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啦!饲料企业忙复产,这次不会“饿死猪”

超长假期宅在家,吃是头等大事,不少投资者表示肉不好买。受疫情影响,由于交通受阻,有些养殖场出现了饲料断供现象。不能饿死猪,各地政府积极协调,全国饲料企业积极复工。

饲料企业忙复产

春节在家,冰箱里囤积的猪肉、牛肉与鸡、鸭、鱼等已经清空。

在多数家庭库存食品“见底”之后,除了关心猪鸡肉等生活必需品会不会大幅涨价,同时还很担忧这些食品的供应会因疫情的影响而趋于紧张?

为了应对当前国内养殖业饲料供不上、物资运不进、产品销不出、用工回不来等特殊困难,保证人们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充足与流通顺畅,农业农村部“松绑”家禽与饲料运输。

2月15日,多部件联合印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

目前,部分养殖场饲料断供现象,饲料生产和经营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基本已经恢复了正常。

截至2月17日,全国9111家饲料企业已经有6384家开工复产,开工率达66%,但与往年开工率超90%相比,企业开工率还有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下大力气推进解决饲料行业面临的新问题,促进饲料加工企业全面复产复工,保障养殖企业饲料不断供,为肉、蛋、奶供应打牢物质基础。

养殖企业断粮压力减轻

春节过后,受到交通运输受阻、企业推迟复工等因素影响,饲料供应吃紧,从一份中国牧业协会的倡议书,可以略知一二。


中国畜牧业协会网站1月30日发文称,湖北需要各地支援饲料。协会倡议饲料厂对口支援湖北省18000吨玉米和12000吨豆粕。

养殖行业饲料原料紧缺,湖北省粮食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省内14家饲料企业申请玉米竞买交易资格,并于2月11日获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特批。

针对湖北省家禽养殖企业“断粮”危机,中储粮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自有加工资源组织生产,中储粮所属油脂公司的六大油脂储备加工基地于2月1日全面复工,保障市场食用油和豆粕供应。

截至2月17日,已累计向湖北发运豆粕14094吨、到港8135吨,有效缓解了当地部分饲料和养殖企业“断粮”压力。

养殖企业迅速扩张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1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2.2%,已实现3个月环比增长,比9月增长了7.0%。2019年8-11月生猪出栏环比持续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环比大幅增长14.1%。2019年12月份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2%,连续4个月增长。

2020年1月份,据了解,受北方区域有部分季节性疾病影响,母猪存栏环比可能有小幅下滑,但后期在南方存栏上上升带动下,预计母猪存栏一季度以稳为主,同时由于配种率的提高,相应的产能在增加。

而从生猪养殖市场来看,由于节前生猪集中出栏数量较大,目前生猪供应缺口仍存。长期来看,在产能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前,国内生猪与猪肉价格或将在高位振荡运行。

面对行业发展机会,多家养殖企业正在把握此轮时机快速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以来,已有新希望、华统股份、罗牛山、正邦科技、益生股份、温氏股份、康达尔、牧原股份、傲农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告加码生猪养殖产业。

也不乏新进入者。如康达尔,继京基集团入主后,康达尔今年以来便持续加码生猪养殖业。

也有分析师预测,饲料企业或带动先进养殖模式的普及;如果非洲猪瘟对种猪企业的影响不减,2020年出现饲料企业兼并种猪场的可能性会继续存在。


饲料位居养殖产业上游,是联结种养的重要产业,与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息息相关。

饲料企业嗅觉灵敏,自2月开始,新希望、双胞胎、安佑、通威等多家饲料企业子公司陆续发布饲料涨价通知,而因饲料类型不同,各公司价位上调区间在50元-150元之间不等。

2020年饲料需求展望

我国的饲料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已经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根据饲料行业分析数据,我国从从2012年起饲料产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近年来我国饲料产量增速开始趋于下降。2019年我国饲料产量为28466万吨,较2018年的29052万吨减少2.0%。

2020年,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年。华泰期货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的存栏下降,刺激猪价大幅上涨,养殖利润转好促使农户采取“商转母”方式快速提高产能。


假设三元母猪经过2个月后成为妊娠母猪,3个月后分娩产仔,1个月后仔猪出栏,因此8-10月“商转母”后的仔猪将在2020年2-4月出栏,对应肉猪将在2020年7-9月出栏。


随着体重增加,肉料比快速增加,肥猪对饲料需求猛增可能在3-5月就能陆续体现。叠加禽料需求向好,2020年上半年饲料需求也可能表现较为平稳。

在高养殖利润及政策鼓励下,2020年年中饲料消费预计可能会出现显著需求拉动,2020/21年度饲料需求就有望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