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切换赛道助力“抗疫战”

新华社成都2月19日电(记者李倩薇 段菁菁)一台圆乎乎的红外线测温机器人18日在中国西部的成都市府南金沙社区医院“上岗”。类似这样的机器人在该市的医院、工厂等场所已有不少应用。

研发这一机器人的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本是一家做儿童健康智能管家机器人的企业,客户主要是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在春节期间取消休假,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调整原有技术系统,新推出一款红外热成像测温机器人。

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切换赛道助力“抗疫战”

红外线测温机器人在成都市写字楼仁恒置地广场外工作,人员经过时,能在1秒钟内自动测温。(受访企业供图)

“红外热成像测温机器人能快速准确地识别体温,避免了人群扎堆聚集,也提高了效率,很适合医院、企业、学校、工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使用。”该公司CEO许波说,2月4日这一新产品推出后,70余台库存便基本销售完毕。目前公司已启动300台红外热成像测温机器人的预售和生产。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中国科技公司利用自身优势,迅速切换赛道,创新研发出专门抗击疫情的各种应用。

经过一个通宵的数据分析,17日,方毅和他的“个医”团队把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浙江“返岗、返工、返学”后一周的疫情基本态势做了出来。至此,这个临时成立的专门为抗疫服务的大数据团队已日夜连轴工作近一个月。

方毅是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该公司的个推大数据中心曾为政府抗震救灾提供数据支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这个从未涉猎疾病防控领域的科技团队敏锐捕捉到了大数据在战“疫”中的重要作用。

“大数据通常比人跑得快、跑得远,有时甚至能跑到事情发展前头去,尤其在搜寻和定位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方面,可以发挥巨大功能。”方毅团队对疫情暴发初期曾活跃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3万人进行了地理定位及活动轨迹追踪。

2月10日起,中国各地企业开始有序复工,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疫区接触史、返程线路等信息成了疫情防控的关键。方毅和团队又投入复工企业评估系统的开发,用大数据为疫情期间科学复工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切换赛道助力“抗疫战”

在南京市江宁开发区,配备了千寻高精度定位功能的无人机,大约1个小时完成了小区609户的喷洒消毒。(受访企业供图)

近年来,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诞生了“隐形冠军”。这次疫情期间,通过积极参与防疫和创新应用,一些科技公司也找到了行业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本小区今日进行无人机消毒喷洒作业,大约需要一小时,请大家关好门窗,收好衣物。”12日一早,在千寻位置网络(浙江)有限公司“无人机战疫平台”的撮合下,一支无人机作业队在上海市杨浦区的东森花园小区,完成整个小区约1万平方米的消毒工作。

前一天下午,该小区刚刚被上海市通报为新增确诊病例活动区域。从感染区域确认到消毒完成,不到24小时,这得益于“无人机战疫平台”的高效匹配能力。

千寻位置为中国上万架无人机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利用这一优势,疫情发生后,千寻位置在3天内紧急开发出“无人机战疫平台”,帮助中国各地的无人机快速匹配需求,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消毒喷洒和防疫巡查。

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切换赛道助力“抗疫战”

在贵州省贵阳市,装载了消毒液的无人机在进行喷洒作业。(贵州博伟科技公司供图)

远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无人机也首次创新应用在城市棚户区的消毒工作和防疫知识宣讲上,帮助当地防疫部门完成了很多人力难以企及的工作。

“这次疫情,很多科技企业献出自家独门‘黑科技’,很多企业也在实战中发掘了未来创新转型的新机会。”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