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友们搞农业,觉得最难的是哪一方面?

农说吕不白


搞农业最难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绿色有机与产量的如何兼得?

二是产量与价格如何兼得?

这就像白居易《卖炭翁》一问中所写“心忧炭贱愿天寒”。农民在种养过程中,既要考虑市场的因素希望种养绿色农产品,但又担心产量不高;产量提上了吧,又担心买不出好价格。

总而言之,农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定价权”的比重太小,甚至没有定价权,我想这应该是搞农业的朋友觉得最难的地方。


乡建韬略


【祥子引用“观湖居士”的部分观点,结合自身体会,谈一下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忠告】

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这句话,如果放在如今的中国农业,也一样适用。

农业的潜力的很多人看到,拼命的往里挤,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者清楚。如同围城,城内城外感受不一样,但围城依旧是社会和个人的归途。

一些农村地区,多数年轻人去了城市打工,乡村成了空巢,也有很多在返乡的青年,或者是有着田园梦想的朋友,当然也有实力雄厚的资本,在寻找农业的敲门砖。 河水深不深,老牛和松鼠的话仅能参考,自己的实践最深刻真实。

本人从事农多有几年了,也算有一些经历,谈一下对农业创业者的几点忠告:

第一、农业的劳动力红利不会持续太久。 近年来,各地的农产品滞销现象屡有上演。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除了某些品种种植面积过大,还一个重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但是,劳动力的低成本是建立在劳动力的老龄化基础上。如今,在农业打工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和一些妇女,他们的低工资是农产品价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50岁以下的工人很难招到,年轻人大多数不愿意从事农业基本劳动。十年以后,在很多地区将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的紧张和空缺,虽然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力,但很多岗位还必须依靠人工,如何降低人工成本是你必须面对的课题。

第二、如果再继续任由转基因农作物的肆意泛滥,蔬菜比肉贵的情况会出现,因为百姓想吃到非转的绿色的农作物呼声越来越高。

第三、农业电子商务的作用被夸大,农产品网销的受益者是少数人。目前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 ,当然对于农业和农村有很大促进意义。媒体上也经常报道各地的农产品网销明星,什么苹果网销几十万斤等等,但是残酷的现实的通过网销农产品挣钱的往往不是农民,而是有网络营销运营经验的团队!在某宝,某一个品种做个好的也就十几家几十家,但是全国的生产经营者多如牛毛!当然,你有优质的农产品,又有网销技能,那么恭喜你,你做农业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第四、化肥的施用将逐步减少、农田流转已经是大趋势。未来一段时间,资本投入的大规模农业和中型的家庭农场以及小面积的农户精致农业将三分天下。无论资本怎么进入农业,几亩地十几亩地的小农精耕模式一样有发展空间,大有大的优势和弊端,小有小的精彩和玩法,各有生存空间。

第五、低品质的大众化品种多数已经饱和,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对于高品种农产品越来越旺盛,这是农业的潜力、机会和发展方向。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你最好有配套的深加工设施和方向,否则风险极大,当然,粮食除外。

第六、千万不要幻想,你种植某个品种,有企业来包销和回收。宣传很高的效益,打着回收产品的招牌,多是高价推销种子种苗,相信,你就上当了!真有这么高的收益,别人为何不自己租地种养殖?回收产品的有,但多数是本地的工厂,但是,人家会精打细算,给你的价格不会很高。多数的深加工企业是随行就市收购产品。别迷信别人,销售主要靠你自己。

第七、种植什么,别听那些所谓专家,相信市场,出现问题,政府不会给你埋单。一些地方推行的一村一品,公司农户模式,实际很不成功,有很多弊端。要学习国家关于三农的政策,趟路子多争取补贴,补贴对于从农者是锦上添花,但把发财寄托于政府的补贴,你注定不会走远。

第八、尽量不要和别人,尤其是农户合伙,除非是技术和销售方面合作,否则后患无穷,股东越多,最后的问题和矛盾越多。没有成功之前,先不要幻想带领乡亲们致富!情怀固然可贵,但是往往身不由己,回报家乡最好的方式是先做好自己,农业上创业成功,最大规模,你才有可能兼济天下。无产阶级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人类。

第九、如果你自信有一定的营销和推广能力,建议你操作本地稀缺的品种,物以稀为贵。如果你的金刚钻不够锋利,还是从价格稳定的大众品种开始,如果你能在品质上比别人技高一筹,你一样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本地有特色的农业品种,找准他们的卖点,进行深加工,做好宣传和包装,由小做大,不失为进入农业的一种便利途径。

第十、如果决定进入农业,一定做好持久战准备,切忌急功近利,可以给自己的农业创业做一个三到五年的规划,每天前进一点,一步步达到目标。

先说这些,农业虽然有太多的无奈的困难,但从长远看,我依旧看好农业的潜力和未来,苦中有乐,者或许就是农业的魅力。

祥子欢迎农业战线的朋友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祥子在俄罗斯种地


恺易物联网是从事农业物联网领域的,可以说也是搞农业的,我就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农业物联网领域的难点吧。我认为最难的还是农业物联网的推广问题。


近几年,农业物联网技术已被应用到农业的诸多领域,包括农业环境监测、温室大棚生产控制、节水灌溉、气象监测、产品安全与溯源、设备智能诊断管理等方方面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都已经意识到了农业物联网的重要性,明白农业物联网能为他们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及精准的生产管理,也了解到这是未来农业的一个方向。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农业物联网的推广落地仍然比较艰难,绝大多数的基地或农户都处于一个观望的态度,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农业物联网项目造价不菲。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可以实现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还能进行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溯源防伪、农业大数据分析等。但是如果把一个几百亩的生产基地进行改造,包括软件、硬件及专业人员的配备等费用计算在内,投入的成本也是相当大的,估计都得以百万为单位。


其次,生产基地和农户大多侧重短期利益,而农业物联网是一个长期的投入。对于农业物联网的投入而言,所产生的效果只能慢慢显现,很难立竿见影。对于广大生产基地而言,投入这样的大数目,却不能马上产生效益,落实很难下定决心,再加上现在农业经营越来越难,农资贵人工高行情不稳定,很多时候想做,也只能观望观望。


再次,做农业物联网的不懂农业,生产基地感觉不好用。现在很多的农业物联网企业聚集非常多的人才,有互联网的、有物联网的、有人工智能的等等,但很少有真正懂农业的。于是他们设计的很多产品在理论上是非常好的,在实验室也是行得通的,但是如果放到实际的生产中,生产基地使用不是很方便。


所以说现在的农民或者生产基地确实需要农业物联网,但是农业物联网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痛点,甚至还增加了他们的成本和麻烦,这就是反作用了。所以,农业物联网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要沉下心,接地气。


恺易物联网


搞农业三大难,一资金,二销路,三技术。要说最难的是资金,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农村种过地的都知道,种粮食一般是不会亏本,像在我们南方,一亩田种稻谷双季收获在1500斤左右,按到政府的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20元计算(附图),一年收入是1800元,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支出800元,收益是1000元左右,当然这里面最大的是人工成本,现在我们这里每个农民人均分地是1.03亩,按一个6口之家(包括老人)计算,一家可以分得农田6.18亩,一年实际收益6180元,如果一个青壮年单纯的在农村种这些稻谷,完全依靠这些收入是无法养活一家人的,所以现在农村的青壮年情愿荒废这些农田很多都选择进城打工,或者在耕作之余打打零工,养家糊口。

(注:截图来自央视财经)

但如果你种100亩、1000亩呢,那就全完不同了,按每亩1000元的收益计算,种一百亩就有10万的利润,一千亩就有100万的利润,而且采用机械化种植的方式完全成是可能的。当然这要有两个前期,一是要有资金,二是要有那么多田给你种。

我来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一起来分析一下。

先说一下背景,我们村这户人家原来也在城里打工存了些钱,手头也有十来万资金,后来看着农村的田种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打起了主意。他决定把这些田租下来,搞种植。他给这些农田出的租金是每亩每年返两百斤谷或者350元当租金,刚开始是愿意租给他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个价格实在是不高,如果租给别搞养殖或者种别的一亩怎么说也得八九百,所以头一年租给他地的人并不多,一共才租了二十多亩。然而后来,每一年租给他地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国家有农业补助政策,如果田地荒废,政府是不会把补助资金给你的,不种荒着没补助,那每亩400元拿不到,种着的话实在的效益低,太耽误。再一个想着租出个高价也要有人受才行啊。这样慢慢的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农田租给了他,也不用签什么合同,种一年就给一年的租金。

现在我们村的那种粮户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50亩,而且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增长中,那我们再来算一下帐,150亩除去种植成本效益是多少?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算出一年的利润是97500元。一年近十万元的纯收入,在农村怎么算也是个小康吧!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如果没有资金购买机械化设备,一户人家想单靠人力是不可能种下这150亩地的。所以我会说要农村搞农业最重要的是手头要有足够多的资金起步。

通过上面的例子和数据,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搞农业只要有资金,找对路,加上勤劳肯干同样可以创富。


吴家山少


在当下的中国农村,实打实的农民并不是很多,但是打着农业的旗号,想依靠三农赚钱的人不少,农业想要赚到钱,其实最难的不是生产和加工,最重要的是销售。

只有销售才能实现利润,其他的一切都是成本;

中国市场目前来讲,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是远远的供过于求,想要让自己的农副产品或者说农特产,在市场上打开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要,没有人要的东西,哪怕你再便宜,哪怕你的生产种植加工运输再有优势,都是空谈,比如说山东的大白菜,比如说江西的芦柑,比如说南方的桂园……几毛钱一斤便宜的吐血,广大的种植户惨不忍睹,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销售拿到了订单,才是一切农业的开始。



发展当地的高优农业和特色农业是你唯一的特点;

谈到种植,相信很多农民都会,也有很多农副产品,基本上在全国市场上都能看到,像蘑菇啊,白菜呀,冬笋呢,小青菜呀,红萝卜啊……你能把这些东西种出来,别人能把这些东西做出来,你在销售的时候没有任何优势,相对华东及华北平原来讲,大面积的机器运作,生产效率非常高,你如果去和他拼价格,绝对的死路一条。

所以说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光照条件,雨水和灌溉,以及土壤优势,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农业产品来进行种植,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样产品的取代性就不会很高。



严格把控质量;

食品安全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绿色蔬菜,非常容易腐烂,如何在采摘的时候就想到这些,并且在包装运输上面,采取有力的措施,是目前所有的经营者都必须考虑到的。


极其通畅的物流条件;完成从农田到餐桌的快速转化;

农夫产品蔬菜类的东西基本上就图一个新鲜,如果你的新鲜蔬菜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可以说会失去很大优势,如何选择和快递公司合作,包括生鲜合作,以及车辆的路线,是直达的还是中转的,对你的生意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在农业上面赚钱的人很多,但是亏钱的人也不少,大家都在摸索,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可以复制,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头条账号。


谢谢欢迎点评。


花亭湖三农坤哥


搞农业感觉难的太多了

首先,农业靠天吃饭,水灾,冰雹,干旱什么的,都会对农业有致命的影响。

第二,跟风种植,大家看什么挣钱了,然后跟风种植,造成农产品大跌,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产能过剩

第三 销售权不在农民手中,中间商挣的利润大过农业的,除非自己会做销售。

第四 拿政府补贴太难,真正的农业种植户拿到的政府补贴其实都被层层扣了的

第五 农村劳动力不够,造成了工价高。

第六 技术也是大难题,现在如果不种点高科技的功能性的,稀有的农产品,基本卖出去收回成本都是问题。

第七 农业投资大,收回慢,千辛万苦搞起一片果园,或者大棚种植的蔬菜什么的丰收了,价格下来了,那不是一般的心塞啊!


健悦美


『农业虽然一直是各方重视的,但千百年来,总难摆脱弱势地位。哪怕到了现在这个英明伟大的时代,各种补贴,诸多扶持,仍然在延续着三国演义中的“阿斗”故事!要怎么才能把农业搞好呢?』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可以获取头条号原生态乡村的更多优质内容!」



搞好农业很难,千难万难就是销售难!现实生活中,即使把农业产业化搞起来了,农产品生产量上来了,农产品品质提升了,最终却当头一棒,滞销了!年前出现的荔枝滞销,水蜜桃滞销,橘子椪柑滞销,急得、气得农民们要砍树!而近年的大宗粮食如玉米、水稻,价格上不来,有的还压仓,太多的增产不增收,不少还种的多亏的多!

所以,搞农业,最难就在于销售!



有的并不是产量太多,十几亿人,一人一口,连一座山都能啃掉!也并不是品质问题,大多是中西部这些原生态无污染地区的农产品滞销严重!而东部发达城市大量进口农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所以,这里面关键是销售的问题!农业的出路在市场,而人口的需求才形成市场。人口聚集在各大城市,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也在各大城市。但各大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条,这些高效而赚钱的链条所对应的农产品原产地,不是当地的农村就是进口渠道!所以,中西部农产品很难进入这些更大,价格更高的优质市场,特别是分散的农户就更加如此!只能在本地区来同质竞争,当然就容易形成过剩贱卖滞销的局面!

所以,要找到东部发达城市的这些优质巨大农产品市场,就得破除传统的供应链渠道!在利益和利润的驱使下,不要太指望这样的供应链来扶贫!可能的破局之道就是走电商途径,特别是利用如今兴起的自媒体,来经营和打造内容电商,通过内容输出吸附城市消费者,形成信任和忠诚度,通过网络直接将农产品销售到终端消费者手中!



在国家支持和各大科技平台的支持下,将来的农业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生态乡村


搞农业最困难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农业投资风险控制难。农业投资周期长,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盈利需要较长时间。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难以控制,即便是高科技现代农业,也不能完全控制投资风险。

二、农业产业链长管理难。农业产业从种植(养殖)到采摘(屠宰)、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市场销售到餐桌等,涉及众多环节,产业链长,导致管理困难。

三、农业人才难找难留。现在农村空心化严重,年轻人较少,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更少,难以找到人才。很多农业企业在地处偏远的农村,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由于农村条件差,生活不如城市等诸多原因难以留住,导致农业人才难找难留。

四、农业融资困难。农业投资,由于受相关因素制约很难形成资产,因此无法抵押担保,银行无法贷款,导致农业企业融资困难。





黑猫三农工作室


说实在的,在发展农业的过程当中,要说最难的是哪一项还真的有的不好说,因为每个人以及每个项目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在农村发展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土地的问题,它不但涉及到资金的问题,关键是几方面的协调,因为国家有保护耕地的红线,想得到一块项目用地很是不容易,不但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协调,而且由于目前土地都到了农民的手里,还需要农民的自觉自愿,相对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遇到部门的保护主义,协调是相当的困难。

还有就是涉农项目的补贴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得到的,我有一个朋友,在村里建起一个大棚,据说当时政府非常的支持,说是要报成当地的一个项目,听说有项目支持,朋友高兴之余还增加了规模,也成为了当地的形象工程,当地政府还让他签订的项目扶持的协议,可是至今两年过去了,还没有得到资金的扶持,由于当时资金投入过大,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背着负债的包袱运作,可谓苦不堪言,无奈今年开始减少面积和投入缓慢前行。

还有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在农村发展一般都是农民比较多,有的虽然经常在外,但是资金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平常的小项目运作还可以,但是要想大的发展就需要资金的运作,现在尽管一些银行在不断加大支农的力度,但是要想真正得到银行的支持还是非常困难的,不但手续繁所,关键是对农民还是有一些歧视,唯恐还不上,这样一来项目就会搁置,影响发展。





乡里乡韵


传统大田种植基本不能满足现状的市场经济。

现状是要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蔬菜或水果种植。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农业的产出都是需要很大的时间去铺垫,过程长,效益满。是农业发展一个壁垒,暂时没有任何办法,如果树栽种到结果需要很长的周期。

冷藏和运输成本高。就单纯的冷藏就耗费很大一部分资金,冷建设、冷库运行,耗费很大。

运输成本也很大,有些水果还需要有冷藏的车运输,不然水果损坏率很大。

现场大多数蔬菜水果种植没有定价权,全都是有经销商来决定,现在早上种植的利润最低,市场销售价格还很高。大家总觉得是种植的太黑了。你是没看见果农和菜农的辛苦。

自建同种统销模式的合作社或叫社群吧,来缓解现在种植户和销售渠道封闭。夺回定价权,电商模式销售,省去中间环节,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