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内,上下级的领导好排位,但是同级别的领导该怎么排位?

在官场内,关于领导的排位可不是个小问题。排名的先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地位的象征。

所以体制内的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排位,如果下属把排位搞错了,领导们往往都是会不高兴的,轻则可能批评斥责,重则甚至直接拂袖而去。所以弄懂官场领导的排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官场的排位,如果是高级别和低级别的排位,这个非常简单,没什么争议,一般都是将级别高的人放在级别低的人前面。最难排位的是同一个级别的绒领导,比如在县级里面,同是副县级的该怎么排呢?其实啊,排位是有很多技巧和规则的,具体大家可以参照这几种排位方法,一般就不会出错。

在官场内,上下级的领导好排位,但是同级别的领导该怎么排位?

第一,按岗位排位。

在官场里,很多时候领导排位是按岗位进行的,说白了就是按照岗位的重要性来进行排位。比如在县级体制内,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排之后,多数是副县级领导,怎么排呢?就可以线按照岗位来,先是县委副书记,虽然副书记也是副县级,但只要他是副书记,不管他的资历比其他的县委常委高还是低,他都是排在前面的,只认岗位不认人。县委副书记排名之后接着就是常务副县长、县纪委书记。但纪委书记之后,一般就不一定按照岗位排了。

在官场内,上下级的领导好排位,但是同级别的领导该怎么排位?

第二,按资历排位。

在体制里,不是所有排位都是按照岗位来进行的。比如刚刚小编提到的县级体制内,到了纪委书记之后的县委常委就不再实行按岗位排位了。比如剩下的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长等,谈就是按照资历来进行的,比如说根据任职年限、任职岗位、进入班子先后来进行排位的。当然也要注意,比如说从外地来挂职的常委,往往都排在常委的最后,即使他的资历比其他的常委要更老,他也排在最后,因为毕竟他只是挂职,手中没有太多实实在在的权利,这是要记住的。

在官场内,上下级的领导好排位,但是同级别的领导该怎么排位?

第三,按类别排位。

所谓的类别,就是指按照几家班子、单位性质分类来进行排位。党委的我们不说了,一般除了党委之外,其他几家的班子排位是这样的:人大的副职在排在前面,人大副职排完之后再排政府的副职,然后再是政协的副职。然后再是其他的副县级领导,比如有些地方设有经济开发区,设有其他的管理局等等,还有垂直管理部门的县级干部,这些单位的领导排在这四家班子的后面。每一个班子内部的副职和排在后面的其他的服县级领导,又是参照资历排名来进行的。

在官场内,上下级的领导好排位,但是同级别的领导该怎么排位?

所以,官场内的领导排位可是一门学问。在其中工作的人员,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否则一旦排错,可就会把领导得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