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可良——以病弱之躯毅然走在防疫一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里面的这最后一句,读起来让人如此振奋,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男人,对这句诗作了最好的诠释。

温可良——以病弱之躯毅然走在防疫一线

温可良,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55岁,四川省自贡市人,转业军人,水富市公安局工勤人员,因政策原因,从警多年却没有解决到警察身份,现在水富市看守所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身患重病的温可良,已在看守所后勤岗位上坚守多年,他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一年365日天天在岗,往返于市场和单位之间,一干就是十几年。

平凡的岗位上,杂乱而又细小入微的工作,注定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勇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并在水富市看守所阻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温可良患有鼻癌多年,每年需定期到成都华西医院进行复查,由于长期吃抗癌药物的原因,他的颈动脉坏死了很多,半边身子长期处于麻木状态;他身体的免疫功能要比正常人弱很多,体温长期只有35°多,从没上过36°。新冠肺炎到来之前,他自己因感冒引发肺炎才刚刚恢复。

按照温可良的身体情况和工龄,他早就可以申请病退在家安心静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工作岗位发挥余热。他说:以前在军队讲奉献,现在在公安也要讲奉献,只要身体还能动,单位还需要我,我必将继续工作,绝不退缩。他心态很好,很乐观很开朗,为人客气谦卑,他对待同事总是乐呵呵的,无论是谁交办给他的事,从来都是事事有回应,事事有交代。

他所负责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认真又细致,他买的每一份菜,从来都是精确到两,钱从来都是精确到分,并且当天的账目当日搞清楚,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他在工作上是个急脾气,无论同事们有任何需要,哪怕大家需要的只是一支小小的电池,他一定会第一时间赶到,用最快的速度送到需要的人手上。日常工作中,温可良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理解万岁,他说大家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自己尽力做好该做的事情,才对得起大家一起共事这份缘分。

1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传来,温可良最先考虑的事不是如何躲避,而是看守所众多人员的食物储备问题。温可良说,看守所那么多人,每天要消耗那么多的食物,如果疫情全面蔓延,必定会造成各种物资流通的困难。他很有远见的为看守所储备了一月的粮油,半月蔬果,土豆、红豆、西红柿、白萝卜、红萝卜等,这些可长时间存放的食物,他统统搬回了看守所的仓库。随着疫情的逐渐升级,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实行交通管制,水富也不例外对人、车、小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物资的流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虽然有政府宏观调控着,但市场还是如温可良所料那样,很多食材都涨价了,并且种类比正常情况下少了很多,好多东西还根本没有办法购买,他预先储备的食物,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温可良的工作量比平时多了很多倍,特别是单位全面封闭以来,全所只有他和内勤邓隐凤没有封闭,单位所有的物资筹备配送全落到了他身上。他每天一早起来,最先就是去市场采购物品,然后送往不同的配送点;之后,他会立即到警务保障室领取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的各种防护装备,一一清点后送到每一个人手中,这一趟他几乎会跑遍整个水富县城,因为除了部分防护物资送单位外,还有一些在家留观人员的防护物资也需要配送。然后还有数不清的临时跑腿,因为单位的封闭管理,在岗民警职工不能出来,大家很多生活上的需求也需要他来完成,比如给民警买药送药、送换洗衣物、买生活用品等等。内勤邓隐凤怕他身体吃不消,多次提出帮他分担,好让他有点休息的时间,却被他严肃拒绝了。他对邓隐凤说,你那块工作本身已经够多了,并且还带着奶娃娃,你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剩下的时间好好带娃,我这一块工作请你不要操心,我能完成任务。

2月10日12时开始,水富全城实行车辆凭证通行,当天下午,温可良需要为驻所医生采购被褥、洗漱物品等物资,那时候大家的通行证都还没有办下来,他心里想的不是通行证还没有下来,先在家休息一会,而是要怎样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温可良先后打电话给所上内勤和分管监所的局领导,主动请求帮忙协调解决通行证的问题,他说车子没有通行证,他完成不了任务。直到通行证拿到手上那一刻,他才如释负重的笑了。

有2名同事曾对温可良说,现在整个看守所,你才是最危险的人,每天到处跑,与那么多人接触,万一新冠病毒找上你,以你这身板,这样的免疫力,要恢复怕就难了。温可良笑笑说,我命大,癌症都要不了我的命,这个新冠病毒能耐我何,生死大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温可良用自己病弱的身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信仰,责任与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