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春晴》

【唐】任翻

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幽人臨水坐,好鳥隔花鳴。

野色臨空闊,江流接海平。

門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任翻,晚唐詩人,活躍於唐會昌年間(841年—846年)。也叫任蕃、任藩,江東人,出身貧寒,舉進士不第,從此放浪江湖,吟詩彈琴自娛。

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記載,任藩落第後,曾經拜見主考官,說“我本是窮鄉僻壤之人,不遠萬里,徒步前來,參加科考,沒想到卻沒有中舉,難道侍郎您沒聽說過江東任藩嗎?雖然家裡貧寒,可是苦吟不懈,怎麼能就如此令他又徒步走回去呢?如果這樣,我以後就再也不參加科考了。”,主考官感到有點羞慚,然而木已成舟,於是任藩從此流落江湖。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任藩才情高格,詩風清雅,代表作有《宿巾子山禪寺》、《洛陽道》等。關於《宿巾子山禪寺》詩,還有著名的任藩改字的故事,《唐才子傳》也有記述。說的是任藩遊覽浙江天台巾子峰,題寺壁間雲:“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鬆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離開天台山百餘里後,仔細苦吟,感覺把“一”改成“半”,更為妥帖,於是返回,結果回去一看,已經被人改了,於是任藩感嘆道“台州有人”。由於這首詩非常有名,因而再無人題詩,後人讚道:“任蕃題後無人繼,寂寞空山二百年。”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任藩的《洛陽道》詩也很有哲理,詩人看到人們往來奔波,起早貪黑,有家不歸,都是為了追求富貴,而且貪心不盡,“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嶽小。”,因而對之進行鞭笞。

《洛陽道》

憧憧洛陽道,塵下生春草。

行者豈無家,無人在家老。

雞鳴前結束,爭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盡,白日車中曉。

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嶽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何由了。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我們這篇文首選的《春晴》,也是任藩的代表作,描寫了江南雨後天晴的春天景色,眼界開闊,描寫細膩,清新雅緻,膾炙人口,下面我們就略作賞析。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楚國一般泛指湖北地區,春天經常下雨,陰雨綿綿,詩人隱居在荊楚鄉間,非常欣喜地看到黃昏雨後天晴,心情非常爽朗。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幽人臨水坐,好鳥隔花鳴。”,“幽人”指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孔穎達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這裡是詩人自喻。詩人臨水而坐,鳥兒隔著花木鳴叫,感覺非常愜意。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野色臨空闊,江流接海平。”,黃昏時分,雨後天晴,舉目遠望,山野非常空曠,長江之水,奔騰不息,向大海方向湧去,連天一線,氣勢非凡。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門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從門前到溪邊的道路,在光潔的月色照耀下,非常明亮。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任藩這首《春晴》,從簡單的身邊景物入手,以詩人的眼光為視角,由近及遠,由天到地,又由遠及近,彷彿在揮毫潑墨,盡情渲染,春雨、柴扉、遠山、江流、月光、隱士、鳥鳴,交織成一幅春天雨後美景圖畫,平中見奇,清新格致,簡潔生動,含蓄雋永,恢宏遼闊,意境深遠,氣定神閒,這在晚唐比較頹廢的風格中,當屬獨樹一幟。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今日雨水,我們選取任藩的這首《春晴》,一則是欣賞詩人的佳作,再則是當前全國疫情形勢,以湖北為重,因而希望早日戰勝病魔,在此春天之際,雖然陰雨不斷,然而總會天晴,那時我們再盡情享受如此美景。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2020/2/19榆木齋

​雨水詩詞|任翻《春晴》賞析:楚國多春雨,柴門喜晚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