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用度不夠,魯哀公向有若請教,為什麼有若給出的建議卻是減稅

賦稅是支撐國家用度的關鍵,先秦時期,賦稅制度一直在不斷的完善,從夏朝的貢法,到商朝的助法,再到周朝的徹法,對於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稅收的多少與農業收成關係很大,遇到災年歉收,國家用度不夠是比較正常的情況。魯哀公與孔子的弟子有若關於此問題有過探討,在《論語.顏淵篇》第九章中有記載,其原文是: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國家用度不夠,魯哀公向有若請教,為什麼有若給出的建議卻是減稅

“盍徹乎”,盍,何不的意思。對於周朝徹法朱熹的註釋為“徹,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謂之徹。”朱熹認為徹有通力合作的意思,在這裡是指周朝所執行的賦稅制度,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井田制,一塊土地分為九部分,每部分100畝,八家人一起耕種900畝土地,收成混在一起分為九份,每家一份,交國家一份。這種賦稅制度比夏、商執行的貢法、助法在調動人民工作積極性上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二”,即所謂什中取二的意思,錢穆先生註釋“哀公于田稅外復加賦,用作軍費,是一畝田已徵兩分稅。”也就是說魯哀公除了什抽一收取田稅外,還按什抽一的比例收取了的田賦,用作軍費,所以說一畝田已收了兩分稅。


國家用度不夠,魯哀公向有若請教,為什麼有若給出的建議卻是減稅

本章的譯文是,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何不實行只抽十分之一田稅的徹法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用,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國君怎麼會不富足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國君又怎麼能富足呢?”

據錢穆先生的註釋,魯哀公此問的歷史背景是“哀公十二年春用田賦,謂按畝分攤軍費。是年及下年皆有蟲災,又連年用兵於邾,又有齊警,故說‘年飢而用不足’。”魯哀公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打算增加賦稅,結果有若給出的答案不是加稅,而是建議採取賦稅更低的徹法。


國家用度不夠,魯哀公向有若請教,為什麼有若給出的建議卻是減稅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了楊時的話“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正,而後井地均、谷祿平,而軍國之需皆量是以為出焉。故一徹而百度舉矣,上下寧憂不足乎?以二猶不足而教之徹,疑若迂矣。然什一,天下之中正。多則桀,寡則貉,不可改也。後世不究其本而惟末之圖,故征斂無藝,費出無經,而上下困矣。又惡知盍徹之當務而不為迂乎?”意思就是仁政必須由土地的合理分界入手,土地分界規範,就可以確保分配、稅收等的平均,國家用度也可以確保量度為出。楊時認為徹稅法從稅率上講比較合理,合理的稅法是百業興盛的基礎,魯哀公收十分之二的稅不夠用,有若反而提出減少稅收的建議,看起來很迂腐。其實有若表達的關鍵在於民富則國足的治理理念,橫徵暴斂、朝令夕改,其結果只能是民貧而國破。


國家用度不夠,魯哀公向有若請教,為什麼有若給出的建議卻是減稅

其實對於當時的魯國,賦稅的提高也是不得已之事,春秋末年,戰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當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已經與周朝初年的戰爭有了本質上的差別,不再是對與錯、是與非的意氣之爭,而是直接發展到了滅國之戰。一旦失敗,失去的利益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各國不得不大力發展軍備以求自保,這就形成了國家軍備費用居高不下,災荒之年入不敷出,不斷提高賦稅又進一步造成民貧國困的惡性循環。即使魯哀公知道有若的建議是對的,他真的敢在春秋戰國的大環境下降低賦稅,減少軍備嗎?這正是儒家在當時雖然佔據了道德的至高點,但是始終無用武之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