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爱吃什么?我想它喜欢吃的食物里面会有病毒预防的答案吗?

不学则无为


狭长的身躯上布满鳞甲、弓起的背脊、粗短的四肢,它一边慢腾腾的走着,一边靠敏感嗅觉寻找着美味白蚁。它就是呆萌的穿山甲,可近日因一则新闻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原来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研究发现,穿山甲身上β-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达90%以上,由此推测穿山甲有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中间宿主之一。世人听了为之哗然,可穿山甲听了却有些委屈。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病毒与宿主的关系:病毒只是一种非生命细胞结构,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只得如寄生虫般寻找一个寄宿细胞,才能进行复制繁殖。而这种寄宿细胞又分自然宿主、中间宿主、最终宿主三种。经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最近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中菊头蝠,而穿山甲在大自然中与中菊头蝠接触后,就可能成为新冠病毒中间宿主,随后再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成最终宿主。

穿山甲听了却有一肚子口水不知向谁倾诉。它由7000万前的肉食科动物进化而来,已经与世无争,与大自然和平相处4000万年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唯一长满鳞甲的哺乳动物。

别看它名叫穿山甲,可它并没有凿石开山的本领,既便其前爪中趾长,也只能挖挖泥土寻找白蚁而已。而且它在上千万年进化中,早已行动迟缓牙齿退化,只能靠长长的舌头卷食白蚁与小昆虫,可以说真的与世无害。

更何况穿山甲食量惊人,一只穿山甲一次就可以吃近500克白蚁,可以保护16.7公顷树林不被白蚁破坏,堪称“山林卫士”。

穿山甲生性胆小,只有夜晚才出来觅食,稍有危险就会将身体蜷缩成球靠坚韧的鳞甲护体。据说就连狮子拿穿山甲的鳞甲都无法下口,僵持半天也只得弃穿山甲而去。

本来穿山甲靠鳞片在大自然中几乎没有天敌,可以安享食蚁岁月,谁料却又因鳞片遇到了最大天敌人类。

不知是不是人类以为穿山甲名字威武,真的就能打通山洞?遂又以吃哪补哪的旧理念,认为穿山甲有通经络通乳之效。

《本草纲目》就曾记载: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

由此世人觉得穿山甲浑身是宝,其鳞片可以入药有治疗麻痹、哮喘、产后乳汁不通等症状。而穿山甲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等多种高级营养物质,是难得的食补佳品。于是穿山甲鳞片就成了女人们通经通乳等必备之物,而穿山甲肉则成了土豪们撑场面显阔气的美味佳肴。

穿山甲成为人类觊觎的珍品,深陷被捕杀巨大风险中。别看穿山甲对付狮子绰绰有余,可是其蜷缩成球的绝技对于人类根本就是雕虫小技。因为人类无需破坏其鳞甲,只要轻轻一提就能将其捕获。

原来世界上有8种穿山甲分布于亚非洲的亚热带以及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类需求量大,而穿山甲对环境、食物等方面皆要求苛刻,很难进行人工饲养繁殖,各地贩卖的穿山甲只可能是野外捕捉,根本不可能如宣传单所说的人工饲养。尤其是穿山甲一年只生一胎,一次只可产仔1~2只,于是现在各国穿山甲已近灭绝之际。

譬如三十年前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等地的野生中华穿山甲,随时出没于山林,可是现在已经几乎绝迹。而今市场上的穿山甲基本都从外国走私贩运而来,如今东南亚的穿山甲数目也已锐减,随后与中华穿山甲根本不是同种属的非洲大穿山甲,又开始成为人类捕杀走私的下一个目标。

虽然我国自1989年就来始将穿山甲,列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二级保护动物,还有2002年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也明确禁止任何有关穿山甲的国际贸易。可是巨大的市场需求,致使再严的法律都无法遏制人类在金钱驱动下的恶行。原来数量巨大,随时出没山林的穿山甲竟成了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穿山甲说到此处,怎能不泪水涟涟呢?原来它可以带着儿女四处看世界,可如今哪里才是平安容身之处?既便蹙缩在洞中,也不知是否能看到明天的月色?

穿山甲不知人类为何认为它浑身是宝?其实它的鳞片中只是普通β—角蛋白质,其药用功效与猪蹄甲没有什么不同。而它的肉也没有什么特殊营养价值,与普通家畜家禽无异。穿山甲被人类伤害,如今又成了传染病毒的中间宿主,穿山甲说起来怎能不委屈呢?

本来穿山甲饮食单一只以白蚁等昆虫为食,而且它们还很爱干净,既便是大便,也要来到洞外20米处挖坑,大便后再用土掩盖。它们也不知冠状病毒从何而来,也许是在大自然中活动时,病毒吸附在鳞甲上的吧。

无论是中菊头蝠还是穿山甲,它们都能与冠状病毒和平相处,也许这是大自然进化馈赠给它们的特殊生存能力。而人类没有特殊免疫力,却因捕食蝙蝠与穿山甲感染新冠病毒爆发疫情。

穿山甲看到人类疫情爆发紧张恐慌的现状,只期盼人类好好反思,以后善待它们,还是过以前互不相扰的日子。它们不想成为药材与美食,只想做安享自然风光的“山林卫士”就好。


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穿山甲的食物和病毒没什么关系,搞清楚什么是中间宿主和病毒,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满足你的好奇:穿山甲爱吃什么?

穿山甲的牙齿退化了,所以它们是靠一条细长的舌头进食,这条舌头的长度可达30到40厘米,方便它们把舌头伸进蚁穴里舔食白蚁。有时,穿山甲也会用自己有力的前爪打破白蚁的蚁穴,或者开挖蚁洞,以设法吃到更多的白蚁。所以,白蚁较多的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是穿山甲的主要栖息地。

穿山甲是唯一有鳞片的哺乳动物,但这身鳞甲并没能成为它们的保护,反而让它们身处险境。穿山甲白天会缩成一团睡觉,天黑后喜欢独自夜行,用灵敏的嗅觉寻找白蚁洞穴,如果遇到危险就会本能地缩成一团一动不动,这样的食性和习性让它很容易身处危险之中。

中间宿主和病毒

病毒的结构很简单,它自己无法进行代谢,也不能独立生存,病毒想要存活,必须要有一个宿主供它们繁衍。所谓宿主,就是给病毒提供生存地的生物,宿主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最终宿主。

自然宿主中最“出名”的就是蝙蝠,作为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蝙蝠有许多特殊性,快速的新陈代谢造就了超高的DNA修复水平,进而使它的免疫系统一直处在工作中,所以即使它携带上百种病毒也能安然无恙。但是一些病毒可能不会直接传给最终宿主,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就是中间宿主,比如果子狸就是SARS病毒在蝙蝠和人之间的中间宿主,骆驼则是MERS病毒在蝙蝠与人之间的中间宿主。

具体到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家推测它的自然宿主可能为中华菊头蝠;它的最终宿主,截止目前来说是人。至于中间宿主,已经公布的猜测有,水貂、蛇和穿山甲,虽然不是最终结论,但是根据华南农业大所公布的消息,科学家们在检测后发现,穿山甲样本分离出的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高度相似,因此给出了穿山甲可能为中间宿主的结论。

最后要说,写这个回答的时候挺难过的,因为早在数年前,分布于亚洲、非洲的八种穿山甲,就被分别列为了濒危和极危物种,而如今据保守统计,每年仍有几万只穿山甲被捕杀,人类真的不能让存在了8000万年的动物,就这样走向灭绝。最后的最后,推荐一部纪录片给各位——《穿山甲:被捕杀最多的动物》。


FUN知识点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在其官方微信称。通过他们的研究,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也就是讲传染给人类的这个新型肺炎病毒是由穿山甲带来的。

既然是穿山甲带来的病毒,那肯定有人吃了它的肉或者捕获过它 。否则,怎么会有它带来的病毒呢?不可能它自己跑到武汉这座大城市的吧?再说,它也没长翅膀,而且还是国家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

当然,华南海鲜市场所卖的动物非常多。有人说海陆空都有,意思是讲,水里游的各种鱼类,陆地上爬的各种动物,空中飞的各种鸟类,应有尽有。

不管是穿山甲还是蝙蝠,都没有过错,它们其实都是无辜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携带着各种病毒,并且在这个星球生活了很多年,根本不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而由于人类侵犯了他们,食用了它们才造成自身感染的,这又能怨得了谁呢?

现在举国上下,全力抗击疫情,与病魔作斗争。而那些贪吃的人更要清醒了,不是穿山甲携带的病毒害了我们,而是人类自身伤害了自己。


耿老师在种草


穿山甲最喜欢的是找白蚁食,,偏偏白蚁是腐食性动物,穿山甲,喜欢生活在山林里面,而山上的白蚁喜欢的是人的尸骨骇,又其风水差的山坟比较常见,而埋葬的尸体大多是病死,而白蚁进入坟里啃骨食肉,人体病毒的骨头,带磷,白蚁食了也就产产病毒,穿山甲喜欢食白蚁,间接成了病毒传播者,人食了穿山甲,自然产生了病毒,病毒自然对人体呼吸器官形成影响,轻重罢了。


拔龙手


哥们,武侠小说看多了吧!

杨过中了情花毒,最终在情花下找到了解毒药草。

生活没有虚构。这与穿山甲自身免疫功能有关,而与吃什么没有多大关系。


倚夕阳笑黄昏


没有,穿山甲吃白蚁,白蚁可以预防和缓解肝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