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疫情之後中國公共衛生系統要花兩三千億補短板】

此次疫情的發生發展是不是說明我國現有公共衛生體系、傳染病防治工作還有很多系統性問題?有沒有可能從根本上杜絕重大疫情發生、把疫情消滅在萌芽?大疫倒逼我們深刻反思。國家需要大力加強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領域的供給側全面改革,解決該領域的方向性問題、系統性問題、基礎性問題,讓該領域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為此建議,疫情之後,財政應把計劃投資項目上的錢,轉移一部分到公共衛生等公共設施領域,提高國家公共衛生供給質量,並以此政府消費促進中國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經驗表明,財政投資鐵路、公路的基礎設施,其只有30%左右轉化為當年的GDP;但投資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及設施,大致60%到70%可以轉化為當年的GDP。因此,同樣是財政投入,對公共衛生領域的投資效率更高,對GDP的拉動作用更大。同時,滿足人民群眾需要,形成社會服務平衡。
此次疫情表現出我國現有醫療與公共衛生系統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問題。實際情況是,除北上廣深杭等發達城市外,許多大城市三甲醫院數量不足、設施配置不到位,而中小城市各級醫療資源配置更是不齊全、不合理,醫療設施、醫治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對比發達國家的醫療體系可以看到,美國、日本即使是小醫院,配備的設施也是和大醫院一樣的。

【黃奇帆:疫情之後中國公共衛生系統要花兩三千億補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