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技工一万多元钱一月,办公室五千元一月,可年轻人就是不愿意学技工?什么原因?

旭冉37131493


首先对于车间技工月薪有一万块以上,办公室人员有五千块以上。这个工资标准我不知道这是从何而来的。

我从事制造业也近十年了,就目前制造业,车间技工月薪也就五千多一点,很难超过六千块,而办公室人员,而做文职这一块的,工资在三千五左右,多也就四千来块,并没有这么高工资。

而对于现在年轻人想做办公室工作,而不想做车间技工,那确实有这一回事,记得网上有这么一个帖子,一个7000块钱月薪的技工小伙子去相亲,竟然被一个月薪只有3000块钱,在办公室上班的女的瞧不起,做技工连找对象都成了问题。

这其实也是社会对于技工社会地位的不认可,技工在大多数人眼中,干着又脏又累的活,拿着那么一点工资。他们的社会价值,没有被人们所认可。

除此以外,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现在的年青人,这些九零后,零零后,没有像他们的爸辈一样,为生活所迫,吃不上饭,谁家都不缺口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多赚一点钱,没有什么吸引力。

第二车间技工,如果是生产技工要处理车间的一些问题,产品生产异常,机器设备维修,产品工装治具切换。

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去学,得投入一些时间跟精力,这些工作也是较脏,较累,较辛苦的。

如果是传统机械,模具,设备制造车间技术,如,铣床工,车床工,磨床工,电焊工,装配钳工等,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跟经历,一两年才刚入门,3至5年才能成为师傅。五至十年才能算得上精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跟精力,而且还一定的危险性,铣床工,车工,一不小心就能让人受伤,电焊对身体本来就有害。

而他们的工资待遇相比办公室人员高不了多少,多个几百千把块钱。而且基本都需要加班的,上班时间又长,根本就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而相对办公室工作而,办公室工作较轻松,较干净,较体面,基本都是八个小时,自由时间较多。

所以很多年青小伙子都不愿去做技工了,而相反德国人,很多人愿意去做技工,因为德国人非常重视技工,技工在德国,无论薪水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所以德国人培训了很多优秀的技工,是以德国的机械工业,机器设备做的非常好,都是一流的。这是世界人都有目共睹的。

所以说,中国的年青人都不愿做车间技工,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小枫林归来


车间技工一万多元一个月,办公室文员五千元一月,年轻人就是不愿意学技工,个人认为原因是:

1,技工的学习过程相对严谨、困难,而文科、财经类的学科,学起来相对轻松些。

2,学技工,上大学丶读研的机会要远小于文科生。

3,车间技工的成长空间,和未来发达的概率也要远小于办公室文员。

4,车间技工的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的危险性都要高于办公室文员。

人性趋利,在得失选择上,当然年轻人会优先选择办公室文员的工作。

国家的强大昌盛,必须依靠发达的工业、农业丶科技,所以从国家层面上来看,车间技工远比办公室文员要重要得多。因此面对车间技工丶技校招生的困境,政府应从国家层面上着手去解决。个人认为应当效法德国:

1,将技校升格为专科,实行专科丶本科、硕士研究生丶博士研究生的联考联读,对技工实行终身免费教育。

2,加大行业就业准入力度,不准非相关工科专业以外的毕业生蹿进相关工业企业、相关工业部门当管理层高管。

其实我国各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外行领导内行。这其实也是造成我国各方面问题的关键所在。


鬼影147951010


这样的对比,没啥意思,因为能开薪水万元的能有几个?再一个说:机关人员的5000元也不是永远的死工资。

如果企业能给工人平均万元,那就是相当不错的单位啦,机关干部岂能是 5000元?除非刚入职的大学生。老机关,老领导是绝不会甘愿拿5000元的,他们会想方设法拿到超越职工的工资。

如果一个企业能给职工每月5000元,再给个午餐补贴,那就万岁了。这得多好的企业啊。我在洛阳见过这样的国有企业,每天有12元午餐费,食堂饭菜好吃也不贵。可惜的是:我就看到这一家……

职业选择,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还不可太任性,不是你想干啥就能干啥的,有文凭还得有能力,有能力没文凭很多时候也是不行的,有文凭也有能力也不一定混的很好。

这个题目太抽象,在企业干过的人都会有深刻体会。


洛阳车人


这个工资标准是怎么得到的!我从事车间制造大概有13年了、中级技师。做车床铣床和焊接工作!又累又脏、还是单休每天加班都是正常现象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工资!一个月全部加班只休两天才拿到8千多而且还是每天都要干14个小时以上!还没有住房公积金保险按照最低的交!坐在办公室随便喝喝茶看看图都在8千以上!基本在加工制造业都是这个标准!办公室又舒服又没有体力活社会地位又高!当然选择办公室了!加工业的工资只比生产线的工人高一些!当然在一些大厂里当维修工或者会好一些!6千到一万!这样工作还看公司效益!如果单说机械加工、这个还真不高除非做数控编程或者自己开厂自己做、不然撑死也就一万块而且是主管一类的!


王佳佳59


我来给你回答一下吧,说到底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学历不高的还好,上个普通大学的出来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看不上这些活儿,其实呢?就目前来看,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有这些技术工的收入高。我自己就是做数控的,22天底薪8000,随便加加班上一万是没什么问题,每天上班就是编程,调机,然后有普工专门看着机器,我自己待电脑前面抽抽烟,玩玩手机,不觉得比坐办公室的累什么。这一行不是你想学就能学会的,很多老师傅都是不教的,我是跟着我爸学的,很多年轻人都熬不下来,干几天就跑了。


混是一种生活63012970


你要知道上一万的技术工已经算很高的并不是每个技术工都能有上万的工资!3000-6000的大有人在!就拿我身边的一个案例来说吧!我认识的一个钣金工也是月薪一万以上但是人家那算得上是拿命拼来的!从早上8点到凌晨1点依旧在干!有些时候不干没办法呀!在4s店有些事故车客户急着要车!你这里没校修没焊接!漆工就没办法喷漆!然后又耽搁维修工组装试车!所以有些时候通宵都是常有的事!几年下来才35岁的年纪耳朵不好使了眼睛也花了!一个中年人看着就像老年人一样!手上老茧恐怕得有一厘米左右!就这样的苦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也没多少人愿意吃!


64943643


就我本人知道的情况,我老舅几个舅舅还有表弟在外面工地主要是从事电焊工作,都有十多年的经验工资确实很高,基本上每个班都五百起步,每年也会去多个工地,工作时间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也不是很固定几个月,半年一年也都有。记得我高中那年父亲的老板也分包了鸟巢的活,我家人也是感觉北京太冷就没有过来,前俩年我表弟老板分包了北京大兴区庞各庄国际机场的活,带了几个人过来也是干了俩天,工地太偏僻就走了。目前我几个老表好像是在湖北,山西,浙江那边几个工地。如果你会技术且很厉害,建议你考虑加入技术行业,爬的工地少着十几米,也有俩百米的高空电焊,也有封闭储藏罐工程,电厂钢架结构,一般电焊都是钢架结构。挺辛苦的。


用户99766423321


别说办公室有5000元一月了,就是月薪只有3000元,大家都会挤破脑袋往里面钻,而部分车间技工虽然月入过万,却还是无人问津,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现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以下四点是关键。

一、技工的工作环境脏、累、差。

常见的车间技工工作有车、铣、磨、刨、钻、镗等等,但无论干何种技工工作,干得多么出色,似乎都只能定格在车间一线,夏天炎热,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脚冰冷。车间环境脏、乱、差,整天面对一堆铜铁,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干久了人都有点麻木了。而且,很多岗位加班严重,为了赶项目进度,常常几个月无休,这样的工作强度,还是没几个人吃得消的。

二、技工社会地位低下。

国内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月薪3000的办公室岗位被众多大学生哄抢,而一份上万元月薪的技工工作,却无人问津,出现这个局面,就是因为国人畸形的人才观所致,认为办公室白领才是人才,而蓝领技术人员却被认为形象不好,被认为没有前途,出现这种情况让人感到无奈。前段时间,还有一名技工吐槽,说自己作为一名高级技工,拿着9000月薪,在相亲的时候居然被一个月薪3000的办公室文员鄙视,确实令人无语。

三、技工的均薪被高薪行业碾压。

关于技术工的薪资 ,被人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吃不饱,饿不着”,虽然个别岗位月薪过万,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5000-7000元左右,跟当下的金融、IT、互联网行业的高薪职位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部分技工就用脚投票,纷纷转行,而年轻一代看到此现象,也就不敢进入这个行业了。也难怪,在这个讲物质的年代,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最现实一点就是,没有钱,你只能叫心爱女孩她妈叫阿姨,而不能叫丈母娘!

四、阳盛阴衰现象严重,技工找对象得靠“进口”。

做技工工作有一个特色,就是车间里阳盛阴衰严重,都是青一色的男性,有网友开玩笑:“一入机械深似海,从此妹子成路人”,还有人嘲笑做技工的太饥渴:“连只母苍蝇飞到车间都活不下来”。虽然都是玩笑,可却说明做这行真没几个女孩子,所以要解决婚姻大事还得依靠“进口”,甚至有人建议先去制衣厂、电子厂工作一段时间,等到解决完婚姻大事,才能去做机械制造车间的技工。

以上四点,就是导致当下的年轻人不愿意做一名技工的主要原因。

我们作为制造大国,本应该以制造业为核心,应该学习工业强国德国一样大力支持制造业、支持制造业技工的,可现在仅仅停留于呼吁、引导阶段,而未见实质行动,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

而工业强国德国,整个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支持制造业,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才积蓄了丰富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才令德国制造如此之强悍。德国的企业家也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工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可见,技工对于制造强国来说是多么重要。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也曾说过:“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可见德国对技术工人是多么的重视。

我国已启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叫中-国-版工业4.0,目的就是要振兴制造业,让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大战略下,对技工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现在却出现年轻人宁愿到办公室拿3000元月薪都不愿到车间拿7000、8000元做一名技工的现象。

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更要有实质的措施,不然依然无法吸引年轻一代人员做一名技工。我认为当务之急,第一,必须提高技工人员的社会地位,让人觉得,做一名技工是光荣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觉得矮人三分;第二,继续提高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在外国,技术好的老技工收入甚至高于厂长、总经理。我认为,解决以上两问题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迫切的。


设计制造迷


我在连成上班,看到有个同事是有一万多工资,那可是从8点上班到晚上8点下班,开车床加工长轴,每天干12小时,一星期只有星期天休息半天,是苦出来的,有哪个会同情,真的这个家只能靠他。但拿高了点工资,还要他请客,不讲了。


老颜6035


技工,你指的什么,你说两个我看看我能干不。。。我先说下我哈,电焊不会看表,就会焊,接网线什么,没钳子,就把好的网线剪断,对线接,有钳子百度看看线怎么排的。手机换零件,只要不是胶粘的,都行,排线有的接触不好,我剪胶带粘上,还有啥,在你们眼里的技术到底是啥。。。。。。前几天看一个换设备的,他一看那线掉了,就说坏了,要重新换个设备,我在一边看了,直接说,这线头,按在那上面就行,就像衣服按扣一样,那小子开始还不信,按上真就好了。。。那小子真是技术工么。。。工厂里面,车床,铣床什么,你把开头结尾弄好,中间的我写,什么上下左右的,知道怎么个符号,就是套用呗。。。电工,你告我这些什么空开是干啥的,什么声控,什么光感的,告我我就会接。。。今天换打印机墨盒,提示青色没墨了,那墨盒好几百一个。。。我问他们哪个是青色,我这看颜色就红黄蓝黑,青色是哪个?他们给我拿了个黑色的,我换上,还是提示青色没墨,我问他们,蓝色的是青色么?谁也不知道。。。最后我拿一个墨盒,四周找了好几分钟,终于在几个小字上面看到颜色了,蓝色就是青色。。。我TMD蓝青色盲行不。。。弄个破颜色,红,深红,浅红,大红什么的,深蓝浅蓝,天蓝,海蓝,乱七八糟的,现在你说让人学什么,怎么学,我接触的他们能看了颜色,说出来颜色,我对瓶子介绍一样,我都感觉那人好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