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现在买房还是以后买房?

情亦是真亦是真


应该现在买房还是以后买房,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要从每个人的刚需来决定的,处在不同情况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来分析假如现在刚需购房者,而且自己身上又有足够的资金购房者来讲!我肯定是建议你现在购房好,虽然现在的房价处于高位,但是你是刚需购买,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所以只有早买早住,才能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购房后不管房价以后是涨是跌,都可以不用去理会,自己住房又不买卖涨跌都没关系,只要买的合适就好。

然后假如你也是刚需购房者,但是你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钱,连首付都成不太够的情况之下。我个人建议你现在还是持有观望状态,以后等时机在买,等楼市政策有所松绑,比如说贷款利率下浮,贷款利率下浮也是能节省很大成本。也或者等首付比例下调之后,也或者等房价出现下跌之后等各种出现之时再买,也许能帮助你省点钱。


其次再来分析如果是购房投资的话,这种我建议现在不买为好,等以后房价出现价值回归之后再买,我认为近三五年时间都是观望为好。

因为当前楼市政策各种收紧,现在全国很多城市是有价无市,想买的买不起,想卖的买不掉,当前的楼市处于非常尴尬的地步了。购买者已经和开发商打持久战,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假如一旦开发商顶不住了就是通过搞促销方式来回笼资金,一旦开发商回笼资金不了,造成资金链断裂,直接走向破产倒闭,2019年全国就有不少开发商顶不住宣布破产了。

当前房价确实存在泡沫,经过过去十年的炒作很多地区房价完全超过了当地经济支撑的价格;而且面对着限购,高房贷利率,高首付比例等因素之下,已经压制了房价继续上涨的空间。所以在当前楼市环境来看的话,现在去买房投资,我觉得不是最佳时机,建议你以后再买,继续等待为好。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当前楼市环境来看,除了一种真正刚需购房用来住,而且有足够条件购房的人之外现在可以购房,其他情况之下我建议以后再买房也许是正确的,拭目以待。


老金财经


今年刚买的第二套房,我不说房价涨还是跌,我说说,我买第二套理由供大家参考指正。先定位一下,自己一般企业员工,没有什么其他收入,就工资。

1.大环境来说,中美贸易摩擦,不是一年或者两年能结束,这也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或许,国家内忧外患,国家承受经济下行和外交强权双重压力,房地产市场在我国根深叶茂,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轻易不会下手,只会求稳。

2.除沿海发达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经济结构相对完整,其他城市城市经济结构单一,城市更新,还是依靠出让土地,土地财政虽然在国家政策下有所缓解,但从近几个月土拍来看,土地财政还是会持续很久一段时间。

3.最近发现包括万达,绿地,碧桂园等国内知名房企,开始发力西部城市和一些三四线城市,知名房企的入驻,本地房企基本没有活路,直接拿不到地。知名房企的房价我感觉只会高,不会降吧。

4.城镇化发展,现在大部分农村出来的年轻人不愿回农村,助长县城的房价,快速上涨,县城的人为孩子教育,医疗去省会,省会的就去其他大城市养老,人口进一步会向城市集中,中国人口基数足够大,我认为城市的地越来越紧张。

当然也有其他可能,以上是个人观点,谢谢,批评指正。


石化小生


经过了今年房价的疯长,一部分人后悔莫及,一部分人欢天喜地。

首先说一下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吧,房价会不会跌?

好吧,说实话,作为一名地产行业工作人员,现在的房价比八九月份的挂牌价低了。但是,仅限于顶楼,低楼层或者户型不好的房子。那些楼层好的,户型好的,价格涨上来就没变。拿我们城市来讲,成交高峰期在今年六七月份。七八月份那些继续涨价挂牌的,卖不大动。而那些楼层不好的一般房源,还想要跟风上涨,结果迎来了当头棒喝,没涨动。所以价格下来了,认为那些好楼层的都卖这个价,我稍微降一点,心理也平衡。

而现在制约房价的主要因素是地价(我们诚实去年到今年地价上涨一倍)和建筑人工(上涨百分之三十)。除非政府把地价降下来,房价才有可能短期内下跌。看好,是短期,人工费用不断上涨,长期看。房价不会跌。(政府会便宜卖地?建筑用地越来越少,怎么可能便宜卖)

再说现在该不该买房。

如果你是刚需,不用犹豫,赶紧买。房价跌或者涨,跟你一毛钱关系没有,房价跌了,谁也不会卖的。房价涨了,卖了你自己的,其他地方都在涨,也买不起其他的。

如果你是投资客,那就没必要了。投资太大,收益太低,不如把这钱去投资其他行业。

我是半城,再次感谢


半城120341916


个人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房价下行周期,现在不要买房,至少等三五年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再出手更好一些。


假如现在买房,必然面临四大问题:

1、房价正高,这意味着要拿出更多的首付,贷更多的款,还有每月雷打不动的不菲月供;

2、利率正高,房贷基准利率4.90%虽然不算高,但是贷款时普遍上浮10%或15%,未来一旦基准利率上浮,还款压力将迅速增加;

3、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除非端的是铁饭碗,旱涝保收不怕失业,收入还高,否则一旦工作出问题房贷能直接压垮家庭经济;

4、房价一旦开始下降,资产就会迅速贬值,但是房贷一分钱不会少,亏损巨大,变成负资产家庭也很正常;


有的人认为房价只会一路上涨而不会下跌,这是缺乏基本的经济常识。纵观美国和日本历史,以及香港的房价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房价都是有波动的,放大到世界各国也没有能够连续猛涨30年的。


印钞可以刺激经济,一些企业获得低成本不限量的贷款,自然可以肆意扩张。值得注意的是,资金不会雨露均沾,会向着少数企业汇聚,不容易得到贷款的多数企业竞争力就会减弱,丢掉越来越多的市场,最终生存维艰,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持续萎缩。


从上述角度讲,任何经济体不可能持续货币宽松,否则坏账会不断累积,经济环境会不断恶化,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房价上涨太久了,从对经济有所促进,到拖累经济发展,影响消费增长,局面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不管从房价收入比还是租售比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都已经严重超标,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小觑。设想一下,炒房客们如果普遍选择高位套现,然后转向海外投资,3万亿外汇储备撑得住吗?汇率撑得住吗?


现在不买房,哪怕是真正的刚需,也不要高位接盘,除非家里有矿,能够轻松拿出过半的房款做首付,月供也不会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等上三五年,少则省30%,多则省50%,变成具体的数字就是少说三五十万元,多则一两百万元。一个人不吃不喝一年才挣多少钱,晚几年就能轻松许多,何乐而不为!


破产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已经纷纷涌现,未来着急出手房产的炒房客也会越来越多,持币观望,坐看云卷云舒,耐心等待,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财智成功


当然是三年后买了,甚至五年以后最安全,现北京南京上海青海都在下跌30%左右,大概三到五年才能跌到地板价。五年后买房子绝对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北京上海深圳二万左右一平方,东莞二线五千左右一平方,三线四线2千左右,小县城一千以下。现在高层房子成本就一千五,四层以下八百块钱一平方米。到时候人工,水泥钢材什么都往下掉,成本更加便宜。2000年的七层楼成本四五百块包工包料。


用户5872006842


评论员门宁:

如果您是想买刚需房,建议有能力时就买了吧;如果是投资需求,建议短期内都不要再出手买房了。

目前国内的房价已经非常高了, 北上广深比较偏的老破小也要4万以上,城区内普遍在8万以上,都全世界范围内比较,都不算低。而国内的二线城市,房价普遍也达到了2万以上,经济发达一些的二线城市房价甚至突破了4万,让人难以承受。即使是人口持续流出的三线城市,房价过万的也很多。过去想买一套房,一家人不吃不喝十几年才能攒够钱;现在想要买房,先要掏空6个钱包,还要还几十年的房贷,压力可想而知。

高房价成为了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已经严重压制了国内消费增长,影响了经济发展,因此房地产受到了严厉的调控。国家多次声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且各项政策也证明了国家这次调控是在动真格。这时还想着炒房暴富,恐怕会亏到六亲不认。

但对于刚需一族来说,买房是为了居住,刚好响应了国家“房子是用来住的”号召。国家把房价按住,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满足刚需人群的居住需求,所有一旦有能力买房,建议刚需族尽早上车。有了房子,生活质量可以提升一个档次。


首席投资官





环京楼市微观察


1、有需求就买房,越等越贵。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利息买不到房。富人思维是即使再有钱也要贷款买房,首付越低越好,年限越长越好。

2、抛弃买房就是自住的老观念老传统。

你买的房子给别人住,别人买的房子给你住。有何不可?房子是不动产,人是自由流动的产物。在这个城市化急剧发展、人口急剧流动的当代社会,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一辈子?

3、通胀时代,时间是最大的成本。

很多等保障性住房的人,最终往往会以比若干年前市场还高的价格,买到比若干年前更偏更远的房子,而且质量更低劣。富人思维是求人不如求己,穷人思维是万事皆盼救世主,想捡小便宜,只等到花儿也谢了财富也飞了。

4、改变高房价的不应该是人,而应该是消费理念。

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高房价,个人只有顺时应变、转变观念才能战胜高房价。

5、对于有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机会。

高位时可以适当清仓换取更大价值的资产,低位时可以卖旧买新卖小买大卖郊区买城区,对于缺乏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不是机会:高时嫌太高,低时怕再低。思路决定出路,贫富皆由思想决定。

6、城市化率低。

中国当下的实有城市化率不足三成。官方统计数据为2011年超过五成,但它把2、3亿农民工也算进去了。

7、房地产也不是遍地金。

也不要以为房地产遍地黄金随手可捡,至少有些房产已经过剩或即将过剩:旅游房产、商业房产、远郊不配套区域房产、一些人口正在衰减或产业正在空心化的小城镇房产。

8、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当下中国高房价的重要支撑: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运动;投资型政府导致的通货膨胀;金融革命和超前消费;被激活的全民住房梦;房地产的金融化。没有一个因素是可以人为压制的。


可颂说


蒋老师观点:如果你是刚需首套房,那就买的越早越好,不分现在还是未来;如果你是投资,那就选择好的时机、好的项目,择机而动,如果看到优质的房产要及时果断下手。

刚需买房,越早越好

如果你是首套房产,而且家里有条件的,那就及时上车。房产对你来说,应该是买得越早越好。现在大家都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超你的工资涨幅。

所以刚需者购房的最好时机就是你准备好的当下。

如果首付还暂时凑不齐,可以选择利用家里的“六个钱包”,能用则用;此外还可以跟朋友或者亲戚借钱上车;选对地区和地段的房产,将来涨价了,你会感激的朋友亲戚的,将来也可以反过来支持他们。

投资买房,建议择机而动

投资买房,建议多看、多动、多比较。首先你已经有了一至两套房产,并且有多余的资金、愿意把钱投入到房产中去。那么你适合选择房产来做资产配置。

但是投资买房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专业的投资者跟普通的投资者要关注的内容有很多不同,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专业投资者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

第一,宏观层面,选择左侧交易或右侧交易。

专家级的房产投资者是密切关注宏观局势的,因为这涉及到房产涨跌的周期。大周期中嵌套小周期,小周期有包含涨跌的趋势,判断好小周期,可以在半年的时间内收获不错的涨幅。我们曾经帮助朋友选择一个2900万的标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涨幅达到了300万以上。

另外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的变化决定了你是左侧交易还是右侧交易。在行情普遍下跌的时候,专业投资人会选择左侧交易,但是这样会面临持续走低的行情;更多的人会选择右侧交易,也就是行情回暖前期,果断出手,抓住上涨的机会,这样也收获颇丰。

第二,中观层面,选择核心城市和优质片区。

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选择城市很重要。我的经验是:选对核心城市、选对核心片区、选对核心位置的优质物业,不用担心未来的涨幅,收获是一定的。

如果没有能力选择这样优质的物业,那也要从优质片区里挑选,切莫图便宜选择了非核心片区。

很多大城市的边缘区有待开发,所以大片的空城等你去买。这个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趋势,买错地方,房价几年不涨,买了便宜货,坑的是自己。

对于选择城市,可以参照恒大研究院首席经经济学家任泽平对城市的判断。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10个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南京、重庆、武汉、天津。选择对城市,就是为未来10年奠基,也是为下一代奠基。

3,微观层面,选择潜力小区和优质户型。

现在楼市最大的特点是分化:城市之间在分化,城市的不同片区在分化,片区内不同的小区在分化,小区内不同的户型、朝向、楼层等等都在分化。

要能够抓住分化上涨的机会,就可以迎来超额收益。

那么我们是如何从微观层面来看待房产的呢?下面有一张表格,是我在房产投资中总结的经验,不一定全,但是肯定有用。

这个总结从房产周边配套和房产本身的户型选择做了详细的约定,一共20条,每一条都是干货,建议你转发收藏,如果不太理解,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综上所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未来,我都建议刚需客户要早日上车,选对城市和片区,有恒产者有恒心,在一个城市落户买房,就意味着深耕这座城市了;如果暂时买不起,那就努力开源,想办法上车;如果一线城市暂时买不起,选择老家的经济强市,未来都是有前途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对时机很重要。就目前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可以等待国家下半年货币宽松的时候(结构性宽松),选择优质物业;多看、多动、多比较,如果看到合适的笋盘,果断下手就可以了。


蒋昊说经济


房子是每个家庭的必须品,如果你是刚需购房者,那么我的建议是立刻买房!不要迟疑,因为现在你不买,未来更买不起!!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收入增长比例是远远会小于房产增值的速度,并且在未来的5-10年里,这样的情况不会有所改变。甚至对于许多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来说,差距更加明显!!

我从几个数据和分析来告诉你我这样认为的原因吧!

第一个数据,上海近40年里的工资涨幅。

从1978年到2017年的大数据来看,上海的工资水平是成几何形上涨的。

近40年增长了 127.4倍;

近20年增长了 7.1倍;

近10年增长了 2.5倍;

并且近40年平均工资涨幅是13.5%;

近10年平均工资涨幅是9.5%;

其中80年代和90年代的工资涨幅比例是最大的,而踏入了2000年开始,工资的涨幅比例就比较平稳,并没有再次出现过1985-1995年照样的,超过25%的增幅比例情况了!

如今的工资平均增幅,基本保持在10%以下的水平!

第二个数据,上海近22年里的房价涨幅。

我们可以看到,上海1998-2019年的房价变化是惊人的。其中:

近22年平均房价涨幅是14.2%;

近10年平均房价涨幅是18.2%;

近20年增长了 14.8倍;

近10年增长了 5.0倍;

可以看出的上海的房价从2001年开始就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率,并且在2003年,2007年,2013年,以及2016年的这些器件里,都是保持着一个20%-40%左右的高速增长。

但是期间的环比下跌幅度是较低的。整整22年里房价的上涨平均幅度为14.2%,10年数据为18.2%!

第三个数据,上海一年工资能够买下的面积数据!

图中,黄色柱体为上海一年的工资收入;

灰色柱体为上海一年的房价数值;

而绿色曲线,则是一年工资能够购买到的当年房价面积。

我们可以发现,自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的趋势略有上升之外,其他期间基本都是处于一个跌多涨少的局面。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拉长,工资能够购买的上海住房面积将会越来越少,并且近十年以来,这趋势并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2002年最多可以买4.86平,到2017年只能买1.65平。

第四个数据,当年工资购买上海住房所需的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从工资积累来推算出购房时间的基础上,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在1998年的时候,你的收入可能需要23.2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上海80平米的房子;

在2003年的时候,你的收入可能需要16.5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上海80平米的房子;

在2006年的时候,你的收入可能需要20.0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上海80平米的房子;

在2010年的时候,你的收入可能需要31.2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上海80平米的房子;

在2017年的时候,你的收入可能需要48.5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上海80平米的房子;

可以看到从2010年开始,购房的压力明显剧增,并且这样的理想数据还是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才能够满足的。

(图中蓝色线条表示:按当年的平均工资来计算,买80平米的房子需要多少年,数值越大表示需要的时间越长。)

第五个数据,一个买房的真实案例!

【98年你月薪多少:350元/月】

你看看这张1998年上海的房价和广告语。

98年的一个月薪水,不吃不喝存一年你能买到1平米。

现在8万/10万一平米,不吃不喝,很多人也搞不到1平米。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目前大部分的问题出在哪里??总是用现在的收入去衡量当时是否会不会买房的考虑!

当时如果真的把你放在了当时的收入、房价这些环境之中,会买的依然还是会买,不敢买的依然还是不敢买!

所以问题还是出在自己!但是无口厚非的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存在,让买房永远都会成为一件“棘手”的事!

我的总结

综合以上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人均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是涨幅比例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

但是对于房价来说,他的增值比例是巨大的,并且在这种高复合的增长下,买房可能是越来越困难的一件事。

从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间:

工资增长2.5倍,房价增长5.0倍;

从1998年到2017年的20年间:

工资增长7.1倍,房价增长14.8倍!

工资vs房价:完败!!!图中红色线条表示:一平米的房子价格与当年的年平均工资的比,比值越大房价越高,工资越不值钱。可以看出房价越来越高了。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年轻工人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刚需购房者来说,买房要趁早!现在不买,未来更买不起,特别是对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这类,房产需求过高,人口密度较大的,较发达的城市而言!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