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黄亚静 陆美惠 王权 记者李玉杰)

疫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唐山市马兰峪镇裕营房村涌现出很多“最美逆行者”,市级人大代表、裕营房村副主任赵亚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赵亚军(右一)检测点执勤。马兰峪镇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严格按照上级防疫工作要求,赵亚军带领村干部、代表、街长,对本村273户,1158口人常住村民进行地毯式排查,发放防疫宣传材料500余张,对村里的12条道路进行封堵,最终只留村口一个卡点为绿色通道,24小时派人值守,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劝导群众减少外出,在村庄四周铸起了“铜墙铁壁”。

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宣传广播防疫知识。马兰峪镇供图

她是不畏艰难险阻的“花木兰”,在零下10几度的温度里,不分白天黑夜坚守设卡岗位,从没喊过一声苦。疫情面前,她舍小家为大家,从大年初一排查外来返乡人员开始,她把疫情防控阵地当成自己的家,在基层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心留给了群众。

个别村民和她半开玩笑地说,“你毕竟是女同志,值班工作交给其他村干部安排就行了么,还亲自上阵啊!”赵亚军笑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干部我就应该亲自行动,决不能做‘甩手掌柜’的,疫情不结束,我睡觉都不踏实!”

“你别看她是个女同志,能干着呢,她就是我们村的‘花木兰’!村里有啥事找她都好使,村里人都打心里佩服她,我们村选出来这样一个能干事的领头人,也是我们村的福气。”裕营房村村民提起赵亚军,无不称赞。

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取胳膊钢钉。马兰峪镇供图

2019年夏天因为一次意外,赵亚军胳膊摔成骨折,当时正是环境卫生整治关键时期,在那场攻坚战役中她坚持带病工作,两次在全市拉练中裕营房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她的感召下,全村共计出动义务工1800多人次。村里道路年久失修,赵亚军就组织村民自发捐款共计17万多元,全部义务工打道,铺设道路6000多平方米,为村节省40多万元。胳膊上的钢钉在年底就该取出,可是年底更是忙的时候,她一拖再拖。就在前几天医生的回访电话一遍又一遍,如果再不取出一定会影响后期恢复,这才做了取出手术,可是她做完手术,一天都没有休息,仍然奔走在防疫一线。

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照顾患病的儿子。马兰峪镇供图

疫情关键时期,正赶上她值夜班,丈夫打来电话说11个月的儿子高烧40度,让她紧快回来,她安排好人员值岗后急急忙忙赶回家,带孩子一起到医院检查是疱疹性咽峡炎,检查对症处理后,把孩子送回了家,看着刚刚退烧的儿子赵亚军心里万般不舍,但还是跟丈夫交代好用药剂量,含着眼泪返回了防控一线岗位上。

以前婆婆身体不好,有时不能照顾孩子,赵亚军都要带到村里。疫情发生后,由于天天奋斗在防疫第一线,回不了家,她就在这个关键时期给孩子断了奶,喂起了奶粉,孩子不适应口味,有时饿得哇哇叫,婆婆打电话来,那头婆婆哭着埋怨,这头她默默流着眼泪、安慰婆婆,嘱咐一定坚持让孩子适应吃奶粉。

都说农村工作不好干,农村女干部的工作更不好干。但恰恰就有这样一位女干部,把村里的工作做到了人民群众心坎里。在这期间,村里80多岁独居老人化定兰、老党员吴荣礼老两口行动不便,儿女都回不了家,赵亚军就亲自去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并在村大喇叭、微信群发布各位村干部电话,不能回家照顾家人的可以24小时随时拨打,为群众排忧解难。

隔离人身不隔人心,赵亚军十分关心返乡隔离人员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不能直接接触,她就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的方式关心他们。得知谁家缺少生活用品的时候,她就买去生活用品给他们送去,并告诉他们不要恐慌,有什么需求随时联系。赵亚军常说,“老百姓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作为村里的顶梁柱,赵亚军没有因为疫情严峻乱了阵脚,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而退却,更没有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抱怨,她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和男人一样扛起木头搭建卡口,坚守岗位进行防疫限行,名副其实地担当起了村里抗“疫”斗争的“领军人”。

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带领党员干部在抗疫一线。马兰峪镇供图

赵亚军的精神感染了大家,全村的妇女同志积极向她学习。范海云第一个交上了“请战书”;敖立芬当起了幕后“大管家”,村里的白班、夜班义务执勤排班、宣传权威官宣信息、快递领取通知,都是她张罗;陈丽丽、肖海超、谢淑霞、赵金霞、杨海玲、韩丽芸等妇女,主动一线执勤,捐款又捐物,送来热乎儿的水和饭,热心做好村里的后勤保障工作;好多不能回村“参战”的外地村民都发来红包表达心意。

赵亚军:抗“疫”战场的“花木兰”

组织捐款。马兰峪镇供图

在赵亚军的带领下,马兰峪镇裕营房村上下齐心,舍小家顾大家,用坚守与执着,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守护着自己的这方家园。他们相信,疫情终会过去,迎接他们的,一定是明媚的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