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谋士郦食其,靠一张嘴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为何却被煮成肉汤?

楞香妈咪


韩信和郦食其的故事在唐朝也重演过,那就是李靖和唐俭。



李靖奉李世民之命征伐突厥,颉利可汗被李靖打的毫无招架之力,于是求和,李世民答应了,派出近臣唐俭前去和谈,已经谈好了,李靖决定大举进攻,李靖手下说,唐俭还在突厥大营,你要是进攻了,唐俭就死掉了。李靖说,区区一个唐俭,跟大唐社稷比起来,就是一根毛,他平常受到皇帝那么多宠幸,也没给国家做出过什么贡献,现在到了为国捐躯的时候了。再说了我接到的命令是征伐突厥,没有接到退军的命令。



于是李靖大举进攻,把颉利可汗活捉了,李世民大喜过望,不仅没有追究李靖的责任,而且大大奖励了李靖。

李靖和韩信都是战神,他们的做法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郦食其和唐俭都是说客,文死谏,武死战,他们在出去忽悠别人的时候,就应该有赴死的准备。谁都不养闲人。郦食其的死并不冤。

有人说,齐国已经答应投降了,韩信还要打,这是显示大汉王朝的没有诚信。其实兵不厌诈,人家来和谈了,你就放下武器不抵抗了,这是傻逼行为。而且韩信打下齐国,当了齐王,既有自己的私利,也有为刘邦的考量。齐国掌握在韩信手里,刘邦的掌控度就比掌握在田广手里要高得多。



所以郦食其死了,刘邦并不悲伤,反而肯定了韩信的做法。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唐风宋月


一个穷酸落魄的儒生,因巧舌如簧而跻身沛公幕僚,后又说服齐王归降,可以说是古代外交史上的一个传奇。只可惜,就在郦食其沾沾自喜于眼前的丰功伟绩时,韩信却在背后捅了一刀,让郦大叔成了一鼎肉汤。

根据《汉书》的记载,郦食其这个人颇似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为里监门,然吏县中豪杰不敢役,皆谓之狂生。——《汉书·郦食其传》

这段史料中提到的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高阳是秦汉时陈留县的的一个小邑,今属河南杞县。按《汉书》的说法,郦食其是个喜好读书的儒生,但却十分贫苦,没有某生之业。不过,当地的官府和豪杰却不敢役使他,都称其为狂生。

郦食其的狂,大抵是与他的才情有关的。在陈胜和项梁等人起兵时,郦食其也曾萌生过投奔他们的想法,但因闻听这些义军首领心胸狭隘,不听劝谏,故而继续隐居。后来,郦食其凭着自己的口才和计谋,让一只讨厌儒生的沛公起用了自己,不久便帮刘邦拿下了粮草充足的陈留,因功受封为广野君。

回顾郦食其的一生,他最为巅峰的时期,便是说服齐王田广罢兵投降的时候。可是,就在他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时,韩信却再次兴兵讨伐齐王,逼得田广大怒,将郦食其给烹杀了:

田广以为然,乃听食其,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食其日纵酒。韩信闻食其冯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食其卖己,乃享(烹)食其,引兵走。——《汉书·郦食其传》

原本齐王田广觉得郦食其所言有理,加之深知不是刘邦对手,故而听从郦食其的劝说,放弃抵抗,听从刘邦的差遣。可是,此时韩信突然发兵,令田广觉得是郦食其和韩信在戏耍自己,便在盛怒之下把说客郦食其给烹杀了。

郦食其之死却是比较冤枉,他凭着自己的口才,原本已经做到让汉王刘邦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收降田广,得七十余座城池。可是,陈兵外围的韩信闻听郦食其立下如此大功,却乘机发兵攻打齐国,算是把自己的战友推进了火坑里。

不过,刘邦对郦食其也算是仁至义尽。后来曲周侯郦商击败黥布有功,刘邦分封功臣时想起了曾经为自己效力的郦食其,于是封郦食其儿子郦疥为高粱侯。


史海烂柯人


世上的有志之士不少,有作为或者说想有作为的也不少,郦食其老先生好像也可以算作其中之一。

郦食其老先生献身刘邦,诚心诚意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乡人,家境贫寒。虽然博学多识,但自视甚高,狂放无忌,人称“狂生”。

刘邦带兵打到陈留时,经别人介绍见到了郦食其。因刘邦接见他时的姿态不雅(两个女子在给他洗脚),老先生不乐意了,就教训刘邦:你要是想去讨伐暴秦,建功立业,就不该这么傲慢无礼地对待年长的人。



郦食其(剧照)

历来瞅着儒生不顺眼的刘邦,一看这老先生有点意思,于是就端正姿态,向他道了歉,随之请教天下大事。

扯东道西地拽历史,刘邦不太感兴趣。但当听到老先生要为他劝降陈留县令时,刘邦大为高兴,就赶忙派他去。

可是,陈留县令并不想起义造反。于是,老先生就砍了县令的脑袋,向刘邦交差。刘邦就让人把陈留县令的脑袋挂起来示众。

陈留城中的人们一见县令死了,就都投降了。随后,刘邦在陈留招募了大量新兵,大大地充实、壮大了自己。

公元前204年秋,西楚霸王项羽进攻刘邦。两军在荥阳、成皋间相持不下。这时的刘帮打算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屯扎巩县、洛阳。

郦食其知道了后,认为刘邦这么做不合适,就劝告他:敖仓是天下粮食的运转中心,应立刻向荥阳进攻,攻占敖仓,守住成皋,断绝太行山的通道,然后可观天下。

刘邦听了认为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军队攻占了敖仓。


刘邦(剧照)

与此同时,因齐王田广还没归顺刘邦,老先生就自请去游说田广。刘邦见老先生这么努力,这么追求进步,就忙不迭地安排他去了。

到了齐国后,老先生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对比着项羽和刘邦的一些做法,把田广说得心服口服。田广随即解除了国内的防务,尽心尽力地招待老先生。

齐王田广(剧照)

当韩信得知郦食其已经劝降齐王时,茫然了。因为,他正遵照汉王的命令去攻打齐国。



韩信(剧照)

矛盾中的韩信,听了蒯通的分析、建议后,毅然决然地率军渡过了黄河,开进了齐国。


蒯通(剧照)

由于齐国松懈了军事防守,韩信进军极为迅速,偷袭了历下后,很快就逼近了临淄。

消息传来,田广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就对老先生说,你要是能让汉军退兵,我就饶你不死。否则,就杀了你。

此时的老先生不但不想辙解决面临的危机,反而对着田广发飙、耍清高:成就大业的人不在乎小节,德行高洁的人不在乎别人的责难,我不想和你废话了!


郦食其被烹杀(图景)

于是,田广恼羞成怒了,就架锅烹杀了他;于是,老先生成了肉羹。

郦食其老先生变身肉羹,悲剧人生

故事完成了,老先生的悲剧仍让人回味:

——刘邦真地拿老先生当回事了吗?真地把老先生当成自己人了吗?

——刘邦既然已经命令韩信攻打齐国了,又让老先生去游说齐王,刘邦出于什么目的?

就算同时安排了,起码也应该知会韩信一声,让他心里有数。好像也没有这回事,为什么?

——老先生被烹杀后,未见刘邦有什么反应。或针对老先生本人,或针对间接杀人的韩信。又是为什么?

由此可见,老先生在刘邦眼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有用之人;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之人;是一个来了就存在,去了就等于没来之人。

但是,老先生确实为刘邦所用了,确实为刘邦出力了而且出大力了!

但是,老先生死得确实太憋屈! 可能他自己不觉得!


老王头谈历史


郦食其是刘邦的谋臣,也是刘邦的说客,曾劝降齐王,拿下70余座城,但后来被齐王给煮成肉汤,个人认为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郦食其是被刘邦秘密派到齐国去劝降的,本来就危险系数较高

公元前203年,韩信打败魏国,降服赵国以后,被刘邦派去进攻齐国。

这个时候,刘邦还秘密派了郦食其到齐国,去劝降齐王田广。

郦食其是刘邦手下知名说客,曾劝降秦国尧关守将,让刘邦顺利进入关中。

这次,郦食其也不辱使命,劝说齐王田广背楚归汉,并且说服齐王献出70余座城池,给刘邦作为献礼。可以说这次劝降也非常成功。

2、但是,范阳说客蒯通,则规劝韩信,让韩信继续进攻齐国

韩信领兵向东进发,准备进攻齐国,还没渡过平原津,就听说刘邦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了。韩信打算停止进攻。

这时,范阳说客蒯通规劝韩信说:“将军是奉诏攻打齐国,汉王只不过暗中派遣一个密使,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诏令停止进军吗?为什么不进军呢?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读书人,坐着车子,鼓动三寸之舌,就收服齐国七十余座城邑。您为将多年,反不如一个读书小子的功劳吗?”

韩信认为他说得对,就听从了他的计策,率军渡过黄河,开始进攻齐国。

3、齐王以为被骗,就把郦食其给煮了

齐王田广听从郦食其的规劝,本来已经同意叛楚归汉,并且愿意献出70余座城池给刘邦。挽留郦食其开怀畅饮,同时撤除了防备汉军的设施。

但韩信听了蒯通的规劝后,突袭齐国军队,并且很快便打到了齐国国都临淄。

齐王田广认为自己被郦食其出卖了,所以大怒,就把郦食其给煮死了。自己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

结语

郦食其本来已经劝降成功,但是蒯通规劝韩信,韩信也想争功,所以就不顾郦食其安危,发动进攻,攻击齐国。于是齐王大怒,认为被郦食其给骗了,就把仍在齐国的郦食其给煮了。可见,再厉害的说客,也怕“猪”队友,或者是故意置你于死地的“狼”队友!您说呢?


管理故事会


《史记》记载,沛公刘邦进军关中途中准备攻打陈留时,一位名叫郦食其的人特地前来拜访。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自幼刻苦读书,才高八斗,但性格放荡不羁,恃才傲物,被当地豪杰之士鄙视,素有“狂生”之名,因家境贫寒,没有背景,难以谋生,只得在县里谋了份低贱的差事——做高阳门吏。门吏就是负责把守城门的小吏。

以前,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其麾下将领率军路过陈留,郦食其见这些人端着贵族架子,喜好繁琐的礼节,没有远见卓识,听不进气度恢弘、登高望远的言论,且各怀私心,便闭门不出,不愿和这些人为伍。这次,他听说雄才大略、礼贤下士的沛公刘邦经过这里,就主动前来投效他。刘邦的部将夏侯婴听完郦食其的来意后,就告诉他刘邦一向不喜欢读书人,并描述他羞辱儒生并往他们的帽子里撒尿的事例,但郦食其并没有知难而退的意思,依然请求他帮忙引荐。夏侯婴没办法,只好答应他的请求。

郦食其献计,刘邦兵不血刃袭夺陈留

夏侯婴就向刘邦推荐了郦食其。数日后,郦食其依约前往汉军营拜访刘邦,卫兵通报后,刘邦听说来人身着袍服,头戴冠帽,像个读书人。 他以不耐烦的口气对卫士说:“替我回绝他,就说我正忙于天下大事,没空见儒生”。

郦食其在帐外听得清楚,遂瞪着两眼,大声嘶吼道:“沛公,我不是腐儒,是高阳酒徒” 。

刘邦听后,就让卫士带他进帐。郦食其高视阔步走进去,见刘邦正在洗脚,瞅都不瞅他。他仅拱手作揖,却未下跪,开口以很冲的语气说道:“您是要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要率领诸侯攻秦呢” ?

刘邦喝骂道:“没用的酸儒!天下苦秦久矣,才相继揭竿而起反秦,你怎么能说助秦攻击诸侯这等昏话呢”?

郦食其不慌不忙争辩道:“如果聚集天下百姓诛暴秦,您就不应用如此倨傲的态度对待长者。以貌取人,就会失去天下贤能之士。我估计您的智勇都不如我,却如此慢待于我,真替您感到遗憾”。

刘邦见他牛逼哄哄,口气很大,心中不免惊叹,便立即擦干双足,理正衣冠,请郦食其上坐。二人攀谈起来,郦食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畅谈战国时六国合纵抗秦的历史典故,刘邦听后大喜。他连忙道歉,命人置酒食款待。席间,他迫不及待地询问破秦之策。

郦食其建议刘邦,与其率这群乌合之众进关中,不如先占据陈留,利用此地交通便利,粮草充裕的优势,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待军力强大时再起兵攻秦。刘邦听后如茅塞顿开 ,欣然同意。

郦食其自告奋勇,说愿意回去劝陈留县令投诚,若他不愿意,再与刘邦里应外合,一举袭夺陈留。

郦食其连夜回城,以减少战火殃及百姓为由,劝说县令投降沛公。结果县令拒绝其劝告,但却好心留他在县衙过夜。夜半时分,郦食其抹黑潜入县令卧室,一剑将其刺死,割下他的首级,悄悄出城来到汉军营地。天明后,城中守军发现县令被杀,群龙无首,早已乱作一团,刘邦乘势挥军攻城 。城中百姓见汉军势大,只得开门迎降。

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陈留,得到了大批军粮。后来,他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命他留守陈留。郦食其用三个月的时间替刘邦招兵买马,很快扩军至三万人。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听说后也率四千人前来投靠,被刘邦封为将军。

巧言胜千军:凭一张利嘴替刘邦拿下齐地七十座城池

郦食其这人的特点是能言善辩,巧舌胜千军。刘邦封其为广野君后,命他出使各诸侯国。

不久,刘邦拜郦商为大将,出兵攻秦。 公元前206年秋,汉军进至武关,郦食其冒险入关劝秦将归降,秦将在他的一番劝说下开关出降,刘邦不战而得武关,遂率军直捣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爆发后,在两军相持难解难分之际,郦食其建议汉王刘邦奇袭荥阳,夺取敖仓,为日后逆转楚强汉弱的不利局势并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受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审时度势,归降汉王,齐王遂背楚归汉,还放弃了战备,献齐国七十余城归汉。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赢得齐国七十余城,可见语言的威力有时能胜过千军万马。

韩信背盟攻齐,齐王迁怒郦食其,将其活活煮死

汉四年(前204年)十一月,汉大将、淮阴侯、左丞相韩信见郦食其用巧言白得齐国七十余城,嫉妒其大功,为争功,他悍然率大军渡河,在历下(今济南)一举击溃齐军,兵锋直逼齐都临淄。

韩信背盟击齐,齐王田广迁怒于郦食其,居然将他活活烹(煮)死了,然后逃离临淄,奔往高密,派使者向西楚王项羽求救。项羽派悍将龙且率二十万精锐楚军前来救齐,却被韩信用阻水冲淹法大破之,汉军大败齐楚联军,斩杀龙且,生擒齐王田广,一举平定了齐国,韩信自立为齐王。

郦食其凭伶牙利嘴游说列国,不愧是成功的舌辩之士与外交奇才,尤其是楚汉战争后期他说服齐王献城归汉,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因功高遭忌(被韩信嫉妒)而被齐王活活烹杀,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分封有功之臣时很是思念郦食其,于是破例封其子郦疥为高梁侯。假如郦食其不死,这位口才大师或许能与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人平起平坐呢。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权利纷争必然是你死我活,郦食其之死既是高祖刘邦的帝王心术所致,更是刘邦集团内部政治势力的互相倾轧所致,也是郦食其“求仁得仁,杀身成仁”的儒生表现。


郦食其之死

汉二年,陈平对刘邦献上了杀人诛心的取彭城之计,此计被刘邦采纳,于是以义帝被项羽诛杀之罪名,直取项羽大本营彭城。取得了彭城的刘邦开始得意忘形,随后又被项羽率数万精兵赶了出去,并在汉三年反过来包围了荥阳。刘邦因此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欲于巩、洛屯兵与项羽对抗。

此时郦食其站了出来,他认为成皋不可放弃,荥阳也必须要收回来,但前提是必须要把正准备打齐国的韩信之兵调回来,那么解决齐国问题就摆在了桌面上。郦食其以大局为重,主动提出自己愿意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齐国,以取得军事上的优势。

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

郦食其到了齐国后,对田广说:“汉王天下归心,若称藩,可保社稷之存。而项羽有功不赏,残忍无度,大王若降楚,社稷不保,性命也危在旦夕。”齐王田广听后,深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但是陈兵于齐国北方的韩信却进退为难,想进一步建功立业,可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降汉,如果不打,郦食其说齐的功劳要大于他数年灭赵之功,自己“涉西河,虏魏王,灭赵国,诛武安君”等等功劳都将被这个儒生给盖过,正犹豫间,谋士蒯通一句“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的话坚定了他攻齐的信心,于是在齐国没有防备之际偷袭了齐国。“齐王以为郦生卖己,乃烹之”。

一代传奇人物郦食其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烹杀”!


郦食其之死的原因

①从表面看来,郦食其之死是韩信争功心切导致,其实也是刘邦集团内部的倾轧。郦食其虽然年过六十才投奔的刘邦,但他刚投奔不久便为刘邦送上大礼拿下陈留,以此大功被封为广野君,张良提出的“峣关之策”也是郦食其具体执行的,其手段与能力不容小觑,他已经影响到了不少人。陈平张良多次在背后下黑手,韩信更是借着这次机会认为自己“受诏击齐”,而“无诏止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本来受刘邦诏攻齐国,然而刘邦得知齐国归降后位没有下诏撤军,于是韩信趁此良机盖郦食其以死地。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刘邦明知齐国已降,还默认韩信攻齐呢?他不怕郦食其被杀吗?

②从深层次看来郦食其之死更像是因刘邦所为。郦食其除了自己投奔刘邦,更是把自己弟弟郦商也拉入汉王阵营。郦商在汉王军队中地位极高,一直是稳定关中的最重要大将,在刚加入刘邦时便为其带来了数千兵马,军事实力几乎与刘邦相同。所以在长期的战争中,郦氏兄弟便成为刘邦集团中地位最高的两个人,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对刘邦属下影响甚大,再加上郦食其本为一个狂生,口无遮拦,虽然有才,却甚被刘邦厌之。为了打压郦氏兄弟在汉王属下中的重要影响,必须要借一个机会除掉作为智囊的郦食其,那么所剩郦商一个武夫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这也正是明知齐国已投降,但却没有阻止韩信出兵的重要原因,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郦食其之死,与刘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得知韩信出兵时,以郦食其的智慧已然可以想到幕后主使,所以他抱着“杀身成仁”的心思最后成全了刘邦、韩信们。当齐王气势汹汹找到郦食其质问他时,他竟无言以对,的确他已经伤心到了极点,一片忠心换来了阴谋谋杀。当齐王又提出让他阻止汉军时,他感慨的说:“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

”。郦食其说的很明白,我做事从来都不是谨小慎微的,我也是有道德的人,更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所以为了汉王大业,我宁愿被烹!这是一个忠心之士对生死的取舍,更是一种成全他人“杀身成仁”的儒家精神。

结语:郦食其面对齐王的大锅不仅仅是害怕,更多的恐怕是悲凉。郦食其不顾己身以高龄之躯为刘邦谋划,最后却被众人共同抛弃,陷入绝境,此时的郦食其面对着两种结果——身死事成或身存事亡,他毅然选择了前者,这估计也是一种信仰!最后以毛主席诗句结束本文。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凤。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望风瑟瑟


这事得怪韩信,本来郦食其已经大功告成,成功游说齐王降汉,齐地70座城地池将尽归大汉。可万万没想到韩信竟然公然举大军伐齐。这不明摆着忽悠齐王吗。齐王感觉上当了,一气之下就将儒生郦食其给烹杀了。


郦食其是刘邦早期重要的谋士,曾经在刘邦反秦之路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秦末天下大乱,刘邦与项羽兵分两路,挥师攻秦。当刘邦率领大军攻打陈留时,陈留名士郦食其慕名来投。刘邦本来对儒生也没什么好感,因此也没把郦食其当回事。当郦食其面见刘邦时,发现刘邦正让美人帮他洗脚呢。这明显不是待客之道嘛。然而郦食其并没有退缩,凭着其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打动了刘邦,刘邦放下洗脚盆,接纳了这位狂生。后来,郦食其又献计帮助刘邦攻占陈留,刘邦对他因此更为倚重,封其为广野君。


此后,郦食其凭着其智谋与巧舌,为刘邦立下不少功勋。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加入汉军,成长为一名大将。转眼到了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派韩信领军讨伐诸侯,自己则与项羽相持于荥阳一带。韩信平定燕赵两国后,郦食其向刘邦献计,汉军应主动占据荥阳,固守粮仓与险要之地。而他则可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田广归降。

刘邦同意了。郦食其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没错,他说服了齐王。但却惹恼了韩信。如果天下的城池都被郦食其这样的人如此攻下,那韩信和将军们,岂不都得回家种地。韩信知道郦食其成功了,但他仍就出兵攻齐,直接导致郦生被烹杀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如此评价这段历史:“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而郦生烹。”所以,郦食其之死,最大的原因乃是因为韩信贪功伐齐。郦食其死的确实挺冤的,谁叫他碰上了目中无人的韩信呢。


风雪梦不逝


郦食其是刘邦的谋士,汉初著名的“辩士”。由于在“楚汉相争”时屡献奇谋妙计,助刘邦取得了不凡战绩,被刘邦赐“广野君”称号。

郦食其从年轻时就比较“野”,狂放不羁,有文化但很高傲,一般人不入他的法眼。

他除了学习外更多的是观察时局,当刘邦和项羽灭秦后争天下之主时,郦食其洞察一切,认为刘邦以后必成大器,于是出山辅佐了刘邦。

其实想想也是,郦食其这样的人和刘邦脾气性格差不多,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投刘邦时郦食其已经是60岁的“高阳酒徒”,这时他应该在家含饴弄孙,但他和一般人不一样,他要在晚年建功立业、彪炳史册。

上天总是青睐有远大理想的人,对于郦食其的机会来了。

就在刘邦攻打齐国时,郦食其找到刘邦说:“拿下齐国不需大动干戈,凭我一张嘴可为汉王拿下70座城池”。

原来郦食其打算去齐国说服齐王投降,齐国共有七十座城池。

当时刘邦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郦食其见刘邦将信将疑,于是说:“如果说服不了齐王投降甘受惩罚,要杀要剐但凭汉王发落。”

刘邦一看火候差不多了,于是笑呵呵道:“如果是这样有劳先生跑一趟吧”,郦食其一听急忙拜谢,然后屁颠屁颠地走了。

有道是“奇人必有异事”,郦食其这老家伙走狗屎运,到了齐国诸事顺利。

当时郦食其见到齐王田广后,问田广:“大王可知顺天应人和天意不可违这两句话吗?”

田说:“此话怎讲,还望老先生多多指教”。

郦食其笑笑道:“指教谈不上,我只是告诉大王,汉王刘邦将来是天下之主,这是大势所趋,还请大王不要与之相抗,顺应天意老夫可保大王富贵依旧”。

齐王田广确实感到刘邦势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其手下元帅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与其死磕真没有胜算,既然如此不如顺坡下驴答应投降刘邦。”

想到此,田广接受了郦食其的劝降,二人马上摆酒庆祝。田广为了表达投降诚意,下令所有城池撤防,准备投降刘邦。

郦食其心中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拿下了七十座城池。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知不觉“高阳酒徒”的本色发挥了出来,郦食其千杯不醉,这让田广深深佩服。

就在二人推杯换盏之时,一士兵在田广耳边一阵嘀咕,田广脸色大变,命令手下将郦食其绑了,然后投进油锅把他活煮了。

(问题来了)本来说好的事,齐王为何把郦食其煮成肉汤了?

原来这都是韩信和谋士蒯通干得好事,讲真郦食其死得冤!

事情是这样的:刘邦答应郦食其出使齐国后,他没想到郦食其进行的如此顺利,当天就凭一张嘴拿下了七十座城池。

刘邦远在后方不知齐国情况,过去又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再说他也不相信会有此等好事,兵不血刃拿下城池还从来没遇到过。

刘邦准备了第二套方案,双管齐下命令韩信带十万大军攻齐,意思是给齐王施加军事压力。

当韩信率军来到齐国都城后,前方传来郦食其说服齐王投降的消息。

韩信本来打算撤军,此时他的谋士蒯通上前问韩信:“将军是不是要把拿下齐国的功劳拱手让人呢?”

韩信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投降了,我还能攻城啊?”

蒯通道:“将军攻城是受谁之命?”韩信道:“当然是汉王刘邦了。”

“那就对了,既然受命汉王,现在汉王又没有下令停止进攻,你为何撤军呢?”蒯通的意思是让韩信装傻,该干嘛干嘛,不理会郦食其。

蒯通继续说道:“将军现在撤军,等于拱手把盖世之功让给了一个糟老头子,你想想看,一个糟老头子凭一张嘴拿下了70座城池,将军之前浴血奋战也没这么大功劳,谁高谁低一目了然。郦食其等于把你之前的功劳都抹了,以后汉王还能恭敬对待你吗?”

韩信一听倒吸了一口气,于是下令攻城。

(话接前言),在韩信攻城的时候,齐王手下的士兵把韩信攻城消息悄悄告诉了齐王,齐王以为郦食其和韩信里应外合赚取城池,于是一怒之下活煮了郦食其。

综上所述,郦食其确实能投机取巧,韩信的军事能力迫使齐王投降,并非他能说会道,没有实力的劝降等于白扯。幸亏韩信有蒯通这样的谋士,否则韩信还不被郦食其“玩”死。


秉烛读春秋


秦朝末年天下风起云涌,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响应推翻秦朝暴政的号召。在起义的诸路诸侯当中,后来杀出位黑马也就是刘邦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刘邦的成功离不开手下人的追随与支持,在刘邦的谋士阵营中有一位叫做郦食其的人,这也是我们本期的主角。

郦食其在整个秦朝末年的战乱中存在感不是很高,但是却仅仅凭借着一张嘴便为·刘邦收服了70多座城池。功劳之大,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极其优秀的谋士、说客,却在楚汉争霸时期被齐王煮成了肉羹,下场可谓是极其凄惨。那么为什么郦食其会被煮成肉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自身性格影响



性格是决定一个人走何种道路的主要原因与主导因素。当年郦食其因为看不上那些起义的将军而家中,无论是谁来拜访都闭门不出便足以体现其孤傲、倔强的性格。而郦食其最后的死亡也是因为如此。



当时郦食其被困于齐国,齐王以杀死郦食其为由威胁郦食其前往与韩信沟通,保住齐国。堂堂谋士郦食其怎么会听从齐王这如此蛮横的请求呢?立马将头一扭,说要杀便杀,就是不去劝韩信。

当然齐王这种人也是将郦食其立马煮成了肉羹,可谓是相当残忍。

二:韩信的背信之举



当时郦食其前往齐国希望可以劝降齐王,当时齐王已经决定投降。但是韩信为了抢夺占领齐国的功劳,在这紧要关头率领大军强攻,最终破坏了郦食其的和谈协议,并且将郦食其陷入了危险之中。

总结:



郦食其作为谋士,其超高的谋略,超强的话术是非常合适且出色的。但是郦食其这种优秀的人通常又非常高冷、孤傲,这些缺陷又通常置他们于死地。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很多足智多谋的谋士,其中以萧何、张良、陈平三人最为有名。萧何以稳健出名,张良的计谋则富有战略眼光,而陈平擅使阴计,机智毒辣。刘邦手下还有一位谋士郦食其,他在各方面的才智均逊色于以上三位谋士,但他性格粗疏狂放,纵酒使气,在性格上与刘邦有几分相似,两人意气相投。


郦食其在历史上虽不如张良等三人出名,但他作为刘邦的说客,周游列国,凭借才智与口才说服齐王田广归汉,刘邦从而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拿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但很快,郦食其却被齐王田广活生生地炖了骨头汤,惨遭烹杀。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变故呢?

郦食其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是第七世陈留侯郦蟠的后人。魏国被秦国灭亡后,郦食其家道中落,只是在陈留做了个基层小公务员。

郦食其很有才识,但性孤傲不驯。秦末各路反秦势力风起云涌,但他对那些小肚鸡肠、胸无大志的义军首领根本看不上眼。直到刘邦起义军来到郦食其的家乡高阳,他看出刘邦志向不凡,遂追随刘邦。


郦食其投奔刘邦后,很快展示出他的才能,他做掉了陈留县令,做为内应,帮助刘邦军队占领了陈留。

此后,郦食其跟随刘邦转战南北,作为刘邦的使者,在各诸侯之间游走说服,合纵连横,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前204年,荥阳城被项羽军攻破,汉军退往巩、洛。在围困在荥阳、成皋的刘邦欲放弃成皋,退往巩、洛与楚军决战。这时郦食其认为,荥阳的敖仓是重要的粮仓。现在荥阳被项羽拿下,却并未派重兵防守,而是一味率军东去。所以这个机会不能失去,不应该撤兵,而是要一举拿下荥阳。拿下荥阳后,占据了战略要地,形势就大变了。到时诸侯也会审时度势,归顺刘邦。


郦食其还分析了齐国的形势,当时淮阴侯韩信正准备攻打齐国。郦食其认为,齐国国富民强,有河海天然阻隔,在短时间内很难攻打下来。他自告奋勇请求去齐国游说齐国归降。郦食其的一番分析很有见地,刘邦于是同意郦食其出使齐国。

郦食其到达齐国后,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游说齐王归顺刘邦。他首先给齐王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人心向背问题。他认为刘邦与士兵同甘共苦,赏罚分明,各路英雄都很拥戴刘邦。而项羽追杀义帝,背弃盟约,见利忘义,赏罚不明,很不得人心。刘邦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天下诸侯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归顺刘邦,要么被刘邦灭掉。


齐王田广很赞同郦食其的分析,在强大的刘邦面前,无谓的抵抗是不明智的。于是他放弃了战备,整日与郦食其饮酒作乐。

本来这是最好的结果,齐国放弃抵抗,得以保全;刘邦不战而胜,成为齐国的主国。当时韩信率兵已经要到了平原县,闻讯郦食其劝降了齐国,正欲退兵。

可是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却说,刘邦并没有下诏停止进军。郦食其只凭一张嘴就拿下了城池七十座,而您一个大将军,血战沙场才拿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您不能让一个读书人抢了您的功劳,现在应该继续进军,攻下齐国。

韩信听了蒯通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率大军直扑齐国。这时齐王已解除了军事防备,所以韩信的军队直捣临苗。


这时惊慌失措的齐王恼羞成怒,认为是郦食其玩弄了自己。他怒斥郦食其阻止韩信进攻,否则死路一条。可郦食其舍生取义,坚决拒绝说服韩信。于是齐王在逃走之前,把郦食其扔到大锅里煮了,以泄心头之恨。

刘邦对郦食其的死非常痛惜。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后,分封功臣,为抚慰亡臣郦食其,刘邦将郦食其之子郦疥封为高梁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