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的民主是什麼

現代民主講究的是“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這是一種理想情況的民主,很美好的民主。然而,這也是一種假大空的民主,虛幻的民主。就類似於要讓人人都成為聖人一樣,聽上去很美好,但要真的按照人人都是聖人的標準做事,會被現實打擊得體無完膚。

現代民主的這套理念就是這個問題,不接地氣。按照這種理念施政,問題層出不窮。西方國家喜歡推銷他們的民主,結果自己也做不到他們標準下的民主,只好說一套做一套,民主成了他們用來顛覆的工具。

實事求是的民主是什麼

多數尊重少數,就是決議產生前多數派要聽取少數派的意見,儘可能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可實際上通過決議時,多數派無視少數派的意見,漠視他們的利益,強行壓制通過決議,毫不在意少數派的不滿; 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多數人贊同下的決議,少數人不贊同但也要服從。但西方國家的少數派不同意滿多數派的通過的決議,即使有了決議照樣不服從,不執行,還要想方設法推翻它。於是多數不尊重少數,少數不服從多數,這樣形成惡性循環,一步步變得更嚴重。最後他們的民主流於形式,浮於表面,變成一人一票的選舉之類的玩意,還偏偏被當成靈丹妙藥,包治百病。

也就是說,現代民主的理念“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那是所有人都是聖人才能做到的事。真正的實際多數不尊重少數,少數不服從多數。實事求是的民主就必須根據這個情況應對,才能有的放矢。

真正實事求是的民主是什麼?

就是這麼一句話: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少數。

講民主,就必須按照這句話來做。

現代民主特別提防的就是打擊少數這件事,特別提倡保護少數、尊重少數。他們認為多數是由少數構成的,不保護少數,打擊少數,一直進行下去,多數也會變成少數,也會被打擊。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思想,是有慘痛經歷得出的深刻教訓。二戰中,德國法西斯從對猶太人這一少數群體出手,一步步擴大打擊範圍,最後挑起了人類歷史上最大浩劫的戰爭。經歷過這事件的當事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馬丁·尼莫拉牧師說道:“他們先是來抓共產黨,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他們接著來抓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他們又來抓工會會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他們再來抓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他們最後來抓我,這時已經沒有人替我說話了。”這段文字刻於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旁,發人深省。所以,西方現代民主特意提出保護少數人的原則,他們的言論自由中也有“我不贊同你說的觀點,但我死死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的理念。這是種巨大的進步。

然而,這理念太進步了,進步到只有聖人才習以為常,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簡直反人性。所以,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教育來提高人們的素質,讓人人都達到聖人的水平。

這理想很好,目標也崇高偉大,方法看似也有可行性,值得大力推廣。可明眼人都能看出,讓人人都是聖人,根本不切實際。作為口號喊喊是可以的,可以鼓舞人心,催人上進,真的照口號執行會出大問題的。

所以,實事求是的民主就是這十個字: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少數。

作為少數,在團體中,天生就是被打擊的對象。想不被打擊,就只有不當少數,去當大多數。想當少數,就要做好被打擊的覺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手裡,你要追求真理,甘當那一少數,那你就做好被打擊的準備吧,不要等打擊來了怨天尤人,叫嚷著不公平有黑幕什麼的。真金不怕火煉,不經磨難哪會成功?

如果不想被打擊,每一個少數,在團體中必須想方設法把自己變成多數。少數都這樣做了,少數就變成了多數,這就是團結。這就叫團結大多數。不肯這樣做的少數,就是那被打擊的極少數。團體總要存在這樣的極少數。少數會變多數,多數也會變少數,變來變去,所有的人都會變成多數,也都會變成少數,都會被團結,也都會被打擊。這就很公平了,被打擊也沒什麼大不了了。當多數和當少數,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也可以隨時改變,實際上不是很合理嗎?

團結多數,打擊少數,我們叫它民主集中制,一種並不新鮮的工作方法。

如果覺得打擊少數這話不好聽,那就換個說法,叫孤立少數。因為一件事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只要讓大多數人滿意就行了,少數不滿意的就隨他去,把他排除在外,叫孤立少數。我們可以做的無非就是讓多數更多,少數更少,總存在的那一部分無論如何都不滿意的極少數就不用在意。想讓所有人都滿意幾乎不可能,那是幼稚病。現在什麼都提倡百分百滿意,無差評什麼的,就是患幼稚病的人太多了。

有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事嗎?有,但極少,幾乎不存在。比如說一道菜很好吃,所有人都滿意。這是可能有,但不會太多。經常見到的全好評之類的,往往是說謊的結果。明明不滿意卻要說滿意。人是會說謊的。所以,看起來是多數,其實是少數,這種事情經常發生,需要一雙慧眼才能看清。實事求是的民主,必須與謊言虛假作鬥爭而且能取勝才行。而這,也只有團結多數打擊少數才能做到。

建設我們的民主,還是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