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前言】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株洲太多的基层干部如小星星一般,以微弱的光,在抗疫战线上发着光,他们中有民警,有村支书,有村医……

在抗击新冠肺炎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众多的渺小汇聚起来,就能产生想象不到的力量,战胜任何的困难。

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吴艳和同事上门走访。受访者 供图

凌晨两点来任务

美丽警嫂,起身就走

在疫情面前,时间成了“表象”,大家工作起来,没有时间这个概念。

1月31日2时,嵩山路派出所接到指令,天元区某小区有一从武汉回株洲的人员,需要上门核实。接到电话后的民警吴艳,一刻都没有迟疑。

吴艳的丈夫在渌口为抗“疫”战斗,家中的两个小孩正熟睡着,她怀着内疚的心情给居住在石峰区的父母打了电话,让父母尽快过来一趟。随后,吴艳立即赶至该小区和被核查人员见面,核实情况。等了解完情况并上报信息后,已经接近凌晨4时。轻轻打开家门,父母和孩子们都在熟睡着,她赶紧洗洗涮涮,想着争取时间眯一会,明天估计事情更多。

果然,2月1日,社区干部和小区物业人员相继打来电话,某小区有一位从武汉出差的张某某回来后,处于失联状态,要求吴艳帮忙落实。吴艳二话没说,立即赶到该小区,通过其家人联系了上了张某某,吴艳在电话中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方听着有点不好意思,当下便答应回家,自行隔离。

吴艳的丈夫是渌口分局的一名民警,大年三十,单位一个电话就回到岗位,一直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选择了做警察的妻子,就是选择了支持、理解及奉献。”这是吴艳的肺腑之言。为让丈夫轻装上阵,这些天来,她一个人买菜烧饭接送孩子,一个人深更半夜哄着孩子入睡……

事实上,她自己的工作并不少。自接到疫情防控任务以来,吴艳不但要照顾好家庭,安顿好孩子,还要到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大年三十起,她在辖区内对湖北籍人员及车辆进行摸排,短短两三天,共摸排人员80人、湖北牌照车辆25台,走访辖区内开门营业的宾馆两家,清理辖区内的麻将馆37家。

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苏邱阳和同事。受访者 供图

单位成了他的家

有种责任,让他选择坚守

在疫情面前,待在家里是“奉献”,但家也是有些人忙起来没法回去的地方。

35岁的苏邱阳,是石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科长。武汉暴发新冠肺炎之后,出于职业的敏感,他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全国的疫情动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根据省、市两级的要求和当前的疫情形势,参与制定《石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1月20日,他组织召开了石峰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随后,跟同事们一起自觉取消了春节假期,进入紧张有序的应急状态,全天候待命,同时带队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和指导。

除夕,本该是阖家欢聚的团圆时刻,他的老家在炎陵,往年都要回家陪父母。但他没法回去,24小时在单位值守,单位成了他的家。他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虽然目前我区暂未发现和接到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报告,但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必须坚守岗位,不能离开单位,这是我的责任。”

疫情来得很快。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的22时,石峰区疾控中心接到了某医院上报的一起疑似病例。他立即带队赶赴医院,第一时间对该疑似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该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相关信息,并采集病人的相关样品送往市疾控中心做核酸检测。回到单位,已经是25日1时许,同事们都劝他早点休息,他却说:“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介入疫情处置,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随即,进入办公室忙碌起来,对该患者所有的信息进行汇总,并完成了初始报告,就防控方案提出专业的、详细的防控措施,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全部工作完成。

1月28日18时,经株洲市疾控中心检测,该病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人。正准备吃晚餐的他,立即放下手中还未打开的盒饭,换上应急装备,组织机动队员马不停蹄地赶往确诊病例所在医院,再一次对该病人进行更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掌握了该患者发病前后14天的生活轨迹,对病人的暴露史、工作场所、密切接触人群进行排查,并指导医院进行综合消毒。两个多小时后,才回到单位,盒饭早已凉透,他也顾不得扒上两口,转身便开始汇总资料,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

这段日子,他每天休息不超过4个小时。父母、妻儿都在老家炎陵,离市区并不太远,但对于每天从早晨忙到深夜的他,别说没有时间回去陪家人,就连跟家人视频通话都成了一种奢望。1月21日,是他的儿子两岁生日,他忙得竟然忘记了,两天后才利用中午吃饭的间隙补订了一个蛋糕,交由同事帮他从蛋糕店里取回,放到了去炎陵的顺风车上,把这份沉甸甸的爱捎回家。


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彭回祖与村干部在主要路口监察。受访者 供图

村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取消喜宴,以后再议

1月26日,市面口罩供应已非常紧张,想到村民们买不到口罩,茶陵秩堂镇石龙村党总支书记彭回祖心里很不是滋味。大儿子彭浩在茶陵县城经商,通过朋友了解到26日晚上将有一批口罩运抵县城,他立马让大儿子在县里等这批口罩来,不管自己掏多少钱一定要让村民用上口罩。经过与药店负责人的一番解释和担保,27日深夜3时,对方终于同意卖给彭浩3000只口罩。

“什么时候送来?我在村口等你!”彭回祖给儿子打电话。“马上到!”早上5点,大儿子终于把口罩送到了村里,他心里的石头也放了下来,2000只口罩分给了村民和一线防控人员,给政府送去500只,剩下的500只彭浩放在了自己的店铺,免费供路人领取。

为了减少人员集聚带来疫情风险,彭回祖明确禁止村里一切红白喜事的操办。正月初八,本该是他的小儿子彭真新婚之日,年前儿子婚事的一切事宜都已经安排妥当,但是,为了全村1800名百姓的健康着想,他带头取消了儿子的喜宴。“现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取消喜宴,等疫情过后再议吧!”他对儿子说。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彭回祖带领着村干部一直在一线,宣传防疫知识、站岗,对于他们来说,村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文寒冰到村民家走访。受访者 供图

虽然怀着孕

但这些事情,我还能做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在疫情面前,既是母亲又是基层干部的她们的奉献更加伟大。

“大姐,这是一些体温计和口罩。您拿好,记得每天上午下午各测量一次……”2月2日上午10时,天元区三门镇株木村村医文寒冰出现在一户从湖北返乡的村民家中,细心跟村民交代注意事项。从早上8点到这时,她骑着女士摩托车已经走访了将近5户村民了。每到一户,她都要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并告诉他们怎么正确使用体温计和口罩。这几天,她不是在村民家中,就是在走访村民的路上,声音已经变得沙哑。

文寒冰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回到村里当上了一名村医。不同于别的村医,文寒冰还是一个二胎准妈妈。

“今天很冷,雨也那么大,你怀孕了,太不方便了,不要逞强,回家休息吧!”看着妻子每天奔波,文寒冰的丈夫几乎每天打电话“劝阻”。“不行的,医护人员本来就很短缺,现在形势这么紧张,我又是学这行的,刚好派上用场了。你放心,我肯定会照顾好自己的。”面对丈夫的担忧,决心坚定的文寒冰总能让丈夫无话可说。

这天上午,文寒冰走访完了株木村从湖北返乡的7人。根据上级的要求,她对每个对象严格落实“五个一”和“四个到位”,并将情况上报。“大都过了14天的潜伏期,情况都很好!”文寒冰长舒一口气。

下午2时,文寒冰还要整理卫生室里的基础数据,“卫生室除了疫情防疫的工作,还有很多别的事情需要处理。”忙完这些,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文寒冰又主动请缨,协助村干部到各家各户宣传防疫知识。“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大家都是战时状态。我虽然怀孕,但这些事情,我还能做,不能搞特殊待遇。”文寒冰说道。

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冯天乐与同事在执勤。受访者 供图

等疫情过去了

我一定回家好好陪陪你们

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里,大家都是“战士”,无论你在哪个年龄段,无论你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无论你在城市,还是在偏远的某处。

1996年出生的冯天乐,2020年1月才正式分配到炎陵县公安局红星桥派出所工作。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是他入警后首次参与的紧急、重大的工作任务。他毅然放弃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机会,主动请缨前往疫情防控一线,执勤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坚守在一线。

1月26日,正月初二,接上级指示,为防止新冠肺炎扩散,红星桥派出所需要参与中村、耕熟岭、龙凤三个卡点的联防联控工作。

在所里开完碰头会,下午4时,冯天乐按照统一安排,抵达中村卡点执勤。当天温度极低,命令下的急,冯天乐去得也急,衣服也没顾得上穿厚一点。“如果少登记检查一台车和乘客,就可能增加一分新冠肺炎扩散的潜在危险。”想着这些,冯天乐几乎是争分夺秒地赶到了执勤点。卡点没装备、没物资、更没休息的地方,冯天乐和执勤人员边登记过往车辆,边搭建帐篷,直到夜晚24时才搭建好,终于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坐下来才发觉浑身酸痛,手脚冰凉。“三个小时,帐篷终于搭好了。”他用手机发了新年第一个朋友圈。

“卡点执勤、巡逻走访、接出警……他都是在连轴转,很少有休息时间,但是工作交给他,他二话不说就去做。”红星桥派出所所长赵政这样说。

1月27日下午1时许,冯天乐和相关部门人员正在中村收费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疫情监测。一辆粤A牌照车辆驶入监测点,在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过程中,冯天乐了解到车主刘先生及家人系湖北随州人,过境炎陵中村瑶族乡路段时车辆出现故障,便从中村收费站下高速,想去修下车,但修理厂放假关了门,且当地群众对湖北籍人员心存顾虑。刘先生一时陷入了困境。

那天雨夹雪,气温很低,经测刘先生和家人体温正常。冯天乐一边安慰刘先生,一边赶紧联系当地的修车师傅来到监测点修车。在一个多小时的修车时间里,他还不忘向刘先生一家宣讲防控疫情措施和防范知识。“多亏你们帮忙,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临别时,刘先生感动地说。

冯天乐家住湘潭,家中还有个姐姐,年前姐弟俩商量,冯天乐先回家陪爸妈过年,姐姐在婆家过了初一再回来。但是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姐弟俩的计划,虽然回家只要3个小时的车程,但冯天乐距离上一次回家看望父母,已经有4个月了。这个年,他就守在株洲市最南端、炎陵县最偏远的派出所,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安宁,也坚守着自己入警的初心。

“山上夜里冷,值班时多穿点衣服,千万不要感冒了,我和你爸会照顾好自己的……”听到儿子不能回家过年,冯天乐妈妈在电话里几度哽咽。毕竟,这是儿子第一次不能陪伴在身边过年,毕竟,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儿子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还有许多战友也在一线呀,又不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回家,等新冠肺炎过去了,我一定好好回家陪陪你们!”冯天乐在电话这端故作轻松地调侃。

一闪一闪亮晶晶——来自株洲基层一线的抗“疫”故事

荷塘区疾控检验检疫罗淼凯和同事准备去一线消杀。受访者 供图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照亮我前行

这场疫情面前,太多的基层干部,就如夜空中一颗颗的小星星,但每一颗都是最亮的星——

荷塘区宋家桥派出所副所长杨文骏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民警,在连日的排查中,遇到一些市民群众的抱怨和抵触,情急之下,他说:“我们共产党员敢拿生命去保护大家,你有什么好怕的?”这句话,刷爆了朋友圈。

“我还没有退休,现在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我更不能休息了。”已经59岁的罗淼凯坚定地说。在荷塘区疾控检验检疫一线工作了30余年的他没有听从组织的劝说留在后方,而是毅然地选择冲在消毒最前线。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每一个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居住的小区及常去的地方都需要进行强力消毒。短短几天,他共到一线8次,消毒需要穿戴整套防护服,防护服厚重且密不透风,会一身湿透。他从大年三十自愿取消休假之后开始,连续数天都是24小时值班,时刻做好去前线的准备。

2月份就要退休的荷塘区长征社区党支部老书记李佩兰,自大年初二起就在辖区开展摸排,每天步行数万步,走街串巷地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公告。面对不听劝告,还在聚集打牌的年轻人,她耐心地劝导他们,直到对方散局离开。她一天拨打数百个电话给她守护的辖区居民,或许她是普通话不标准的“话务员”,但却依旧坚持逐一询问与提醒。“即使退休了,我也是一名党员,只要居民需要我,我就会在。”李佩兰说。

渌口区南洲镇湘渌村的党员先锋岗最忙的人就是村医李星,她也是在这个特殊春节里“走人家”最频繁的人,每天奔波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重点人群进行监测体温和医疗咨询,李星感叹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农村是战场,容不得半点马虎。”

朱亭镇党委书记张建华,顾不上刚出生4天的儿子和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正月初三就返回工作岗位,全天候值守,指挥调度全镇疫情防控工作……

冲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正如歌中唱道:“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们相信,不好的一切马上就会过去,待春暖花开之时,繁花与共。

(本文部分文字由罗和平、李琼、王婷、刘鑫、刘沛萌等提供)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