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通知疫情期间所有员工不要回公司,在家办公,工资怎么办?

犀浦小哥哥


可以根据双方签署的劳务合同,也可以根据劳动者给公司创造的业绩来衡量,但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甲方未按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的,乙方有权提前终止合同并提出赔偿。



梦是如此真实


行政事业单位肯定是全额发放,国企应该也会有工资,私营企业就不好说了。我是一名中型企业高管,往年老板巴不得初二就上班,毕竟私营企业没有补贴,没有拨款,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才会有利润。但是这几年随着物价上涨,国内工人工资也随着上涨,制造成本也在不停的上涨。不上班发工资对于私营企业是天方夜谭,私企老板也发不起,因为整个行业没有这么大利润。

拿我们公司来说,所有员工都防疫在家,估计要有工资也就是几位高层,(也许要打折扣),中层也许会有,这个说不准。一线工人肯定没有,我们300人不到,一个月全部工资95万,不要长就发一个月的停业工资,老板都吃不消,因为全年利润也没有这么多。


牛二谈娱乐


当然最多的情况是,很多企业采用了在家办公的方式。只要工作,就会有产出,就要支付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

但在家办公,毕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绩效考核,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大企业有完善的薪资制度和考核制度,可以根据绩效严格评估。

但很多小微企业,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薪资制度。有些企业工资甚至是跟员工直接协商拍板的固定工资,你说每个月5000工资,那这5000就都是基础工资,并没有把工资拆分成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

这个时候,就比较被动了。因为你没有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薪资的调整,这可能就会导致你的成本增加。

如果要临时调整薪酬结构,就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小微企业也一样,当然形式上可以简单,比如直接找员工沟通,只要员工同意,那么民主程序就算通过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很多小微企业在管理上的坑也踩的不少。

比如试用期,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损失,在这段期间,干脆就把这些人辞退了,然而并不可以这么做。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试用期可以辞退员工,但你必须能证明,这个员工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否则不能随意辞退试用期员工。

就算这个员工真的达不到要求,你没提前准备岗位职责说明和试用期评估表,想要辞退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大企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往往很容易忽略管理上的一些细节,结果最后坑的是自己。

所以完善的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在保护企业自己。




企商韬略


非因劳动者原因,公司停工、停产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即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应当按正常工资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若超过一个月的,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各地区对此规定不一。

如《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如《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劳动关系。

其他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豫州小李


关于薪酬发放的问题:

一、被隔离和患病职工工资如何发放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由上述条款可知,因排除患病嫌疑而隔离,导致的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等情况。此时,工资待遇计发,应当采用“视作出勤”的规则。故,该情况下,劳动者被隔离期间用人单位应按“正常劳动”计发工作报酬。

对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劳动者,一旦被确诊,“隔离观察”期间的工资待遇,则应当按照病假进行处理,由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病假工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企业可以以减少工作为由,降低员工薪酬吗?

首先明确一点,降薪是典型修改劳动合同的行为,若是企业不经协商单方向宣布降薪,劳动者可以主张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提出劳动仲裁。

但是,在人设部《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二、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综上所述,受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首先应当稳定就业,不可轻易裁员。可以通过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但是要充分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若是企业出现减产乃至停产的,在停工的第一个月时工资应当正常发放,但若超出了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而员工未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可是适用各省市应当发放生活费标准发放工资。但在超过工资支付周期内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的发放的工资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河影视




公司这种做法是在疫情当下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疫情防控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举措,以防病毒进一步传播。

作为企业,既要响应国家政策规定,又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在政府强令延迟复工指令下,员工不能回公司上班,有的企业有条件能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则在家里办公,共同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至于在此期间的工资问题,我想这种局面应该不会长久,大家不要过多去计较,企业也不会亏待员工。疫情当下,彼此谅解和团结一心共战斗才是最主要的。

我们是生产加工型企业,企业正面临着急待复工与员工盼望上班的两难境地,安排在家办公又实现不了,企业与员工只能干着急。作为员工,此时此刻我们并不想着这个时候的工资,只盼望着能早日复工,回到正常的工作岗位上。

抗击疫情,共度难关,是当下所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


收获人生后半场


《公司通知疫情期间所有员工不要回公司,在家办公》

根据防疫非常时期,在家OA网上办公,OA办公可以能解决一部分的公司与职工之间的距离。

工资怎么办?

按几种情况如下;

安全第一,以防疫非常时期给出的复工要求来看,非疫情必要的行业外,防疫非常时期国家没有通知前不得复工,但有条件的可以要求员工使用电话、网络在家办公。就是说公司要求员工在家办公,这个是合理的,按人社部的要求,这段时间公司不得以疫情为理由开除员工,必须正常发工资。员工和公司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

其二,要看你返程的地点。目前疫情未过,但不是百分百每个地方都发生了疫情,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短途出行或自驾出行的问题并不大。对于工作地点在周边城市,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开具居委会证明是可以回单位,根据公司情况。

其三,目前对外地返复工人员进行管理,督促(不是强制)其自我隔离14天。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来讲,你返复工后需要14天自我隔离。也就是说你返复工越晚=解除自我隔离越晚=正常上班时间越晚。


科技1plus1


这个还得具体公司具体分析,不过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的原因停工、停产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一个月)内,公司应照发工资;超过一个月仍停工、停产,应按规定支付基本生活费。

这个只是一个规定,每个公司具体执行情况还得看企业负责人怎么来操作了。

我们单位2月份的基本工资已经发放。


歇很唐山


  疫情期间很多的员工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上班,这时候时候工作要怎么发放才比较合理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人社厅的最新规定是怎么样的。

  疫情员工工资怎么发放?

  对于安排员工远程上班却未上班的员工:部分企业因工作形式比较灵活,在春节收假后安排员工上班,但员工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这个时候企业不仅不能将该类员工解雇,还需支付员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

  企业停工停产的员工: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如果员工正常提供劳动,企业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员工没有提供劳动,那么企业应支付一定的生活费,如北京规定生活费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广东规定生活费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以上就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对于员工工资方放的相关问题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响的孩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