生猛的不行,以至于后来图154降落后有乘客激动的给飞行员鼓掌致敬...从首飞到现在,图154至少发生了30次空难,67起重大事故,共 导致飞机上死亡2982人,地面死亡21人,失事率达6.5%,造出的900多架飞机,有62架因意外而损失。在中国几乎说起俄罗斯客机大家就会想起图154,想起图154大家就会撇撇嘴...图154输在了可靠性和安全性上,这对民航客机来说是致命的。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左侧大飞机就是伊尔96

有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图154开头后,苏联信心大增,这么个东西都能卖900多架,看来造客机也不过如此,于是便冲刺民航客机的巅峰:四发动机远程双过道宽体客机伊尔86以及后续改进型号伊尔96,这款巨大的客机性能和可靠性都不错,载客300-400人,还是普京的专机(普京为了俄罗斯民航客机也是豁出去了),但飞机发动机比不上西方同类产品,燃油经济性很差,一共造了100多架,到现在是出口卖不出去,俄国内航空公司一边抱怨这些飞机太费油,一边不断用波音空客的飞机替代。伊尔86/96输在了经济性上,这一点不要小看,民航客机本质是商品,不挣钱绝不会长久。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俄罗斯终于明白民航客机不是闭门造车,必须要多用世界先进技术,于是乎就像找外国巨头拜师,就有了和波音联合研发的苏霍伊SSJ100,这架飞机不算大,能拉90人,全部按照西方标准研制,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航空强国都参与到研制过程中,这么多高手加盟(这在某种程度上和C919很像,都大量采用了西方先进科技),无数俄罗斯人激动不已,SSJ100要‘成了’!俄罗斯预计产量800架起,这都是保守估计,这么好的飞机,怎么也得卖个一两千架...2012年,SSJ100信心满满的飞到印尼雅加达参加航展,拉着37位有意向的客户代表进行飞行表演,体验飞机先进性能和舒适体验,然后...飞机撞山了,俄罗斯人突然有些尴尬了:他们基本把所有想买的客户代表都摔死了。随后一直大小事故不断,2019年5月5日,一架SSJ100客机在莫斯科迫降后烧毁,客机共载有78人,其中41人遇难,国内国外的航空公司再也忍受不住,砍掉预定订单,缩减机队规模,SSJ100又走了老路,败在了俄罗斯客机研制的能力不足,为什么C919和SSJ100大量使用外国技术我们还说他们是自护资产权的飞机?就是因为飞机的整体整合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这才是民航客机的关键所在。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下一个说的就是和C919差不多的MC21,MC21应该算是俄罗斯拼死一搏,集结了几乎所有国内航空精英团队,西方先进技术大量运用,高起点高标准,可以说是C919的劲敌之一,进度也和C919差不多,后来的事更有参考性:美国各种找茬,今天发动机不让用了,明天复合材料限购了...当时国内媒体还幸灾乐祸,MC21虽然更先进,但已经不是C919对手,现在西方先进的发动机材料都不让用了,只能用俄国内产品替代,性能下降自然不是集全世界先进技术于一体的C919对手...现在快成难兄难弟了,想用俄罗斯发动机,颇为脸红...

C919不用美国发动机没关系: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第2个俄罗斯

综上所述,C919能用美国发动机最好,用了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等都达到了期望值,才能在国际上和波音空客竞争,然后真不让用了,整个C919就得整个切换方向:全力攻占国内市场,咱们自己的市场足够大。但最最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咱们自己研制发动机还是俄罗斯发动机,整体性能肯定比不上欧美产品,那这样怎么能确保不走俄罗斯的老路?当一架飞机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再爱国的乘客也不敢乘坐,当一架飞机的经济性不能保证,再根正苗红的航空公司也会想方设法抛弃它。所以班长的建议是,真到了不能用美国货的地步,无论是谁的发动机,绝对要保证飞机安全性和可靠性,哪怕为了这些放弃一些经济性,先给乘客一个保证,至于航空公司,可以采用燃油补贴、飞机价格优惠等形式补偿他们,这样才能形成最起码的竞争力。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现在C919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大,这也就不是一股热血说自己造的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算不用美国发动机,能保证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C919造好了,就算票价比波音空客贵,我也愿意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