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药关于量方面的用药经验与心德有哪些?

智慧之都


中医在搞不明白病情情况下,就是试药,然后再加减。一剂病除的那是神医,同样玩是有毒性的,只能适可而止。


中华龙文化


我一直相信中医,我的过敏性鼻炎也看了十来年中医,这期间正牌中医科学院的博士也有,民间祖传的也有。讲一个故事,曾经一个老头儿,他说他是文革前的河北中医学院毕业的,可见有两下子,每次找他开方子,然后我自己到同仁堂去抓药,有一次我去看病,他老太太不停的咳嗽,他说他头天晚上半夜把老太太送到医院里去看西医的,然后我再也不去找他了,他连自己的家人都治不好还得靠西医怎么用中医治别人呢?


可靠性十万个为什么


关于中药的用量,是经验和疗效体现,一个方,主药是那味,取其什么功用,和什么药相须使用最合理,有那些不相关的作用,这都是中医人的资历。比如一个叫黄芪的中药,用小量,可升阳举陷,用中量能利水消肿,用大量,可降低血压,补脾益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生用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节。但具体怎么用,这就是不传之秘,量的问题,盲目用,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不是上火,就是饱胀雍滞。照教科书用,也可以,至少不会有大错,但看起来头头是道,顿觉学医三曰,百病能医,可临症一时,才知无药可治。抱头大睡几日,才悟出,量的事,于是社会上出現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医本科生,研究生去拜农村老头为师。想知道的事简单得不得了,不是想知道半边莲治蛇咬伤的用量是多少?就知想知骨碎补治骨折的具体用量?由于不能掌握量的问题,西医说中医是骗子,由于掌握了量的问题,屠幼呦在国际上大发异彩,造福于人。所以成也量,败也量,有量力而行!量便成了秘,而不传。


远走才能高飞


中医不传之秘?或许有不传之秘,但肯定不是量。

从药物应用角度来说,药物的量大量小都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比例”。

事实上,中药的具体用量,包括从古至今的剂量换算,随意即可查到,毫无隐秘可言。真正难以把握的,是临证应用时,根据不同情况所做的比例调整。

方剂的变化,包括药物增减、剂型更换、药物配伍、药量变化,而药量变化之所以排名最末,是因为它该不该变、怎么变,都取决于前三个情况,它要随着前三个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正如古人所说,“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从药物用量来说,一般有几个原则:

1、按药物作用的地位而定量

也就是所谓君、臣、佐、使来决定特定药物的用量,这也是“比例”最典型的阐释。正常来讲,君药、臣药用量偏重,佐药、使药偏轻。

2、根据不同作用而定量

比如说,柴胡,作为和解退热的用量宜偏大(12克~15克),作为疏肝解郁宜偏轻(3克~6克)。

3、根据药物的体积而定量

这主要是药“质”的问题。同一药量的药材,体积差距可以很大。解决方法一般是分煎。

4、严格控制剧毒药用量

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可无视比例范畴,严格控制住不危害患者的范围内。

应该这么说,药物用量的多少,并不与疗效成正比。用多了,疗效不会提高;用少了,疗效也不会降低。真正决定疗效的,是药物的配伍。

药物有固有作用、次生作用和配伍作用。在临证用药时,固有作用和次生作用虽然重要,但对治疗真正起效的,主要还是配伍作用。配伍作用的好与坏,几乎完全取决于药物比例。

所以真正艰深的,是药型配伍。只要整体配伍的核心作用能够好好发挥,那除非剧毒药,其他某味药,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多点少点都无所谓。


纯钧LHGR


我家传承的中药,专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以及由这些病引起的四肢麻木、无力、酸胀、酸痛、僵直、疼痛、跛行、屁股和腿部肌肉萎缩等,只要严格按要求服药,都会治愈。

由于效果好,不少人想知道是如何配伍的,不说不可能,但是,家传秘方,详细说明也不可能,所以,每次只告诉别人组方用药,但从不会告诉每味药的用量。

中药配伍,每味药的用量多一分和少一分,效果会有很大区别的,正是用药量的精准,决定了药的疗效,因此,在中药配伍的时候,每味药用量多一分和少一分,对疗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颈肩腰腿痛研究


人家祖祖辈辈,以身试药!!!以生命为代价,辩症,断症,配方,是不会献出来的!!!面对屠刀,重金,亦无動于衷的!!!举个例吧:“雲南白药的配方"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中医的辩症,断症,处方,的精髓,永远你都是個迷!!!很多配方,在不断的研究中,早已超越了前人的禁忌,及使用方法!!!已经研究到基本无副作用治疗各种病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些你在学校永远学不到,别说你们的导师,就算是院士又如何!!!中医医药书典千经万典!!!你没真正的高人指点,更不知从那里开始研究!!!痴人说梦吧!!!


江水绿更蓝


中医治病,分轻重缓急,处方配伍,讲究君臣佐使。根据疾病症状不同,所用药物及重量也有区别。

一般急病、重病,用药味少,但剂量重。意在急病急治,快速见效,争取治疗时间,挽救生命,解除病人痛苦。

慢性病,治疗时间长,不能马上见效,要缓图,有些症状复杂,体质有别,用药味要多,剂量偏小,药效平稳,日久自愈。

我曾发表一文章,介绍中医治病用药配伍技巧,因未通过职业认证,未能通过。

中药配伍,要一个篱笆三个桩,药物之间要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为服务治疗目的,每味药的用量或偏重,或偏轻,不能一样。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要量大,起辅助作用的药物可量小,才能相辅相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张处方内,各药用量不能均等。均等用药不符合中医理论。一般君药量大,臣药次之,佐使药量宜小。若开的处方,药味繁多,药量均等,可能不是中医医生,或是不学习,不敬业、没临床经验的医生。

“医者仁心",当医生,服务病人,就要对医术精益求精,胆大心细,视病人为亲人,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才配得上医生的大名。


薛应来


这句话是真的。当中医,首先要知中药,中药,这可是一门大学问。许多年前,我和一位医药公司的老总聊天,他喝了口小酒,讲了许多真话,大概是中药药效降低了,有许多原因,一是偷工减料。以人参为例,他说,市面上的人参是先煮了一遭的,提取药汁做它用,这样的人参肯定药效大减,如果还按之前标准用剂量,药效肯定不好。二是,用人工种植的取代野生的,药效也要打折扣。三是,草药讲究收获季节和凉晒方法,如果不按传统规矩制作,也会影响药效。所以,作为一名中医,必须要知药性,也要知药效。有的中医按老方子抓药,总是不见效,不是方子错了,而是剂量少了。给我女儿小时候看病的一位老奶奶,每次都是她女儿探脉,开出方子,节约时间,老奶奶又探脉,把方子少微改一下,我留意过,就是把几位药的剂量改一下,方可去抓药,药到病除,门庭若市,把老奶奶忙晕了。



朵朵佬爷


重病必须用重量,这是最基本的一点。自古以来中医大夫以吃不坏人为第一准则,宁可治不好,就怕吃坏人。所以在剂量方面宁少勿多,动辄几克几克,根本是隔靴搔痒,无关痛痒。最后还不忘加上甘草,调和调和,就怕各药在肚里打起架来,惹出祸端!该用大剂量,必须大剂量,这样才能迅速打通血脉。当然一些危险性的药物要小心谨慎!


包头评论飞哥


中医要懂易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各种历朝历代名家医书,才可能出道。开药方应该因人而异,不可能一方治万人。一一现在用药量的确应该加大!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中药材种植是土地水源难免污染,化肥培养,药力差了。为了药效,只能加大药量。(当然也不能乱加)一一什么“不传之秘在于量”,完全是某些人自神其说!作为经验科学的中医药学,只有在实践中去体验并创造,所以“高手在民间”,“老中医,新裁剪”,心领神会可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